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湘江北去,奔流不息;一江两岸,蔚然成势。山水洲城新样板、湘江两岸新客厅、望城核心增长极。望城35公里湘江黄金岸线,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扑面而来。资源与资本在这里碰撞,行业龙头与精英在这里聚集。抢占机遇,远见未来;一江两岸,成就梦想。

即日起,乐在望城持续推出中外名家、作家、文学爱好者等系列散文,看文人墨客笔下的望城一江两岸,是怎样的一番壮景,敬请关注!

独一无二的望城

西蒙(拉脱维亚)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这段话,对来望城结识许多作家朋友的我来说,恰如其分。一个人要想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与朋友、老师和有学识的人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今天我遇到的中外作家都是远方来的朋友,这种“最美的遇见”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一我将从他们的言行中受益。与他们相处的过程就是智慧增长、不断进步的过程,尽管现在我的中文讲得不十分流畅,难免会遇到交流上的困难,但是克服这些困难后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2018年5月,我有幸参加“中外作家交流营”在长沙望城开展的采风活动。我对各位作家的指导与热心帮助心怀感激,因为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十分难得。从北京动身之前,我对湖南只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比如,这里是毛主席、沈从文的家乡;湖南的几种小吃在北京能见得到。我知道的仅此而已。根本没有想到,湖南的望城具有这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有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与儿子欧阳通生活过的欧阳询文化园,有铜官古镇、乔口镇、靖港古镇等许多名胜古迹,更重要的还是中国人民的好榜样雷锋的家乡及建有雷锋博物馆。这一切,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湖南、了解了中国,也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到望城后的第一个印象是当地人热情好客,这让我感受到了湖南人民的高素质和一直“向雷锋学习”的真诚态度。我还了解了望城“名片”——瓷器、雷锋家乡、古镇悠久的文化遗产。我不仅了解了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还发现了这里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心中油然升起对望城丰富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佩。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书堂山的欧阳阁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欧阳询、欧阳通父于研究书法的重要场所。以欧阳阁为中心建造的欧阳询文化园,有文笔塔、开元广场等景点,宁静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在这里我有了这样的思考:“灵感是艺术创作不可替代的动因,而自然环境又是灵感的原发性诱因。所以,和谐的环境氛围是书法艺术的基础,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恬淡状态,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创作出极高水准的作品,成为后来的书法家、作家、诗人永远学习的榜样。”有了这样的认知,可以说不虚此行。

从欧阳询文化园出来后,我参加了“中外作家交流营”向雷锋家乡书堂中学捐书仪式。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把孩子当成未来的希望,让他们向雷锋学习,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为培养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提供精神营养。作家们捐赠的近千册书籍,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鼓舞。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随后我们来到了乔口镇。这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一望城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乔口古镇的“三贤祠”,是屈原、贾谊、杜甫三位大文人的纪念厅,有他们三人的雕像和一些文物。杜甫从川入湘时来到了乔口,并创作了《入乔口》一诗,这是望城历史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望城“名片”之一。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走在古镇的街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巷里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包括卖当地特产的小铺、陶器店、小吃店等都有强烈的南方街巷气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那种和谐相处的情景,让我感觉到这个丰富多彩的古镇有自己的心灵故事,也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乔口古镇,一天时间显然是不够用的,但是,所到之处都让我感到新奇有趣,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用镜头留下许多美景风物。

在来望城之前,我已经游览过几个古镇,如: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大理,安徽黄山的宏村镇等。乔口古镇的人物风情独具特色,游览时我被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包围,竟然有几分“穿越”的感觉——亦幻、亦真、亦惜兮。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最让我高兴的一件事是,欣赏到了当地的花鼓戏。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观看过中国传统戏剧,看了花鼓戏之后,我认为中国地方戏剧是趣味性很强的表演艺术。

与乔口古镇不同,铜官古镇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生产的陶瓷在唐朝时期销往二十九个国家。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展出的162件(套)“黑石号”沉船中的陶瓷文物,见证了铜官窑陶瓷外销的辉煌历史。我站在这些色型古朴、绘有阿拉伯文饰的瓷器前,禁不住展开这样的联想:“在‘黒石号’没有被打捞上来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一船沉睡在海底的宝贵瓷器,会变成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证据,并因此震惊了整个世界!我们的生活正因为有了考古发现,才变得奇妙无比。”在铜官古镇已经完成开发、保护工作的古窑址只有谭家坡这一座,而这周围还有十几座窑址等待文物部门的勘查、鉴定,并开展进一步的开发保护工作。相信会有更多令人惊奇的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我记下了雷锋说过的这段话:“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是代表奉献精神的当代楷模,也是中国人民的学习榜样。在雷锋的一生当中,完全没有“自私”与“自我”的观念。雷锋的人生目标,不仅仅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是要给国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雷锋是一个好学生、好农民、好工人、好军人。雷锋精神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无论在哪个方面向他学习都能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雷锋用22年的生命历程让人明白,不管是学习、工作、人际关系还是孝敬父母都必须要用心,要努力做到最好。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我被雷锋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雷锋的一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都能勇敢面对,父母双亡后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成长起来,一步步变成了奉献精神的典范。雷锋的“钉子”精神是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一种动力。但是,我认为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面对,才是真正发扬了“钉子”精神。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总而言之,参加这次“中外作家交流营”的望城采风活动,使我大开眼界。望城的秀丽风景与当地纯朴的民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了解、体验了又一个中国古镇的文化魅力。

来中国三年,每一年都要离开北京出游几次,所到过的每个地方都有独特之处。但是在我的心里,望城是我收获最多的地方,除了受到中国古镇文化的熏陶,我还结识了很多作家,有来自北京等地的,还有望城当地的,最重要的是,与来自于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的作家进行了深度交流。三天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见到的、经历的事情都让我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祖国拉脱维亚的亲人和朋友,对我这次在望城参加采风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让我把这次采风后写的文章传回去,把中国的文化艺术介绍给拉脱维亚的读者。

离开望城已经一个多月了,坐在北京的居所里默读孔子的“三乎”名言,回味中外著名作家们的言行,觉得心里特别熨帖,中国人喜欢说“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望城之行让我收获满满,这将对我今后的写作产生重要影响。

感谢独一无二的望城,感谢同行的中外作家们。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编辑 | 谭甜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一江两岸散文|《独一无二的望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