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作者:历史微鉴

2015年,河南女子姚杰(化名)在浙江打工的时候,听到旁边的重庆工友说方言。

正常来讲,如果河南方言和重庆方言相互交流,本该是有障碍的。

可重庆工友讲“他是什么凼(dang)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话说出来,姚杰愣在当场。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姚杰立刻赶奔重庆涞滩镇,而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则展开了为期两年的寻找。

虽然听起来不靠谱,哪有凭方言寻亲的?但民警从未放弃……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姚杰通过方言,寻找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一,大山深处,得知真相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80年说起,三岁的姚杰被卖到了河南某山村。

姚杰从记事那天起,就伴随着大山和庄稼一起长大,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姚杰的确有个幸福的童年,养父母对她很好,犹如掌上明珠一般,从未打过骂过。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在河南的那片小山村里,姚杰生活无忧无虑,再加上她自幼也乖巧听话,所以深得家人宠溺。

可随着姚杰逐渐懂事,村里也就不断传出风言风语,说她是要的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姚杰不懂什么是“要的孩子”这句到底什么意思?后来一问才知,意思就是并非父母亲生,而是领养甚至是买来的孩子。

姚杰得知真相之后,精神遭受严重冲击,不知道自己出生在哪里,不知道爸爸妈妈到底是谁。

不清楚真名实姓,也不知何时出生的……

尤其是跟人吵架的时候,对方就会拿这件事攻击姚杰。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哭泣的姚杰)

姚杰逐渐长大,而周围的各种议论也不断增多,伤人最深的一句话便是:你是爹娘不要的孩子,你是被父母扔了的孩子。

类似的议论接踵而来,姚杰内心深受伤害,她想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并不是被爹娘丢在路边的孩子。

寻亲,一定要寻亲,然而不幸的是,姚杰寻找了二十多年,却迟迟没有找到亲生父母的线索。

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姚杰虽然跟丈夫组建了新的家庭,在享受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从未忘记寻亲。

越是长大,寻亲的渴望就越是强烈,姚杰常常在梦里,梦到一大片的稻田,梦到一个小院子,梦到父母就在里面坐着吃饭。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可姚杰在梦里,却怎么也推不开那小院的柴门,梦醒之后泪流满面。清晨醒来,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思念,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姚杰从未怀疑过亲生父母,相信爹娘肯定不会丢掉自己的孩子,百分之百不会弃亲生而不顾。

至少她本人是这样想的,而且要找到证据,去回击那些说风凉话的村民。

二十多年来,没有任何线索,她转了一圈又一圈,一边打工一边寻亲,在茫茫都市当中,犹如一粒卑微的沙尘。

二,一句方言,打动姚杰

2015年,姚杰在浙江打工,身边有一名重庆的工友,她们俩的关系非常好,住在一个宿舍。

偶然间,这名重庆的工友,往老家打了个电话,跟父母聊了最近的生活。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而姚杰也在宿舍里,她刚好在一旁坐着,起初并没有在意工友打电话的声音。

因为她身为河南长大的女孩,根本就听不懂重庆方言。

可那工友说着说着,说了一句“他是什么凼(dang)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姚杰一听“他是什么凼的”只感觉浑身汗毛直竖,她居然刹那间就听懂,这句重庆方言的意思是,指的是谁在什么地方。

关键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而今猛然间听到,为何就那么的熟悉呢?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2015年的姚杰)

越想越心惊,姚杰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在颤抖,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激动,难道这是自己老家的方言吗?

寻找了二十多年,这还是姚杰第一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虽然说这个线索似乎很小,但她依旧要尝试寻找。

姚杰问工友:“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工友说:“我跟你讲过的,我是重庆人。”

姚杰又问:“你是重庆什么地方的?”

工友说:“我是合川区涞滩镇的……”

姚杰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处理了手头上的工作,获得了老公的支持之后,便一路从浙江出发,赶到了合川区的涞滩镇。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姚杰的观点是:无论是在河南还是在外地,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收音机里,从未听过这句方言,可自己猛然听到,却是这般的熟悉。

再有就是,那一个“凼”字,勾起了姚杰内心深处的回忆。

犹如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脑海深处的记忆匣子,姚杰想起了自己家的大门,想起了门外的碧水,想起了父母在水里洗衣服的样子。

记忆里的家,地势应该挺高的,要走下阶梯才能到水边。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喜欢坐在大门口,看人家在水边洗洗涮涮。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想起那个遥远的冬天,想起被拐的模糊经过,似乎是看人家洗衣服,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就再也看不到那一片碧水。

重庆水多,而河南养父养母那边水少,所以姚杰心里认定,自己至少也是南方人,而不是北方人。

姚杰早就翻看重庆涞滩镇的地图,刚好看到那里有三条大河交汇,所以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茫茫人海,找了二十多年,而涞滩镇是不是最后的答案呢?

