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有家长私信我,求助自己的孩子在校被欺负,孩子现在很懦弱,不仅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每天被逼着要对坏孩子笑脸相迎。自己教育过孩子,让孩子勇敢面对,再被欺负妈妈帮他出头,可他就是不敢。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真的非常无助,私信里字字可谓心酸至极。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曾经同样的事情我在一次咨询中也遇到过,当时旁边的家长一脸不屑的说“让你孩子打回去啊!”我很无奈,路人家长的话其实是很欠考虑的。

因为,原本孩子受欺负就一肚子委屈,如果逼迫让孩子去打没胜算的仗,如果再被打了那更是雪上加霜,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其实,遇见此类问题,家长应该首先树立《应该教育孩子有血性,但不要教育孩子打回去》,提升孩子的果敢和自信最终变成一个有血性的人。用不负责的让“打回去”孩子大多也只是应付回答好,内心却仍是不敢正视问题,解不开心结。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俗话说“生在苦水谭,怎知潭水苦”,如果不及时发现并疏导孩子的心理,如果孩子慢慢接受这不应有的欺凌。那这孩子便会慢慢决绝社交,并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对一切都含有厌恶感最终沉沦于此。

逼孩子去面对问题,家长处于一个旁观位置,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温暖,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冰冷的无助感了。与其逼孩子去面对恐惧,不如站出来培养孩子拥有正确的血性。

1、「家庭」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倾听

父母首当其冲为孩子争取正当利益是最应该做的事,帮孩子争取对方的道歉,并要求对方承诺不再欺负人,这是孩子最能感受到家长温度的做法。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就是发现孩子异样时,务必要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委屈。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过程中不要接受对方家长的解释,更不要因为对方的赔礼便决定要息事宁人,对欺凌者而言只有道歉并发出承诺,才能给予对方自己行为错误的警示。自家孩子也不要不好意思接受对方的道歉,只有清楚认知自己是受害者才能清楚认知是自己受到了委屈,以后在遇到同样的事才能真正抬起头来。

另外,委屈有很多种,例如:抢不到喜欢的玩具,被老师批评甚至可能只是因为中午没吃饱学校就毕餐了,这种时候应该给予安慰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可以许诺用奖励的方式弥补孩子。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但委屈出现在人际社交中纯粹的欺凌,便要让对方正式的道歉。对孩子说“下次打回去”把问题推给下一次,那么无尽的下一次必定会越来越频发。不让下一次再发生才是真正解决办法!

这一次的问题还未结束,凭什么就要等到下一次?所以要求欺凌者真正道歉,获得道歉并原谅对方,才是正确的心理建设的基础。受到欺负不逃避,不是鲁莽的伸手打回去,而是选择用正确方式解决问题,所谓的血性便是如此慢慢养成的。

2、「资源」帮助孩子学会整理运用资源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很羡慕有个哥哥罩着,或者自己的自己的父母是警察的孩子都特别自信,而且几乎不会发生被欺负的现象。这便是孩子早早的找对了保护自己的资源,自然对待任何事情都有恃无恐。

然而,并不是孩子都有哥哥、姐姐或当警察的资源可用,我们不如再回看那句“下次打回去”,其实这也是一种家长对孩子已有资源的强调。抛开了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你也有拳头,你的拳头也很有力气,你不比他差,你可以打回去”。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但这种隐晦的寓意一般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所以需要家长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去梳理除了拳头以外的可用资源。例如,告诉孩子在校可以找老师,回家可以找父母,在外更可以大声求救等等,不要不屑这些办法,相反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保护自己同样是拥有血性的表现。

因为,一个有血性的人除了有正确的价值观外,更应该懂得在力量差距的时候不唯唯诺诺,敢于将自己的遭遇讲出来同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事理」用正确的语言帮助孩子反抗

现在很多孩子性格很“面”,遇见欺凌懦弱不敢还手更不敢吱声,要么被吓跑,要么傻愣愣的站着不动,就连老师家长询问都选择默不作声。帮助这样的孩子树立信心,掌握一些巧妙的套路和话术,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解决问题。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借用华南师大迟毓凯心理学老师的办法,抓住对方的错误坚定的吼对方的方法。即“你说对方是啥你就是啥”和高声喊出对方错误“你凭什么欺负人!”小孩之间的纠葛其实都很单纯,这种听起来很道理的话给骂懵,所以非常好用。

4、「技巧」万一动手后的叮嘱

虽然我们一直不提倡动手,但世事难料万一真的动起手来了,那么没什么好说的正面去应对去吧。为了应对可能遇见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第一,给予孩子足够的体育锻炼。受欺负的孩子大多表现出瘦弱的外在特征,让孩子健壮一些是对突发情况

有利

第二,要孩子能融入到集体当中。受欺负的孩子大多表现出孤立的特征,相反如果孩子能交到很多朋友,那么自然受欺负也就少了。

第三,失败不可怕站起来才重要。动手难免会吃亏,只要不频发,不向欺凌屈服便可以放心处置,因为这也是一种成长。

【最后,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上初中的时候,回家路上刚跟几个小伙伴分开,便去了路边公厕上大号,不想刚蹲下便看到了高年级的混子正好起身。我对混子面相生疏却知道这是跟自己同校的孩子,混子拉着脸朝我走来,我本能捏住了自己的口袋。这里面可是有我辛苦攒下的15元零食钱,当时我都想好了要买什么周末回家大吃大喝了。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很显然混子看到我的局促,伸出巴掌并低声给我说“拿出来,不然一巴掌把你扇坑里!”当年胆小的我,悻悻的只好咬牙把口袋里的钱交给了混子。

回家我含着泪把经过告诉了爸爸,爸先表示没挨打就行,然后就盘问我那混子长啥样,多高,有什么特征吗?这一番话让原本委屈的心特别感动,觉得钱一定能物归原主,满心都是“我爸一定能帮我治他的!”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被欺负并不可怕,就是要记清楚对方要复仇!

上厕所被欺负,当妈的怒斥“那你拿粑粑呼他呀!”

日子过得很快,一周两周过去了,我爸都并没有帮我找到混子,我那15元自然也音信全无了。直到我又想起来这件事,给我妈说。

我妈直接将眉头拧成了个井字,问我:“你当时干啥来?”

我瞬间怂了弱弱回答:“拉粑粑”

我妈突然把眼睛瞪成圆球厉声说:“那你拿粑粑呼他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