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培养良好品格

「 三年级的谚谚跟我抱怨,他今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两个人都被老师处罚了 询问详细的结果以后,发现是同学先拿走了谚谚的文具。在当时谚谚伸手抢回来,但同学不愿交还给他,于是谚谚动手打了同学,两个人也就打了起来。」在这个实际发生的事件中,不知道您觉得中间谁对谁错呢?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培养良好品格

『什么是是非观?』

是非观,是一个人面对事情时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而是非观的养成,包括从小的耳濡目染、看到事件发生时大人的处理方式、新闻报导...等等不胜枚举,生长的环境、文化、父母的行为、学校的师长同学的行为,其实都会一点一滴影响着我们的面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而判断的能力会影响人做决定的方式、看待身边人事物的方式,看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会影响孩子面对每一个选择的思考逻辑,所以从小培养这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培养良好品格

『培养是非观,我们能做什么练习?』

一、用实际发生的事情讨论,并将情绪和行为分开讨论

在成长过程中会与父母、手足、同学或老师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发生,而孩子在面对事件时因生活经验较少,有时候更需要大人用智慧并温柔的提醒。因此,在事件发生时,大人可能着重在处理当下剑拔弩张的情绪,但等情绪较为和缓以后,就要找个时间好好厘清事情的始末,以及进行更多的讨论。

以本文的开头为例,可以询问孩子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你要动手打他?」

「你觉得,拿别人东西是好的行为吗?」

「你觉得,打别人是好的行为吗?」

「那如果刚刚的事情再发生一次,你下次会怎么做?」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培养良好品格

利用Why-How-What的讨论与引导的方式,和孩子一步一步找出比较好的处理做法。过程中也请家长不要带成见的讨论,也许和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孩子的年龄较小,可能会花比较多时间在询问和讨论上,不过大概两岁半以后就可以和孩子有这种深度的练习,培养孩子的品格喔!

二、培养同理心

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的本能一开始的发展较以自我为中心,三岁后才会慢慢比较在意他人。同理心的本质,其实是「懂的对方在想什么」,而这样子的理解,其实要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也是需要学习的。

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喜欢吃苹果。在他小小的世界观里,他会觉得,所有人都喜欢吃苹果!因此,父母也要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

简单一点的同理心像是「你喜欢吃苹果啊,甜甜的很好吃对不对!不过妈妈比较喜欢奇异果,妈妈喜欢酸酸甜甜的味道!」。复杂一点的同理心则是了解对方的想法、情绪,「我们一起把这些积木收起来好吗?不然我每天都收好多,好累唷,有你一起帮忙收拾我会比较轻松!」。类似这样的引导,让孩子更能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培养良好品格

三、给予弥补犯错的机会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犯下一些错,犯错并不可怕,也并非十恶不赦,重要的是能从错误中学取教训,不让下次再犯一样的错误。如果能在事后好好检讨,并且让孩子了解:错误并不是因此就让他变成不好的人,而是记取每次的教训,下次再修正就好,孩子面对错误也会变得较为正向,更愿意养成良好的品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