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春天的故事》

1月的书讯被删掉了,我们今天在此补发。

上回提到同事们都开始制定年度阅读计划,春节期间,一位同事啃完了《美国四百年》,一位同事选择用《故事便利店》度过除夕夜,一位同事读了不下三本哲学书,还有一位同事立了很多flag,但一本都没读......

你呢?春节期间读了哪些书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订阅话题#理想国每月书讯,我们下期见

01.

理想国译丛053

《与屠刀为邻》

[法]让·哈茨菲尔德 著;龙云 孙旋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

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一部分图西人钻进沼泽、树林和山上,每天像猎物躲避猎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浆里,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杀结束。然而,当他们回到镇上,却发现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得像从前一样,和这些胡图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大屠杀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图人为什么要这样屠杀图西人?屠杀过后,他们该如何继续生活?带着这些问题,哈茨菲尔德来到卢旺达,住在当地人身边,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走访调查,采访了众多幸存者和屠杀者,力图从多个角度还原大屠杀的真相,理解这场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浩劫。

02.

理想国译丛054

《破碎的生活》

[美] 康拉德·H. 雅劳施 著;王晨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03.

《古犹太教》

[德]马克斯·韦伯 著;康乐,简惠美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古犹太教》是《宗教社会学论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前研究古犹太教都是从宗教学的角度,以文献考证来看待古犹太民族与现代基督教的关系,而韦伯则用社会学的方法重新梳理史料,把古犹太教放在西方和近东整个文化发展交汇点上审视这一宗教历史的内在理路,从而揭示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对立宗教文明盘根错节的难解因由,从而写出他对犹太教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家之言。

04.

《美国四百年》

[美] 布·斯里尼瓦桑 著;扈喜林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在斯里尼瓦桑的叙述中,美国建国者对英国的反对不止源于政治抱负,还有个人经济利益的考虑;美国内战的爆发不仅因为南北意识形态的对立,还因为废奴在经济上的不可能;硅谷和华尔街的众多风险投资公司并不是什么灵光一现的新潮产物,而深深根植于“五月花号”的筹资过程中;美国及盟国在二战中的胜利不只因为战斗能力,更因为军备生产能力和充足的物产;一个家庭、一栋房子、一条狗和两辆车之所以成为典型的美国梦,也自有其物质和地理原因。

05.

钱穆著作系列

钱穆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理想国出品的钱穆著作系列,首批包含《孔子传》《论语新解》《秦汉史》《四书释义》《宋明理学概述》《学籥》《阳明学述要》《庄子纂笺》八种。通过核查资料,精编细校,参校诸多版本,期以文字更精准的版本贡献于读者。钱穆作品,以现代人的视角,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钱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黄仁宇

“钱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一位罕见而成就卓越的史学家……是极少数能与当代流行的思潮相抗衡的杰出学人。”

——狄百瑞

06.

《木心遗稿》

木心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木心逝世十周年,第一批木心遗稿终于能交到读者面前。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直到他2011年离世。

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其中包括人名、账单、书单、目录、信稿,偶尔信手勾画简单的书籍设计,还有他自己的墓园。读者熟悉的俳句、随感、旧体诗、自由诗,约占半数,其余部分,介于杂记、备忘、叙事、忆旧之间,状若自言自语,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07.

《说中国》(插图版)

许倬云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08.

理想国·大家的艺术史丛书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徐小虎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从1971年到1978年,徐小虎正式跟随旅居纽约的王季迁学习书画笔墨的奥妙。可掌握了书画风格“结构分析”的小虎,为什么还要进一步研究笔墨之道呢?因为她清楚,如果不能辨识书家、画家的笔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书画的精髓。通过长达八年的对谈,小虎不断提问,身兼一流的书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的王师逐一回答,并做笔墨的示范和画作的细读。书画笔墨的不宣之秘, 在小虎的“结构分析”与王师的“直觉经验”碰撞下,终于逐渐被揭开。而在此之前,没有人把笔墨的道理说清楚。

40多年后,耄耋之年的小虎重审王师关于笔墨的阐释。在原有对谈材料的基础上,以她一生求索中国书画的累积,增添56条近万言的新注;并在203件作品,410幅整幅、局部细节高清图档的配合下,视觉展示王师和小虎描述的关于笔墨质量的内容,直观阐明二人的视觉体验。

