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说新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诗说新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文丨王亚楠(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实习编辑)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约715—770),唐朝的边塞诗人,祖籍南阳,生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和这一时期的大部分诗人一样,他热衷于进取功名,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他这一生最有意义的壮举就是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

岑参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全凭自己刻苦的学习,在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他弃官从戎,第一次出使边塞,奔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回长安。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出塞,奔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府任职大约三年。后他来到灵武任职。永泰元年(765)任职嘉州刺史,因为蜀中发生兵乱,两年后才赴任。次年罢官,流离到成都,卒于客舍,享年约55岁。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奔赴北庭都护府(唐王朝设立在天山以北的政府机构)途经凉州时,在河西幕府的老友们前来迎送,欢聚畅饮。此诗写的就是他与朋友们夜饮时的情景,同时也写到了凉州边境的风貌和民俗风情。全诗没有任何消极颓唐的情绪,而是充满了豪迈乐观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

“弯弯的月儿高高地悬挂在凉州城头,整个凉州都被皎洁的月儿照亮了。凉州方圆七里居住着数十万户人家,这里的胡人一半都会弹奏琵琶。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中有我许多故友,与朋友们分别也有三五春了。如今花门楼前秋草丛生,怎么能互相看着彼此在贫贱中衰老呢?人生在世能够忘怀大笑几回?今日相逢斗酒必须都得醉倒。”

题目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诗歌所作的地点、时间以及与何人欢聚。“凉州”是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之处,位于甘肃省武威。“馆”有客舍之意,“判官”指的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诗歌的前六句主要是环境描写。月亮高挂,银光铺泻,照亮了整个凉州城,全城的宏伟被这月光清晰完整地勾勒出来了。“凉州七里十万家”,这里的“凉州”在其他本子中有写成“梁洲”(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凉州没有如此大的人口规模而擅自改写的。其实唐朝前期的凉州与扬州、益州一样都是第一流的大都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线城市。它不仅是西北地区的河西军政中心,还是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所以凉州“七里十万家”不足为奇,更能体现出它的气派与繁华。

凉州城中少数民族的人数不少,他们能歌善舞,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异域的情调。

前三句诗,富有民歌特色,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环环紧扣,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蝉联的美感,写出了凉州的宏大和繁荣。

夜幕降临,宴会上的琵琶声更显悠扬生动,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风萧萧兮夜漫漫”,语气词“兮”和叠词“萧萧”“漫漫”使诗歌的节奏舒缓下来,引导读者感受西北边陲特有的景观。夜宴的琵琶声与室外萧萧的风声相互应和,共同奏起了一曲西北塞歌。

诗歌的后六句主要是抒情。“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这两句也采取了顶真的手法,但诗人目的不在于技巧,而在于重复两次的“故人”,可见其与故人情谊的深厚。既然河西幕府中故人众多,那么离别的时间自然也是不尽相同,所以用语“三五春”是经过诗人细细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指的是凉州馆舍的楼房,“贫贱”是贫苦微贱。时光飞逝,又到了秋草微黄的时节,不能相互看着彼此在贫贱中消耗生命。诗人并没有着重哀叹岁月催人,而是有一种能够掌握自我命运的自豪感,传达出了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宴会欢聚,时时传出开怀大笑,人生在世能有几次无拘无束的大笑呢?他们的笑来源于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所以笑得爽朗健康,可以称之为是盛唐极具时代气息的声音。这些大笑毫无疑问蕴含着他乡遇故知的惺惺相惜和万里觅封侯的一腔热忱。尾联的“须醉倒”不是借酒浇愁,而是借酒助兴,痛快畅饮。这种洒脱豪爽的醉使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读完这首诗我们会有一个疑惑,岑参为何会放弃内地官职,甚至不顾家中妻儿老小,只身前往环境异常艰苦的边塞呢?

其实,岑参的抉择在唐朝并非个例。高适、李益等诗人都有投笔从戎,奔赴边塞的经历。他们前赴后继地前往边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渴望在边塞建功封侯。

在唐朝想要飞黄腾达,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参加科举,二是被举荐。但还有一条向上跃进的路就是去边塞从戎。

当时逢朝廷大事边功,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都是以守边博得爵赏的著名将领,这为当时的士人展示了一条封侯的捷径。岑参在《送郭乂杂言》中说“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又在《银山碛西馆》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追求功名、羡慕富贵,是盛唐士人的普遍心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士人,包括岑参,不满于在内地的卑官任上虚度时日而慷慨从军的思想动机。

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盛唐,诗人们大多不甘平凡,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即使遭遇人生的低谷,他们仍旧以昂扬的姿态,唱出时代的最强音。如今,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疫情依然没有完全过去,各种不确定性依然会是今年的主色调之一,可谓是道阻且长,但你我只要行而不辍,未来便值得期许,并可走出一年的昂扬、洒脱,甚至是豪迈,就像当年的岑参和他的朋友们一样。

编审:袁媛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