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作者:幸福44960

监察制度作为历代朝廷管束官吏、防范腐败的利器,在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朝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走向顶峰的时期,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在此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御史台又起源于何时?它的职能如何演变?在唐朝是如何建制和运作的?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探究竟。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御史台监察制度的孕育和萌芽

中国古老的监察制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史书记载,在华夏民族的开山祖先黄帝时代,社会虽然还处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但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监察的职能。当时部落中有"史"的设置,负责记录重大事件和典章制度,并且协助氏长进行监督。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进入夏商周时期,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王室权力的加强,监察职能日益凸显。在"有臣七人"中,便有专门负责"申饬君命,纠释失败"的大司徒一职。到了西周末期,还出现了一种专门对王室行为进行监督的官员,称为"御史",可见监察制度已经初具雏形。

秦汉时代,监察制度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专门性和制度化。秦朝设置了"御史大夫"一职,掌管监察之政。汉武帝时期更创设了"刺史"等专职巡视机构,并由御史中丞担任最高监察长官,"上下相监"的监察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日臻完善。三国时期的魏国最先设置专门的"御史中丞府",并明确界定了监察职能。东晋时期,庾冰又设立了"殿中省"、"左右赤舆"等,全面完善了监察体制。北周则将此种制度沿袭下来,为唐代的御史台奠定了基础。

唐朝御史台监察体系的确立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受册立为唐帝国开国皇帝。唐初年间,为了稳固新朝政权,巩固统治基础,御史台的建制和完善被视为重中之重。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武德七年三月,唐高祖在长安正式设立了中央国家机构,其中包括一台六省九寺。御史台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应运而生,地位超然。初设御史台虽然品级还不太高,但御史之职却极为重要,被赞为"清而复要"。高祖时期的御史台主要由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掌控,下设有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协助工作。

太宗时期,随着唐王朝基业日渐坚实,御史台的职能和地位进一步彰显。太宗极为重视中央集权,因此监察机构职权不断扩大。御史大夫被提拔为宰相之一,直接由其担任,成为当朝显贵。众多著名宰相如王世充、杜如晦等,都曾出任过御史大夫一职。

贞观年间,太宗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在御史台之外另设左右"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两员,专门负责对京师和外省的监察。此举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从武德年间一直到永徽年间,唐王朝的监察体系经历了不断完善和调整。贞观末年,为将监察权和司法权结合,御史台新增"东西二狱"的设置,掌管"鞫案禁系"等司法职权,使其监察权力更加彰显。

唐朝御史台监察运作的创新举措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唐朝在御史台的设置和运作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肃政台的设立及其与御史台的双轨监察体制。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龙朔二年(663年),唐高宗为了肃清冗官和加强对官员的监察,颁布了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将原御史台改制为"宪台",御史大夫改称"大司宪",取消了原来监察官的称呼。同时在长安城中另设立了与宪台并行的"左肃政台"。

左肃政台的设置初衷是专门监察京师中央官员及军队,而宪台则负责监察外省地方官吏。两台各司其职,互为监督。左台的最高长官由两员"丞相"领衔,下设"司勋郎"、"案主"等官员,专门办理监察案件。

武周时期,朝政日渐动荡,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曾一度将左肃政台改为"右肃政台",与左肃政台在监察职权上并行不悖。两台官制完全相同,彼此对京师和外省官员监察权利并行,导致时有矛盾和权力冲突。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直至公元705年,武周失势,唐中宗复位后,认为两台御史在京中滥行弹劾,影响了政务运转,遂下令将左右两台合而为一,改名"御史台"。这一举措虽然避免了双轨制引发的矛盾,但御史台的监察职能又一次受到影响。

直到玄宗继位后,方才彻底废除左右台双轨监察制度,恢复贞观年间的"一台"体制。同时摈除了弹劾滥发之弊,规范了监察程序,使御史台的监察权力更加理性化。

唐朝御史台监察制度的权威地位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在唐代社会,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构,其权威性地位是无可置疑的。这不仅体现在御史大夫一职的崇高品阶,更凸显在监察权力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

御史大夫作为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其官职品级仅次于宰相和太子太师,堪称当朝第三把手。按照唐制,不只是显亲王和公主下嫁时,就连普通百姓结婚,都要由御史大夫主持监婚。这充分说明了御史大夫一职在朝野间的崇高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监察权力的代表,御史大夫及其属官拥有对包括宰相在内的文武百官进行监察和弹劾的特权。这一权力在贞观之治时期就已确立,并沿袭至后世。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举例来说,永徽四年,时任御史大夫的李纳谏阻太宗李世民册立长子窦建德为皇太子,直言"子俱无德",遭到太宗怒斥。但最终仍按李纳所言,改以李治为太子。足见御史台在皇室继承人选拔上的重要影响力。

另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御史台的监察权力已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尤其是在审理贪污受贿等重大案件时,御史台掌控了全部的侦查、勘问和定罪的处置权,成为了事实上的司法机关。

总的来说,唐代御史台的权威地位,既体现在最高长官御史大夫的显赫身份上,更凸显在其渗透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特殊监察权力上,堪称是帝王手中镇压奸佞、防范腐败的重要法宝。

唐朝监察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唐朝御史台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影响不仅深深地渗透到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更为后世朝代在建立类似监察机构时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代虽因政治家族垄断而使御史台职权一度受损,但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的地位并未动摇。宋真宗时期,御史台的监察权力进一步扩大,设置了"通直郎"等新的监察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到了北宋中期,御史台开始介入军事领域,对军队实施监察。

元代蒙古人建立行省制度后,参照唐制设立了"行御史台",专门监察京师和行省官吏,御史大夫被尊称"太师"。行御史台权力极为庞大,内阁权力有所减弱,御史台遂成为当时最有力的中枢机构之一。

监察制度在唐朝达到鼎盛,浅析唐朝御史台的历史沿革和影响

明朝仍延续了行御史台制度,但将其名称改为"都察院",由原御史大夫改任"都察院右都御史"。都察院掌管中央和地方一切监察事宜,院长地位极为尊崇,拥有监察文武百官及宗室王公的特权,与宰相平起平坐。

清代御史台虽名存实亡,但其监察精神在各个环节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如设立了"钦差大臣"专门巡视各省,实行"经钱四更"等严厉措施监察京官。这种以制度性监察制衡权力、防范腐败的理念,实际上源于唐朝御史台的做法。

结尾

由此可见,唐朝的御史台制度为中国历史上构建监察体制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深深影响了后世朝代,其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唐代御史台所确立的中央集权式监察制度模式,成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最高典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