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

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

春天是一个适合读书的季节,尤其是诗词。以古诗词为创作源泉,知名学者李舫的历史文化散文新作《大春秋》,在23首诗词间,描述了一幅磅礴的历史文化景观。“文学是历史的智者,历史是文学的富矿。”蕴藏在字句之间的文化积淀形成诗词,它在我们脑海中展现出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

《大春秋》:

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李舫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大春秋》分“士”“脉”“道”3辑共23篇,不仅收录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如《江春入旧年》《飘泊中的永恒》《春秋时代的春与秋》等,还收录了其最新写作的散文佳篇,如《千秋一扬雄》《霓虹》《觉醒》《跫音》《山河血》等。每篇文章都是围绕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个历史故事展开的,所以,选择的诗词也都和与之对应的内容相关联,由此作为给读者的阅读提示。在作者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纵横捭阖、博大精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二月的杨柳已经可以为人观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早春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人领略节气雨水的温润。

在作家李舫的新书《大春秋》中,篇目《成都的七张面孔》便是以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作为开篇,她写道:“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1902—1963年)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脸庞,一个是城市的面孔。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记忆在渐次远去。隔过浩荡的时光,回望疾驰的岁月,能够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城市面孔还有多少?毋庸置疑,其中一定有成都。”在这一章节中,李舫为读者深度讲述了成都的过去和现在,传统和发展。

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

李舫:

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文艺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数百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 民 文 学》《钟 山》《十 月》《作家》《大家》等报刊。已出版作品《不安的缪斯》《在响雷中炸响》《纸上乾坤》《魔鬼的契约》《风笛中的城堡——爱丁堡纪行》等 ;常年在《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开设专栏 ;2017年主编大型文学书系“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

以诗为媒,展现广阔世界。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23首诗词,每一篇都以一首诗词作为开篇。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从千古名士到悠悠古城,从人文胜迹到山川天地,在这些恢弘浩荡而又沉郁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场域中,作者漂泊、寻觅、思索、叩问,眷念、批判、热爱、忧契,酣畅淋漓地书写了一幅幅磅礴丰沛、蕴思深刻、充满传奇与智慧的大历史大文化景观。

在这本历史散文笔记中,李舫不仅分享了自己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刻思想,也不乏自己近年来的乡间纪实随笔。那些在山区扶贫过程中见闻的平凡家生活和普通家庭汇聚成如今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时代。走访了雪域高原的西昌、悬崖峭壁的凉山、苦瘠天下的固原、武陵河畔的湘西、七省通衢的襄阳..在李舫笔下,藏着一个越来越好的中国。

对李舫而言,文风的改变和她的阅读兴趣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几年她的阅读兴趣从西方现代性、现代派艺术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哲学,在工作间隙,更是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了《点校本二十四史》中的大半。在阅读之外,她开始思考很多从未曾深入思考过的大问题,李舫说:“大春秋,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吸引着我去攀登,我希望用这三个字来致敬伟大的时间。

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舫

春秋是一种人生态度

Q 这次新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大春秋”?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A春秋,有很多种内涵,我们常说:春秋笔法、春秋积序、春秋鼎盛、春秋责备贤者……春秋,指的是时间,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更是方法论。

春秋者,时也,史也。古代先人春、秋两季的祭祀,让这个词具有了农耕文明的鲜明气质,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春韭秋菘、春露秋霜、春花秋月..典籍里的美好词汇,负载着先人的美好期待,也收获着先人的美好祈福。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浩浩汤汤。

春秋之时,人道亦是天道。正是在这个时代,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以色列一道,开始了“终极关怀的觉醒”,还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文明,已经完成了思想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在四个文明的起源地,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理智和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从而成就了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实现突破的古代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然规模宏大,最终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

在我看来,春秋,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觉醒。大春秋,这三个字里包含了太多太多,我希望用这三个字来致敬伟大的时间。

Q 这本散文集中每一篇的开篇非常独特,都是以诗词开场,一共 23 首诗词,请问您是如何选中这 23 首诗词作为开场的?

A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个历史故事,所以,我选择用一段与这个人物或者故事有关的诗词,来作为阅读提示。

Q 您在这本书的序言《岁月留白处》一文中写道,文学家如司马迁,其笔下的历史是独特的,文学的书写在历史的深处,更在岁月的留白处,您是如何看待文学书写与历史的关系的?

A文学是历史的智者,历史是文学的富矿。

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历史的本意其实是记事者,也就是记录历史的史官。在西方,多种语言的历史概念源自希腊语historia,亦即调查、探究,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历史包括一切过往,以及关于过往的记录和思考、研究和诠释。这样说来,历史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时间的意识性,二是思想的在场性,三是向未来的开放性。时间是流动的,今天的明天是明天的昨天,未来的历史又是过去的未来,历史的意义在于不断发现真实的过去,不断用新的发现修正以往的谬见与误读,这恰是历史研究的价值,而在历史学家不能及、无所及之处,让历史的细节变得更加丰盈丰富丰美,恰是文学家存在的意义。

Q 书中有一篇《春秋时代的春与秋》讲述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中国文化巨人的对话,您觉得他们的思想碰撞,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有着怎样的启发意义?

A我在这本书的序中也写了我的期待——人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变故,一次又一次迁徙,大航海时代、大动荡时代、大颠覆时代、大变革时代..正是有了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对于这些历史的不断探究,才有了人类思考的无限丰富,人类进步的无限可能。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理想和信念;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够葆有理想和信念。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继承不僵化、创新不异化,这是学术之法,也是创作之法,其实是很难的。

Q 您在创作作品当中有没有瓶颈期?会用什么方式来度过这段时间?

A没有瓶颈,只有矛盾。其中最难的是时间的分配,因为工作关系,每天可以让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太少,时间不够用,这是最让我痛苦的地方,所以我很珍惜那些寂静而了无干扰的夜晚,珍惜那些思如泉涌的瞬间。

我很想说,在这本用历史来串联的书中,我很想提示读者的是——忘却历史的悲剧和重复悲剧的教训。

Q 您今后还有写作计划吗?若有的话,可以透露一下大概是什么主题吗?

A有很多计划。我刚刚写完一本《中国十二时辰》。马上着手的是一本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回家的书,现在在做案头工作,很多细节令人震撼。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资料提供 长江文艺出版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