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写作的时代与作家的尴尬时代。
理财课的疯狂过后,写作课开始泛滥,全民写作的时代俨然已经来临。
中国人民突然发现,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如此之丰富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都成为了创作者。我们在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图文并茂。
文学的繁荣时代来临了吗?
作家的幸福时代来临了吗?
没有,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令作家尴尬的时代。
此写作非彼写作。
网络写作时代,追求的是流量与爆文。
爆文关键点不在文,而在爆。
有痛点,有槽点,有兴奋点。
至于文字的推敲与锤炼,甚至语法的混乱与否,都可忽略不计,终极目标在于变现。
作家们陷入了尴尬境地,要么老老实实进行纯文学写作,要么改弦易辙,寻找爆点。
作为资深的文学中年,近十年来,我已经不摸文学书,偶尔翻翻经典还行。
曹雪芹当年落魄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为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很遗憾,曹先生当年吃不饱饭,倘若今天在世,依然吃不饱饭,如今的行情,不日更五千、一万字,都不好意思说在写作。辅之以写作软件,同时铺开10部长篇也没问题。
如今年轻的网络小说家,年纪轻轻,已经有数千万字的作品,著作等身这词已经不配形容他们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