35岁的姚杰,根据手里掌握的证据,当年被拐走的时候只有两三岁,而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她早就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这三十多年的光阴流逝,姚杰也怀疑过,记忆是否有错误之处?脑海里模糊的故乡轮廓,到底是幼年记忆?还是凭空臆想呢?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而涞滩镇派出所的民警,听了姚杰介绍的情况之后,立刻安排警力,在本镇展开了细致的调查。

民警也委婉地对姚杰说:“寻亲可能有困难,给我们一点时间……”

姚杰则站起来,说自己小时候,身上哪里哪里有胎记,长得有什么样的特点。

民警先是问了全镇的村干部,随后便张贴寻人启事,在全镇的每个自然村,在大多数的路口,贴上寻亲信息。

民警随后便带着手里的资料,走访全镇的每一个村庄,走访每一条小巷。

经过一系列的地毯式调查,结果却让大家都很失望,没有查出哪一家的人,丢过两三岁的小女孩,信息比对不上。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在以上调查的同时,民警也抽取了姚杰的血液,拿到检测机构做DNA鉴定,比对遗传信息。

大概意思就是:多年来谁家丢了孩子,都会去公安那里做DNA,留下遗传信息。

而谁要是寻找亲生父母,做完DNA之后,便可在数据库里比对,从而找到亲生父母。

涞滩镇警方用出了他们所有能用的手段,也没有查出有价值的线索,他们眼看着姚杰越来越着急,也担心这次寻亲能不能成功。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附近的村民得知事情经过之后,私下里也议论纷纷,希望苍天有眼,让姚杰通过一句重庆方言找到亲生父母。

就在众人发愁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原来是涞滩镇的“方言寻亲”之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唐姐的耳中。

唐姐并非本镇的居民,而是旁边另外一个镇的,她因为喜欢户外运动,所以常常出来跑步。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巧合的是,唐姐跑步来到涞滩镇,恰巧听到村民说姚杰的事情,随后又看到了警方张贴的寻亲信息。

唐姐越看越激动,寻亲信息越看越熟悉,心说这个叫姚杰的个人经历,咋跟我们镇上的那个人一摸一样?

恰好,唐姐所在的镇上,有一对老夫妻,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亲生女儿,从满头黑发找到满头银霜,常常以泪洗面。

看看姚杰的经历,再想想镇上的那一对老夫妻,这不就对上了吗?

唐姐想到此处,赶紧对身边的朋友说:“别再往前跑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去找王阿姨……”

唐姐转身就往回跑,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琼,希望王阿姨去涞滩镇派出所,看看那姚杰是不是你当年丢失的女儿。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王琼得知此事,却并不愿意去派出所确认,因为找孩子找了三十多年,找了太多的城市,见了太多太多的人。

三十多年风雨路,王琼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一听姚杰凭借方言寻亲,所以认为不靠谱。

王阿姨谈起这些年的寻亲经过,说找女儿找得好苦,做梦都是女儿在别人怀里哭……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根据王阿姨的讲述,记得那是在孩子三岁(1984年),冬天闲来无事,于是抱着女儿去逛集市,想着买点衣服和零食什么的……可猛然一扭头,孩子不知去向。

主要是听人说,人贩子带着她女儿,登上了江里的一条船,恰巧那天风大浪急,怀疑女儿和人贩子,已经遭遇了不测,沉入了江里。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而今三十多年的光阴流逝,王阿姨之所以不去涞滩镇派出所,是因为她认为,那姚杰可能是找父母找得太着急,所以才凭借方言寻亲。

事情也就成了僵局,姚杰不知道父母在哪里,而王琼又没有去涞滩派出所确认。

正常来说,俩人的命运轨迹,也就很难交汇在一起。

三,热心唐姐,帮助寻亲

时间一晃到2017年,也就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唐姐出去跑步的时候,又到了涞滩镇,又看到了警方最新张贴的寻人信息,她猜测姚杰又来了。

而唐姐在日常生活中是个热心肠的人,所以她又一次去找王琼,她说:“王阿姨,这一切可能是天意,说不定那个凭借方言寻亲的女人,就是你的女儿,我劝你去派出所确认一下。”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王琼的丈夫)

唐姐苦口婆心地劝,王阿姨你既然找了三十多年,为何不坚持到最后呢?还是去涞滩派出所看看吧,如果姚杰不是你女儿,你又不损失什么,可如果姚杰是你女儿,你就等于是多了个孩子……

唐姐说:“年纪大了,你就当是出去运动运动,跟我去一趟吧……”

总之,在唐姐的百般劝说下,王琼于是决定试一试,俩人一起去了涞滩派出所。

经过了解,姚杰并没有来涞滩派出所,之所以出现新的寻亲信息,那是民警刚刚贴上去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核实身份特征。

先是比对胎记,警方话才刚刚说了一半,王琼夫妻俩人便打断说:“对对对,是有一块巴掌大的胎记。”

接下来,则是抽血比对DNA,夫妻俩的血液样本,从涞滩镇发出,发到了最近的一家检测机构。

过了几天之后,检测机构给出结果:确认是同一父系遗传!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警方看到这句话,心里非常的激动,因为比对DNA的时候,兄弟姐妹有可能会出错,但父母和孩子比对的生活,出错的概率极低极低。

也就是说,确认王琼和姚杰,是母女关系无疑!

