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腊月二十五爸爸妈妈带着小贝回到外公家,可不到一天,小贝就吵着闹着要离开。爸爸妈妈也很疑惑但也拗不过小贝,只好在外公家待了一天就离开了。

原本待在外公家过年的计划就这样被打破了。小贝的爸爸妈妈也很疑惑为什么孩子就不愿意待在外公家呢?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今年过年带小贝回家,外公带着小贝买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小贝也玩得很开心,可是到了晚上小贝就要闹着回家,吵着要找爷爷奶奶,外公拿来好吃的好玩的怎么哄也没用,小贝又哭又闹,吵着要找爷爷奶奶。

第二天一早,小贝爸爸妈妈只好送小贝来到了爷爷奶奶家,小贝来了之后开心地向爷爷要抱抱,小贝爸爸妈妈理解不了,为什么小贝就不想留在外公家呢?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其实,过年留在外公家还是爷爷家,孩子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1)孩子可能与一方长辈待的时间长,培养的感情更深

孩子在小时候和一方长辈接触的时间长,彼此了解也多,就像小贝和爷爷,肯定是爷爷从小和小贝比外公和小贝更熟悉,接触更多,感情越深,所以小贝就越愿意去找爷爷。小孩子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就只知道谁跟他亲就和谁在一起。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2)外界给孩子灌输的理念不同

对于外公来说,是妈妈那边的亲戚,在自古以来的观念来看,自然是爸爸这边的爷爷更亲一些,有了这样的理念,自然也会对孩子的认知产生影响。当然这是外界的部分看法,有些理念认为自古以来孩子就应该跟外公亲,所以不同的外界的灌输的理念也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

(3)孩子自身内心的感受决定跟哪一方长辈更亲,才会对哪一方长辈心存感恩之心

不管是外公还是爷爷,谁对孩子好,孩子心里都记着,便也会对哪一方长辈心存感恩,自然也更愿意去哪一方长辈的家过年。哪一方长辈跟孩子没那么亲,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去他家过年。如果长辈诚心诚意地对孩子,孩子也一定会用感恩的心对待长辈。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作为孩子的家长,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孩子一边亲的现象。孩子应该让双方长辈得到平衡,平等地对待双方长辈。毕竟血缘关系在这里,长辈都是疼孩子的。这时候作为父母就应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了。

一、 教育孩子长辈的关爱都是平等的,不要有所攀比

父母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理念,双方长辈都很疼爱孩子,只是各种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要教育孩子去学会理解双方长辈表达爱的方式。同时在接受了长辈的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去感恩长辈,要时刻心存感恩之心,让双方长辈也能感受到孩子的爱,这样孩子才可获得一个和双方长辈良好平稳的关系。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作为长辈,也应该为维持和孩子良好平稳的关系而做出努力。对于孩子来说,要平等看待,不要受男女平等观念影响所产生不平等的对待。长辈也要真诚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和长辈的两颗心才能越走越近。

作为父母更应该时常带孩子与长辈联络,小到逢年过节打打电话,大到时常走动问候,亲情就应该是因为联系所以更浓厚亲密。

二、 父母更要平等地对待长辈,让孩子知道双方长辈都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父母要正视孩子与长辈的关系,教育孩子平等地对待长辈。不要在孩子面前把双方长辈拿来攀比。让孩子知道长辈的好,这样就不存在孩子想待在一方长辈家而不想待在另一个长辈家的事情了。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听听孩子的回答,真是“人间清醒”

作为父母,其实在过年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双方长辈都接到家里来,这样就不存在去谁家而不去谁家的问题了,同时双方长辈也能在一起见面联络,何乐而不为呢?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慢慢摸索,遇到一点儿小风雨不要紧,要相信,风雨过后必定就是彩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