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孩子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的孩子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思考解决方案,最后化不利为有利,拥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具有较高的逆商;而有的孩子每次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不敢应对和挑战,最后变得一蹶不振,这其实就是孩子逆商低的表现。

逆商和情商、智商等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01 为孩子营造安全感、成就感和愉悦感

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来说,孩子只有在感受好的时候,才愿意持续地做一件事情。这种好的感受的积累,将在大脑深层形成记忆,这种记忆会在孩子未来遇到类似事情时为他选择前进或后退提供潜意识判断。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学习中获得好的感受,我们在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时,都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以下这三种感受:

1.安全感

孩子只有不需要为生存而担忧,才有可能去追求自我发展。而父母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的态度,将使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会给孩子更多抗挫的勇气和信心。

2.愉悦感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在心理上是非常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接纳甚至是共情,最抗拒的就是父母的说教和指责,孩子会把父母的说教和指责视为是在否定自己的情绪反应。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接纳和陪伴孩子,不阻止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表达,而是允许孩子宣泄并调整自己的情绪。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这种接纳和陪伴就是自己的坚实后盾,他们自然生发出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勇气。长此以往,孩子的逆商将会越来越高,他们就越能从容地面对挫折。

3.成就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对失败特别地恐惧,往往和家长的“推波助澜”有关,比如孩子做错事情之后,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斥责,这种情况就会加剧孩子的挫折感和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孩子一旦害怕失败,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就会止步不前,甚至想要放弃。

而成就感则能够快速消除孩子的挫折感。所以,我们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可以转换自己的教育观,给予孩子充分地信任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一番成就感。

比如我们可以来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号:失败了没有关系,只要努力坚持就可以。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02 运用心理学ABC理论,来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想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与艾伦·贝克曾经提出了“心理学ABC理论”,这套理论有助于我们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A——代表不好的事情,可以是任何负面事件;

B——代表想法,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

C——代表后果,即不愉快事件发生之后的感受与行为。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只要遇到不好的事情A,就自然会产生不愉快的后果C。但在阿尔伯特·埃利斯看来,最后产生的结果并不一定是C,相反是B,即人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引发了某种特定的后果。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孩子看到的全是负面的信息,那么孩子一定感到自己是朽木不可雕也,那“缴械投降”、放弃学习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如果孩子是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他就会认为这次考试失利是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点给暴露了出来,然后他就会集中“火力”来对付知识薄弱的地方,争取下一次考出理想成绩。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现在我们用ABC理论来简单分析一下。

A——代表不好的事情:考试失利;

B——代表想法:1.我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追不上其他同学了;2.原来我有这么多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幸亏这次考试让我发现了不足。

C——代表后果:1.我想放弃学习、“缴械投降”了;2.我要集中“火力”来对付知识薄弱的地方,争取下一次考出理想成绩。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A是事实,真正影响C的只有B,即人们对A是抱着何种的态度和看法去解读。

乐观的人在诸如挫折之类的坏事发生之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给予积极正向的解读,通过改变B来得到不一样的C,实现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

孩子害怕困难和挫折,运用心理学ABC理论,培养孩子超高的逆商

结语

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情况下,逆商超高的孩子在心态上往往是积极正向的,自然就具有更大的心理优势来轻松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