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讨厌的勇气》(3)直面人生课题,破解人际关系中的烦恼

作者:明月的生活观

今天,我们继续讲述《被讨厌的勇气》。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昨天讲述的重点内容。

昨天我们学习了这本书中哲人和青年讨论的第一夜内容,通过第一夜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生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任何不幸的经历或悲惨事件并不是引起不幸的原因。

我们可以自由赋予过去的经历新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如何生活。

人生具有潜能,要想获得幸福,唯有做出改变。人生随时都可以走向幸福,拿出改变当下的勇气,改变认知或生活方式才可以走向幸福。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哲人和青年第二夜的对话来学习“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你会明白为何“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以及我们该如何正确直面人生“三大课题”破解烦恼和不幸。

问题从青年老觉得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开始,他用“目的论”来解释这一行为,怎么都无法解释,“讨厌自己”莫非还有目的?

哲人用一个患有“脸红恐惧症”女孩的故事说明了原因。

一个女孩怎么都治不好脸红恐惧症来求助哲人,哲人认为女孩之所以老存在脸红恐惧症是因为害怕向心爱的男孩表白被拒绝,她“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女孩如果没有了脸红恐惧症就会向男孩表白,就有可能被男孩拒绝,就会带来打击或自我否定。

反而,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自我安慰,之所以不能和男孩交往是因为有脸红恐惧症,因而脸红恐惧症在这儿变成了女孩的“需求”。可笑的是后来女孩被男孩意外表白后,女孩的脸红恐惧症不治而愈了。

正如女孩的“脸红恐惧症”一样,哲人认为青年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被别人拒绝或轻视,因此他选择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样就不用去和任何人产生“关联”,也不会心灵受伤。

而一个只看到自己缺点和短处的人又怎么会喜欢上自己呢?

在这里,“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对青年来说是有好处的,好处就是可以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我没有这些缺点也会被别人喜欢”,即使万一被别人拒绝还可以用自己的缺点来安慰自己。

那么青年的想法正确吗?有没有不会受伤的人际关系呢?哲人认为,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羡慕的眼神,当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幸福时不是祝福而是心生嫉妒,看到别人的高学历,好的职业……如果自己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感”……

哲人提醒,“自卑感”这个词语是阿德勒第一个使用,等同于“劣等感”的意思,即“价值更少”的感觉。

身高只有155厘米的作者,(据说阿德勒也是差不多身高)在青年时期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当他把想法和朋友诉说时,朋友却认为这种想法特无聊。

朋友认为如果光从身高来说,身材高大强壮会带来威慑感,而矮小却会让人放下警惕,这样看来矮小的个子反倒成为了优势。

况且,虽然身材矮小,作者却有让人轻松快乐的本事,不应该光盯着身高说事。

所谓身高也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有了比较才产生了身高不足的结论,因此为自己身高而自卑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不比较,就不会产生“自卑感”的主观感受了。

“自卑感”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所有的价值都是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存在,那时候根本不存在比较和对比,所有事物的价值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可以自由定义一美元的纸币的价值,可以把它当作卫生纸,也可以放入壁炉,当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自然也不会为身高而烦恼,因而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阿德勒思想认为,人生来就追求更好的自己,当无法达成理想目标时,和别人比较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自卑感,可是自卑感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进入大学的小李来自小县城的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看着同学们出手大方自己却连基本生活费都是父母亲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他感到难为情,相形见绌,特别自卑,但他明白父母亲的起点并不能决定自己的终点,他相信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就这样学习更加用功,刻苦,在经过四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之后他成功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最终他入职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经济条件也水涨船高,彻底走出了不幸和自卑。

反而“自卑情结”却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它和“自卑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诸如此类,因为有A所以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就是典型的自卑情结,这些人的潜台词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在这种情境之下自卑情结还会演变成“优越情结”。

当没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又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时就会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进而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有的人会虚报履历,或者过渡追求名牌服饰,这些表现实际上就是在追求虚假的优越感。还有些人特意“自吹自擂”骄傲自大,其实是源于他的自卑感。

由此得出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虽然名称上似乎相反,其实是自卑的两种不同表现,还有些人过份夸大自己的不幸,利用别人对不幸处境的同情心理来支配他人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无论是自卑情结还是虚假优越感内心都不会是宁静的,那我们该如何面对参差不齐的人生局面呢?

阿德勒思想认为人生不是与别人的竞争,而是和自己的比赛,只要保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不必老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只需要和“理想中的自己”比较,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人真正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只要存在“竞争”人就永远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不会摆脱不幸。

当竞争存在,总有A优越于你,B学历比你高很多,C职位比你高,这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这些A、B、C等人就会变成心里的竞争对手,变成敌人般的存在,当周围都是敌人,人怎么可能安心下来?世界变成了危险的场所,自然会烦恼重生,毫无幸福可言。

那生于社会的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又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避免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和不幸便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阿德勒思想很重视人际关系,也擅长直面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是“个体心理学”的典范,具体来讲,他认为人应该正确面对人生的“三大课题”。

这三大课题就是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在这里,“课题”可以理解为单纯的人际关系,可人际关系中远近深浅各不同,当面对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时我们把它称之为人生课题。

做为社会的人我们的行为目标必须可以自立,还可以与社会和谐共处,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都可以通过阿德勒直面“人生课题”来解决。

那如何正确面对工作课题?

无论任何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别人的合作配合,就拿写书稿来说,写作无人可以替代,必须自己完成,但有了编辑的存在以及装订人员、印刷人员和经销或书店人员的协助,这件事才能完全落实。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在下班或转行后又会变回他人关系,但有些人却会因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讨厌工作。其实质并不是讨厌工作,而是讨厌人际关系。这时候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就是把别人都当成小伙伴,而且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小伙伴的关系当然就是相互帮助,相互配合,这样就不会因为竞争而成为敌对势力,可以和平共处。

处理交友课题时,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的强制,交友会变得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这时候更需要自我做出改变,不能等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能等待状况有所改变,而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不必害怕与人打交道,也不可以因缺乏勇气而回避人生课题。

爱的课题是人生三大课题中最难解锁的课题。当成为恋爱关系时,距离近了关系深了但约束也就更多阿德勒思想却不同意相互约束的关系。

他认为束缚是想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在不信任的两个人之间是不会有好的关系产生的。

就像我们第一天提到的那对夫妻,妻子因为对丈夫的不信任,在车上安装监控器,手机定位,电话查岗,查手机聊天记录等,丈夫本来没有越轨行为,在这一系列神操作下烦不甚烦,苦不堪言,最后竟然提出了离婚。

阿德勒认为只有感到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保持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无论是关系多么困难,我们都不能选择逃避,必须勇敢面对,即使最终关系会破裂,也只有面对。这一原则适用于三大课题的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想要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又回到“勇气”这个问题。而要讨论“勇气”又不得不提到“自由”。明天我们会分享到“自由”。

今天主要为大家分享了“为什么所有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以及“如何直面人生三大课题来化解烦恼活出幸福”。

明天,我们将要为大家解读如何行使自己的自由,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彻底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好了,今天的分享结束了,明天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