天天看点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孩子的学习能力主要由“智力水平”、“个性品质”和“知识储备”三个方面构成,其中“智力水平”是指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六个方面;个性品质是指孩子的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上进心、自控力和意志力等六个方面;知识储备是指孩子的自然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等三个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智力水平

1.什么是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的培养应该趁早,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智力水平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等方面。记住下面的比喻,它们的总和就是智力:观察力是智力的门户,没有它,就不能获得和感知知识和信息;注意力是智力的天窗,没有它,就不能集中精力理解知识和信息;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没有它,就不能存储和提取知识和信息;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没有它,就不能延展和创新知识和信息;创造力是智力的风暴,没有它,就不能体会知识和信息带给我们的便利;思维力是智力的心脏,没有它,就不能具备把握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能力。

2.对智力水平应有正确的认识

(1)智力中某一项能力强不代表整体智力水平高。只有孩子的综合水平高,才能说明孩子的智力水平高。

(2)智力水平的核心不是知识储备的多少,而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不会用,只是一个“书橱”而已,根本不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智力水平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水平,即“会不会想问题”,是否“主动动脑子”。思维能力的关键点一是判断力,二是实际动手能力。前者是思维能力的结果,后者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

(3)智力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甚至也不是核心因素。

(4)智商高不一定是天才,不一定成才,智商不高也不一定不成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是孩子成才和成功的基础。

3.如何培养智力水平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保证睡眠时间,让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2)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多吃碱性食品,不吃或者少吃含添加糖分、含色素和高脂肪的食物。

(3)为孩子营造一个具启发性和刺激感官的环境。比如,多听美好的音乐;多读书、读好书,多看多探索外部世界,新鲜事物,增长见识;多玩智力游戏,多观看脑力比赛;多和成功的、聪明的人在一起;家长多爱抚、陪伴孩子,多沟通,多提问,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多悦纳孩子的失败等。

(4)帮助孩子增强情绪智商。比如,控制情绪,不发脾气,多想快乐,忘记痛苦,乐观幽默。

(5)对孩子进行手脚灵活性的训练和思维训练。

(6)帮助孩子建立梦想,围绕梦想制订一个个目标,启发他们进行创意思考和实践。

(二)培养孩子的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个性品质主要包括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自控力、意志力和上进心等方面。

1.自尊心的培养

自尊心是个性品质的基础。具有自尊心的人,他有羞耻心!为了不让自己人格受辱,他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

怎样培养自尊心?

(1)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

(2)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否则,是让孩子失去自尊的“最好”的方法,是对孩子的极大不尊重!会让孩子痛苦、自卑、委屈、窝火,最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可能破罐子破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让孩子做回他本来的样子。

(3)千万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孩子不好。否则,是让孩子失去自尊的“杀手锏”,让孩子当众出丑,让孩子无地自容,结果让孩子自惭形秽,恐惧社会。

(4)放手不撒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敢于负责任的人才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接受并接纳自己,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有自尊心。

2.责任心的培养

责任心是指自己对事情主动负责、敢于担责的态度。主动负责是指自己知道要做什么,主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敢于担责是指分内之事没有做到做好而勇于承认、勇于改正,敢于担当,不怕犯错,错了就改。它是个性品质的核心内容。

怎样培养责任心?

(1)放手不包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责任心的基础。“好好学习去吧,别的事情爸妈来做!”一句话害了孩子一生。

(2)犯错要悦纳。鼓励孩子“不怕犯错,错了就改。”只有生活在宽容和包容环境中的孩子,才敢于承担责任。

3.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不良习性,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人生,即“相信自己一定行!”

怎样培养自信心?

(1)自信的前提是自尊心和责任心。

(2)不要总说孩子不行。你总说他不行,那他一定不行!家长要学会三句话:“好好好,太好了!行行行,你真行!帮帮帮,来帮我!”

(3)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这样比,会让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

(4)学会“三比”: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只要坚持这样比,孩子才会和别人比。

4.自控力的培养

自控力是指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欲望、冲动、情感的控制。“冲动是魔鬼。”最有力量的是能掌控自己的人,一个能够自我控制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如何培养自控力?

(1)放手不撒手,宽严有度,守住“不伤害、不妨碍”德行底线。

(2)学会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

(3)帮助孩子学会包容,不要对别人有高要求、高期望,别人不欠你的。

(4)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转移情绪和合适方式疏导发泄情绪。

(5)拥有意志力是拥有自控力的必要条件。

5.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指自己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能力。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

如何培养意志力?

(1)帮助孩子建立梦想,强化动机和兴趣。

(2)陪伴和激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孩子持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3)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养成良好的习惯做起,小事锻炼大毅力。

(4)运用放手不撒手、宽严有度,培养孩子“言必行,行必果”的品格。

(5)适当、适时让孩子吃些苦,将孩子放在逆境当中去吃苦,锻炼抗挫折能力。如远足、爬山、去农村体验生活等。

6.上进心的培养

上进心是指自己要求进步、不甘落后的心理意愿。

怎样培养上进心?

(1)多欣赏孩子、帮助孩子。永远告诉孩子“你能行!”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孩子找原因,想办法。

(2)帮助孩子建立梦想,让孩子心中永远有目标。

(3)讲究方法,从易到难,让孩子越做越想做,产生上进心。

(4)上进心的基础是自信心。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