姚杰在外地打工,她一直在等待涞滩的电话,等了两年终于等到,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电话接通之后,姚杰迫不及待的就询问,是不是找到了我的爹娘?

民警下意识说:“找到了!”

三个字,犹如三把大锤,敲击在姚杰的内心深处,找了三十多年,总算是找到了亲生父母。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而在这2017年,通讯技术日新月异,警方则通过手机开视频,先让姚杰和父母见面。

小小的手机屏幕,根本容不下他们相互的思念,王琼和丈夫哭得是泪如雨下,而手机另外一边的姚杰,同样是嚎啕大哭。

王琼说:“孩子啊,妈妈总算是见到了你,还以为那天你沉到了江里……”

姚杰是既激动又震惊,之前凭借方言寻亲,她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幸亏涞滩警方不抛弃不放弃,感谢唐姐的热心帮助。

多个巧合连在一起,促成了父母和孩子的相聚。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哭泣的姚杰)

手机开视频的时候,王琼对姚杰说:“你在家里,还有个妹妹有个弟弟,大家都盼着你回来呢……”

视频结束之后,姚杰建了个网络群,拉弟弟妹妹进群,她详细了解重庆家里的一切。

在群里聊天的时候,姚杰跟弟弟妹妹没有任何的隔阂,可能是一母同胞的原因吧,感情非常深厚。

即使分隔二三十年,即使相隔千里,但血脉深处的感情,感动着网线两头的彼此。

姚杰定了机票飞往重庆,她已经迫不及待的跟家人团聚。

而重庆那边的弟弟,则开车去机场接,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所以并没有让母亲陪同。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不等姚杰下飞机,各路记者便已经在接机口,架好了长枪短炮,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等待姚杰的到来。

前后一算,姚杰已经被拐了三十三年之久,打动媒体的不仅是亲人团聚,还有团聚背后的一个个巧合。

姚杰下飞机,看到了弟弟之后,姐弟俩抱头痛哭。

七八辆车从机场出发,一路奔向姚杰的家,有记者的车、有弟弟的车、也有警方的车……

前后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因为车辆太多,所以走了一小时领四十多分钟。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姚杰一直询问弟弟妹妹,问父母这些年过得怎么样,身体是否健康。

姚杰问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等车队来到镇口,已经是日落黄昏天色将晚。

镇口来了很多人,都是听说王阿姨的女儿回来了,所以提前来迎接。

汽车停在了王琼夫妇的身边,姚杰在车里哭了一两分钟之后,才缓缓推开了门。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三十三年的光阴流逝,父母和女儿终于见面,三人抱头痛哭。

姚杰无数次梦到这样的场景,而今总算是实现了,在这小镇的入口,在诸多媒体的见证下,一家人总算团圆。

步行出发,走了大概两里地,姚杰总算是走到了自己真正的家里,望着那阶梯,望着那稻田,跟记忆里的一摸一样。

一家人始终紧紧握着双手,这辈子都不想再分开。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村民燃起鞭炮,迎接姚杰的到来。

村支书早就挂上了大红的灯笼,虽然不是什么节日,但比节日更加热闹。

王琼请媒体朋友,帮他们一家拍全家福。

照片拍完之后,姚杰转身望向涞滩派出所的蔡警官,她因为太激动,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弯腰深深鞠躬。

而这一鞠躬,便已经包涵了千言万语,姚杰一家五口人,接连说着感谢蔡警官的话。

2015年河南女子听重庆方言,感觉很熟悉,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父母

蔡警官则赶紧扶起姚杰,说:“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

姚杰望着在场的众人,她说:“不仅要感谢大家,还要感谢另外两个人,那就是我的养父养母,他们老两口对我很好,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也长不这么大……”

姚杰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了这些年跟养父养母在一起的生活,从童年的牙牙学语,到少女时期的叛逆,再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而王琼也说,不强求姚杰以后跟谁生活在一起,而这里始终是姚杰的家。

后记:

愿天下无拐,希望那些想要孩子的父母,走正规流程领养,多跟医院的人接触,合法领养孩子。

莫要让亲情破碎,拐卖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家庭,还有社会的公序良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