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100个孩子蜂拥而至,想当电竞职业选手,成功劝退86个,打上职业的一个都没有!孩子因三点鬼迷心窍,家长因一点束手无策。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一、劝退神人原非本意

有个神人,名叫侯旭,驻点在成都,帮忙戒网瘾,孩子蜂拥而至,家长纷至沓来。据侯旭自己说,他原本没想过要做电竞劝退这个行业,反而是想做一个培训职业电竞选手的机构。没想到职业选手一个也没培养出来,在劝退方面倒是成了标杆。

在2021年这一整年里,侯旭的机构总共招收了100多个学生,86%被他成功劝退,原因就是在他这个专业人士的眼里,99%孩子的天赋都不足以支撑他们成为职业选手。经过他的调教,孩子们能够看到自己跟职业选手之间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也就不再寄希望于吃上电竞这碗饭,把电竞当成自己的职业了。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你可能会想,只有86%的人被劝退成功,那岂不是还有14%的成功率?看起来这几率还是蛮大的。可是,事实往往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剩下的14%没有劝退成功,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不能改变一点,导致这些孩子依然沉迷于游戏和电竞当中不可自拔。在侯旭眼里唯一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在经过三次失败的应聘之后,也果断放弃了电竞行业。换句话说,成功率不是14%,而是0%。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二、孩子冲动三大诱因

孩子为什么会迷上游戏,陶醉在自己能成为职业选手的梦境当中呢?这是游戏的错吗?依我看恐怕未必。如果是游戏的错,为什么有些孩子能抵御诱惑,有些孩子从来没有想过抵抗,直接缴械投降呢?

有三个重要的原因很容易被人忽略:一是自以为是,二是孤陋寡闻,三是逃避现实。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什么是“自以为是”?孩子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他们听过职业选手的名字,见识过职业选手取得的辉煌,但他们并不认识职业选手本人,很多孩子一腔热血地以为自己可以轻易成为职业选手那样的人。会敲两行代码,就以为自己能成为扎克伯格;会颠两下球,就觉得自己能与梅西C罗比肩,有那么容易吗?

什么是“孤陋寡闻”?有几个孩子知道,设计游戏的人都是绝顶聪明的高材生,他们殚精竭虑,想要吸引你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有几个孩子真的跟职业选手对战过,领略过职业选手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微操作。有几个孩子看到过职业选手日夜颠倒,每天耗费十几个小时研究战术,天天吃盒饭的生活?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什么是“逃避现实”?那些沉迷游戏,幻想自己成为职业选手的孩子,很多人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中,都很少能获得别人的赞许,他们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存在感,在游戏当中比同龄人厉害一点,能带给他们非一般的感觉,所以他们对游戏、电竞就更加依恋,难以自拔。

三、家长沟通执迷不悟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沉迷于游戏或者电竞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可现实情况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孩子沉迷进去的时候你没能及时察觉,孩子沉迷了之后你也没能成功劝退,这绝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这同样是你的问题。毕竟孩子是未成年人,而你是个成年人。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侯旭说,那14%没能成功劝退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长不愿改变自己,不愿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不愿改变自己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从而导致他的劝退没能奏效。

这么说吧,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孩子沉迷游戏或电竞,是自己和孩子要共同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无比正确,错误都在孩子身上,自己的对立面是孩子,那你恐怕永远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电子竞技专家:能打职业的孩子不足1%,被我劝退的高达86%

一言以蔽之,自以为是、孤陋寡闻、逃避现实,是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不愿改变认知,是家长解决不了问题的主因。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