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与朋友杨静一起吃饭,她带着4岁的女儿桃子。桃子穿了一条红绿碎花裙,里面搭配了一条粉色裤子,还背了一个黄色的斜挎包,与满大街被父母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同龄小孩来说,桃子的搭配功底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惨不忍睹”。

看着乐滋滋的女儿,杨静无奈道:“最近桃子太喜欢臭美了,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她自己挑选衣服上面,都不知道她是什么诡异的审美。每次搭配的花里花哨还不让人说,该怎么阻止她的穿搭”。

孩子自己挑选衣服真的是喜欢臭美吗?答案是,也不是。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孩子为什么“爱臭美”

的确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3-5岁阶段的小女孩各种臭美,爱穿色彩鲜艳的漂亮衣服,爱打扮布娃娃,爱穿妈妈的高跟鞋,甚至有时候会偷偷学妈妈涂口红……这些看起来的臭美行为是因为孩子的审美能力出现了!审美能力随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而产生,是一件好事。

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中国的家长经常认为孩子的“臭美”行为是不可取的,需要纠正,于是在孩子自己挑选衣服,或者出现模仿大人穿高跟鞋等行为时,从言语到行动上进行制止。这样就产生了没有审美能力的“美盲”。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允许孩子“臭美”是好事儿一桩

心理学家表示:爱美是孩子发育中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孩子审美能力的改变,这一改变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提现在个人魅力、个性特点以及气质上。面对孩子“爱臭美”,家长要认可、尊重,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

1、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孩子的审美能力随着自我独立意识出现,一般在2-5岁之间是审美敏感期。

儿童教育家孙瑞雪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孩子的审美敏感期,是孩子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是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的兴趣”。

审美敏感期发展中的孩子,常表现为:自己挑选衣服,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如果父母不让自己选择衣服,一定会大哭大闹表达不满情绪。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当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出现,重视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就会发现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高于其他同龄人。审美是情感和精神的产物,不仅体现出孩子的表现能力,也能体现出孩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具备审美能力的人,一生都有趣且多姿多彩。

2、培养孩子自信心

孩子挑选衣服出于他自身成长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更新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搭配了一身衣服之后,觉得不符合你的审美,就对他们说:“别穿这件衣服,丑死了”,或者说“这穿的什么样呀,赶快换掉”等等,这类直接脱口而出的嫌弃、否定的话语,会打击孩子自信心,让他们对自我产生怀疑。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面对孩子自我审美的展现,家长应该带着宽容的心态与欣赏的眼光看待,这样能够给予孩子积极向上的能量。父母的肯定对于学龄前的儿童不止是自信心的增强,更是一种安全感,一种成长路上的底气。

3、培养孩子的主见

朋友经常说我家哥哥很有主见,不仅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当,还能帮着照顾妹妹,这与平时对他的培养分不开。

他审美敏感期的时候,经常因为一件衣服俩小时也出不了门。一开始我也会干涉,慢慢发现我直接代替他做决定是没有的,于是就等他自己选择,偶尔问他:“需要我给你点建议吗”?慢慢的,我发现,儿子穿衣服的速度快了许多,选择也更笃定了。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对于父母来说,时间很重要,看着孩子磨磨唧唧的选来选去心里会忍不住着急。其实在孩子挑选衣服时,尊重并等待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给孩子权利,让他们自己做主。

小贴士:生活中培养出来的主见,影响孩子一生。父母不必强行帮孩子做决定,只需恰到好处的引导即可。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如何引导“爱臭美”的娃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说:“如果我们保护了儿童审美成长的整个历程,我们就保护了自身的道德。因为道德品质不来自于道德自身,而来自于人类最早期构建的审美。”

由此可见,审美能力赋予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面对“爱臭美”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引导。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一方面,学会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黄磊的女儿们因为“染头发”、“打耳洞”等事情被大众热议过很多次,总有人认为孩子年龄尚小,允许孩子这种“臭美”行为会导致他们学坏,影响不好。事实上黄磊的大女儿多多才15岁,已经参演话剧。

二女儿弹琴画画、想象丰富,没有变的不好,反而一个比一个优秀。我看到并非是“父母纵容女儿”,而是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理解、尊重与自由。被父母理解、认可的“臭美”,赋予孩子的是足够的底气、自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不学着理解孩子呢?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另一方面,及时给予引导意见。

家长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尊重孩子,但不代表“随便他们”。孩子的审美能力处于萌芽状态,他们虽然通过一些“臭美”的表现来表达自己“独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思想、做法成熟,需要父母及时的给予引导意见。

4岁女孩审美难以入目,妈妈:“该怎么阻止你,我的女儿”?

比如,我见过一个大班的小男孩穿着裙子去幼儿园,其他孩子指着他笑,父母不以为然,而孩子闪烁的眼神表达出他的局促。

在孩子认知性别的阶段,父母应当给孩子穿属于男孩性别的衣物,加强对于性别的认知,而不是任意想穿什么穿什么。

这份约束对孩子并不是“不允许”,而是让他们明白边界与底线。自由是建立在绝对的规则之上,正确的观念能够让孩子人生道路走得更顺畅。

凌晨妈妈来叨叨:

每个人都会爱美,孩子也不例外,但由于孩子对美的定义还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带着孩子去探索美的世界。审美能力得到良好发展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太差。美学家蒋勋曾说过:“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