有朝一日,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辈熟悉本书中所提供的对笔墨细节的细读,全新的中国书画史将会出现,与世界其他美丽的文化史一起引以为豪。

09.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修订本)

罗新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

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此次重版,除修订原有章节,又收入《拓跋祭天方坛上的木杆》一文。

10.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陈嘉映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先生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题。秉持一贯的论述特点,在本书中,他从精微的概念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学中此类论理词背后的理路,进而拆掉概念的围墙,将其贯穿、打通,让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不管谈感知、理知还是自我认知,他总是连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谈,连着整个时代、人类经历过来的一个个时代在谈。

在今天这个理知落幕的时代,面对技术化、数字化的大形势,如何认知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认知我们自身在人之中的位置,本书提供了一个深入而又有新意的视角,让我们对这个世界重新产生感觉,更有力量去应对当下的问题。

这不是艰涩的哲学论文,也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而是一位始终关注人在世界之中如何生活的哲学家将他的多年思考以易懂的方式聊给我们听。

11.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周濂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12.

《量子力学,怪也不怪》

[英]菲利普·鲍尔 著;丁家琦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量子物体具有波粒二象性?能够状态叠加、远程纠缠,呈现出不确定性,甚至开启多世界?薛定谔的猫,真的可以既死又活?甚至,量子世界只存在于人的观察之中?……

玻尔、费曼、海森堡、薛定谔、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在犯误?——那他们为什么还伟大?

各种量子“理论”迄今都还很怪,在解释力和自洽性方面都还有欠缺,但这不是量子世界“本身”的问题。人类对量子世界的理解,百年来也确实在不断进步:我们可以乐观地说,虽然还有很长的路,但我们正在一点点逼近“真相”。

透过本书,你会一览量子力学理论发展的百年历程,站在科学巨人和精美理论的肩膀上,对量子世界多一丝了解,并对量子理论的应用如“量子计算机”等的前景抱持更为切实、合理于是也更有希望的期待。

13.

《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

[英] 杰米·萨斯坎德 著;李大白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杰米·萨斯坎德认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各种技术将改变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他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数字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某些技术和平台以及控制它们的人拥有强大权力:有些技术会收集我们所有的数据,我们为此会避免做出那些被视为可耻、有罪或错误的行为;还有一些技术会过滤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选择我们能知道什么,塑造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感受,指导我们的行动;还有一些技术会迫使我们去做我们原本不会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类与机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真实等方面的区别,都会逐渐消失。

控制这些技术的人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乃至决定我们的生活。他们将设定自由的界限,决定民主的兴衰和未来。他们的算法也将决定社会正义的方方面面,决定社会物品的分配,决定我们的身份和地位。我们该怎么办?是拒绝使用所有数字技术,回到过去,还是不顾一切地拥抱数字系统?

14.

《天吾手记》

双雪涛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天吾手记》是小说家双雪涛的长篇力作。生命只有100个小时的觉醒者天吾,在台北街头邂逅正在变淡的女孩小久,寻找一座比101大楼还高的教堂,那里藏着少年友人安歌失踪的秘密……

台北与东北,时空虚实交错的双城故事,十一篇诞生于生死边界、奇幻与现实彼岸的“手记”,一场穿行于未来与回忆之间的追寻徐徐展开:少女安歌的下落,生死未卜的警察蒋不凡,S市的女人穆天宁,彳亍在淡水河畔的李天吾能破解谜团,完成使命吗?

15.

《上海胶囊》

btr 著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展览可以成为小说,在现实空间创设虚构的情境;小说亦可以成为纸上的展览,将虚构成分织入真实的生活。

如同为一个浩瀚繁杂的博物馆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说中观看,想象,游荡,又总在那些顿悟的时刻,轻盈狡黠地滑向另一个空间。艺术介入人与世界之间,19篇故事犹如19个虚实映照的镜厅,19段虚实互涉的旅行,为我们时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满迷思的奇妙胶囊。

16.

