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妈妈,你替我保管的压岁钱该还我了。”
因为压岁钱该归谁管这个问题,10岁的荧荧和妈妈杠上了。
原来,荧荧每年的压岁钱,都被妈妈以各种理由拿去“帮忙”保管。
小的时候,荧荧也不太清楚压岁钱是什么,妈妈一句:“你还小,当心弄丢了,妈妈帮你保管”,就成功拿走了他所有的压岁钱。而对荧荧来说,只要有鞭炮放、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压岁钱在哪里都无所谓。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嘴上说着:“要交学费”“要买新文具”又拿走了荧荧的压岁钱,好在妈妈也贴心地归还了荧荧一小部分。
可是,没有父母的约束和指导,荧荧手里那部分压岁钱,竟然被他全部拿去买鞭炮玩、给同学朋友微信发红包了,连续两年,两年都是这样,好几百块钱呢!
因此,到了今年,为了避免荧荧懵懵懂懂乱花钱,妈妈说什么也不让荧荧管压岁钱了。
这下荧荧可不干了:“妈妈,你嘴上说着帮我保管,其实就是想据为己有。我都去查过了,你这样是违法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也就是‘我’所有,而且,我已经超过了8周岁,可以独立保管了!”
看着振振有词,据理力争的荧荧,妈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发怒,只能傻傻地愣在那里。
2.压岁钱究竟该谁管?
其实荧荧妈妈的想法和大多数家长都一样:孩子都还要我来照顾,帮他管压岁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再说了,自家不给别人发压岁钱,别人又怎么会给还自家孩子呢?
说穿了,这钱名为孩子的压岁钱,其实还是父母自己出的钱。
这种想法,咋一看挺合理的,实际上却恰恰犯了一个错误:无论处于什么考虑,家长给出去的是赠予别家孩子的,自己孩子收到的同样也是其他长辈赠予的。
钱还是那个钱,理却不是那个理了。
而这,也是大多数家庭最容易犯的错,其实无论孩子多大,他都是和父母平等的、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属品。
因此,孩子也有自己的权利:管理压岁钱就是这样。
在《民法典》中有明确的规定,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对于已经年满8周岁的荧荧来说,长辈赠予他的压岁钱,他就有独立管理的能力,妈妈虽然也能提供帮助,但还是以荧荧的意愿为主。
当然,一家人嘛,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过于认死理。而且,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压岁钱究竟怎么个管法,还是要看家里的具体情况:
家庭确实有困难,拿来补贴家用也说得过去;
如果家里不缺这点钱,孩子满了8周岁、对压岁钱很重视,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管一管;
事实上,相较于保管压岁钱,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像荧荧之前把手里的压岁钱全部拿去买鞭炮、发红包,就是典型的没有财商的表现。
而荧荧讨要压岁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财商的契机!
3.学会3种管钱方式,让娃受益一生
最后,妈妈还是把荧荧的几大千块压岁钱还给了荧荧,而一同递给荧荧的,还有一套《少儿财商绘本》。
面对荧荧的疑惑,妈妈问了他一个问题:“除了买鞭炮、买吃的、买衣服,给别人发微信红包,你还想过压岁钱怎么用吗?”
看荧荧马上就要如数家珍,妈妈掰着手指头又开口了:“鞭炮放了就没了,好吃的进肚也就结束了,衣服妈妈也会给你买,而微信红包,你发出去后,有人回你吗?”
说到这里,妈妈停了一下,“你知不知道,压岁钱用好了,还能增进家人的感情、提升自己,最关键的是还能生钱呢?”
“钱生钱?那就能买更多好东西了!”这下,荧荧来了兴趣了。
然后,在妈妈的引导下,荧荧结合《少儿财商绘本》的相关知识,经过多方比对、仔细考虑,终于和妈妈一起,确定了3种使用压岁钱的方法:
第一种:给家人买礼物
咱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压岁钱其实大都也是这么来的。作为家里的孩子,他们虽然不用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但是了解家人的付出,感激他们的努力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用一部分压岁钱给家人准备一份礼物,哪怕是很平常的礼物,也是孩子对家人的爱的反馈,也是学会感恩的表现。
第二种:购买心仪的物品,尝试“钱生钱”
荧荧虽然对自己压岁钱的所有权很在意,但其实,他觉得更有趣的还是“钱生钱”。要知道,一直以来,他都以为钱只能靠辛苦工作得到,因为家人一直都是这样告诉他的。
看了《少儿财商绘本》之后,荧荧才知道,原来“钱也可以生钱”。看着好不容易才跟同学借来的《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荧荧萌生了一个想法:这是我最喜欢的书,同学们也都喜欢,可惜大家手上的书都不全,何不直接买一套,自己看完还能“租”给别人看呢!
第三种:储蓄,作为日后的启动资金
买了礼物,也买了心爱的东西,剩下的钱,荧荧决定听从妈妈的建议:开个户,存起来,作为日后的启动资金。
而在开户、存款的过程中,荧荧也知道了很多金融方面的知识,对合理规划压岁钱、节约用钱有了很深的了解。
再想想,自己把压岁钱全部拿来买鞭炮、发微信红包的行为实在是太胡闹了。
4.培养财商要从娃娃抓起,《少儿财商绘本》能帮上大忙
很多家庭“扣留”压岁钱,甚至“谈钱色变”,归根结底,其实并不是家人真的那么看重孩子的这点钱,而是基于两个原因:
1.怕孩子没有节制,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2.实在招架不住孩子关于钱的十万个为什么:
钱从哪里来?
爸爸妈妈为什么有花不完的钱?
为什么我没有钱?
100块钱,能买多少东西?200块呢?
钱可以买到快乐、买到友谊吗?
那些名人的钱都是以亿为单位,那么我们家一年有几亿呢?
这些问题,如果一个一个来还好,要是一串一串来,估计父母得头疼了,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孩子们最疑惑,最感兴趣的。
还好,《少儿财商绘本》就是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书,它不但能帮助父母给孩子解决疑惑,还能培养孩子的财商。
这套《少儿财商绘本》共8册,分为8个主题,分别是《钱从哪里来?》、《要当金钱的小主人》、《钱生钱的好主意》、《钱是好的,也是坏的》、《不要当“负翁”》、《中国钱和外国钱的关系》、《钱不是万能的》、《爸妈的钱不是无偿的》。
这套书适合6-12岁的孩子,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由几个固定的几个人物角色,利用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的情景故事,讲述关于“钱”的各种故事与知识点,让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易于理解,真正提升了孩子的“财商”。
如果你家也有6-12岁的孩子,平时被严格控制花钱、花钱没有节制,不体谅父母挣钱辛苦……
那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套《少儿财商绘本》!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以爱的名义,暂时替孩子管理压岁钱。
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总是要长大,要独立面对生活,要学会自己挣钱、花钱、规划钱的,父母能帮忙管一阵子,却不能帮忙管一辈子。
与其让孩子将来面对困难无所适从,不如从压岁钱开始就将管理的权力移交给孩子,把使用的方法教给孩子,就像那句古话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