《这一切》

[美]詹姆斯·索特 著;刘伟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故事始于“二战”尾声一艘驶往冲绳的舰艇,主人公菲利普·鲍曼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之后的几十年,他回到纽约成为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交易、文学事业和一场又一场晚宴聚会中安身立命。他结婚又离婚,新恋情接踵而来,肉体激情周而复始,也经历了残酷的背叛。老友们渐行渐远,房子买下又卖掉,父母离世,爱的纽带褪色凋零。当我们最后一次见到鲍曼,他已到了认真思考死亡的年纪:他想要再回太平洋,那里“有他生命中唯一勇敢的部分”。

《这一切》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轨迹,也是一部丰富的社会编年史,叙事视角自如切换于主人公与数十位人物之间。大量洞察敏锐的细节赋予了它史诗般的品质,场景、插曲与人物造像如钻石切面般精准利落,故事及其容纳的情感在其中不断扩张蔓延,映照出所有出场人物在时光中流逝的生命轮廓。

詹姆斯·索特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作家中周知的隐秘大师”,他确切地知道什么能让哪怕最微小的事件值得被讲述,并通过魔法般的文字魅力,使其在黯淡的日常中显露光辉。他在87岁完成的这部臻于完美的作品,犹如最后一刻密集涌现的往事,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仿佛历尽了所有的生活:这些生活共同完成了一个人的一生。作者将记忆作为抵御遗忘的堡垒,深刻地唤起了一整个难以估量的世界,“那曾经向他敞开,并且被他拥有的生活”。

17.

《苏特里》

[美] 科马克·麦卡锡 著;杨逸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我知道所有的灵魂都一样,所有的灵魂都是孤零零的”

苏特里放弃优渥的生活,离开富裕家庭和他知识分子的过去,选择在诺克斯维尔田纳西河上的一艘破旧船屋上钓鱼卖给餐馆为生。船屋靠近棚户区,周边多为怪人和罪犯:隐士、酒鬼、小偷、拾荒者、掘墓人、采蚌人和女巫。他和酒馆老板黑人琼斯以及因对西瓜有特殊癖好入狱的哈罗盖特成为好友。在这片被遗弃的社会边缘,以超然的态度和幽默感有尊严地度过荒芜与贫困。小说结尾,琼斯在与警察的搏斗中死亡,哈罗盖特因抢劫未遂被捕,苏特里患上伤寒进入无尽的梦境中,最终离开了诺克斯维尔,走向新的生活。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 ),美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已著有10 部长篇小说及其他短篇作品和剧作。先后斩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美国文学界主流奖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科恩兄弟根据麦卡锡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老无所依》,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

《苏特里》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1979 年出版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后一部南方题材小说,带有部分自传色彩。本书是麦卡锡的代表作,是他进入创作巅峰状态的作品。麦卡锡以独特的语言和百科全书式的词汇,创造了一片大河边的人类荒原。

18.

《技术大全》

[波兰]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著;

云将鸿蒙 云将鸿蒙二号机 毛蕊 译

你读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是谁丨理想国2022年1月书讯

《技术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全工程学”为主题的文明兴衰文集?是对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控制论诠释?是透过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图景?是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双手的创造中与工程学相关的事儿?是对未来千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是一组过于大胆,以至于很难宣称有什么扎实科学依据的假设?的确,每项都有一些吧。”

《技术大全》是对阿奎那《神学大全》的戏仿和回应,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克劳德·香农对信息理论的发展,艾伦·图灵在计算方面的成果,以及约翰·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演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 aw Lem),波兰国宝级作家,作品触及科技发展、人类本性、人类认识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宏大主题,对科技与人类本身的有限性提出了诸多深刻的洞见与讽刺性的反思,不断探索人类认知边界,彻底改变科幻书写维度。

目前,莱姆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52种语言,畅销4000万册,是“世界上阅读人数最多的科幻小说作家“(西奥多·斯特金),也是无数科幻迷奉若神明的科幻大师。科幻圈公认“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也能获诺奖,那么此人非莱姆莫属”。

除了科幻作家的身份之外,莱姆还是波兰宇航学会创始人、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波兰国家至高奖励“白鹰勋章”获得者,在莱姆诞辰百年之际,波兰议会宣布2021年为莱姆年。

书摊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