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马立训,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于家庄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里。

其父亲和祖父在当时叫作“大荒地”的洪山煤矿做工,受尽了中日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和剥削。

在马立训刚满12生日的那天,夜幕低垂,晚霞就像被人猛地拽下一般,整座煤窑顷刻沉浸在漆黑之中,散发出冰冷和肃穆的感觉。他的祖父被日本人活活用皮鞭打死,他的父亲又因为坑下“冒顶”死在煤窑里。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而只有12岁的他在一年中连连失去两位亲人,但是为了糊口,他只得泣血饮泪,在噬人命的煤窑里做童工。

在煤窑里,他对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他把制造炸药、使用炸药的技术学到了手,只有十几岁的马立训在工友的教导下成为了一名技术精湛的爆破手,殊不知这将成为他日后成名的技术,也是为亲人报仇的绝技。

在煤窑没干几年,他就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兵,小小的年纪就在阵地上顶着枪炮冲锋,他甚至不知道对面的敌人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直到1940年1月,马立训所在的国民党顽军在博山小田庄一带被八路军山东纵队消灭,其部队也被八路军收编为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三营十二连,就这样一夜之间他从国民党变成了共产党。

在八路军的队伍中,他很快开始接受学习,开始读书认字,紧接着他被选去做了工兵。

同年5月,他所在的连队被调往莱芜县桥店,整编为第四支队三团一营一连,在这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训练,很快他就成为了一名思想觉悟好,军事技术高、作战机智勇敢的战士。

同年10月,马立训随队到沂蒙山区作战,并第一个报名参加反“扫荡”战斗。他们先后攻克了小塘岗、小红山、半边寨、油篓崮、小田庄、周家崮等险要据点。

在拔除青驼寺据点战斗中,马立训手提浇上油点燃的公鸡烧毁敌据点,当点燃的“油鸡”被抛进敌人据点时,据点内火光冲天,敌人四处奔逃,部队则迅速占领该据点。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1941年春,马立训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他亲自埋好炸药,掐算好时间,定时爆破,炸死敌人30余人。

5月,驻沂水县的日军出动了700多人到朱宝庄扫荡,马立训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反击日军。

在战斗打响的时候,马立训瞪大眼睛望去,隐隐约约的膏药旗已经可以辨认,他是迅速地归入战斗位置,随后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交火。

战斗中连队的机枪班班长中弹牺牲,几百鬼子杀声震天,骤然加快了反冲锋速度,眨眼之间就到了跟前。马立训捡起班长的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并掩护部队攻入朱宝庄。

进入村中后,马立训迅速占领高楼,居高临下,用机枪狂射敌人,这次战斗击毙日军100多人,而马立训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战后被任命为机枪班长。

7月时,他随部队挺进蒙山,为了粉碎敌人对蒙山的封锁,上级决定铲除岳家村据点。

然而岳家村据点设有五个大碉堡,四周有坚固的围墙,墙外有壕沟、鹿砦等防护设施,可谓是铜墙铁壁。

为此,团首长也对此很是头疼,于是团首长就号召部队精英学习研究爆破技术,由于马立训有很多爆破经验,于是他就毛遂自荐前往学习。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经过多次研究琢磨,反复试验后,在第一、二次攻打岳家村据点时还是没有成功。

后马立训提出用破布和麻袋片包紧炸药,再把手榴弹和炸药捆在一起,用木棍竖到敌人的碉堡下进行爆破,于是大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用了两条军毯,捆了四个炸药包。

做好准备后,部队火力掩护,马立训双手抱着炸药包,机智勇敢地冲到鹿砦下,只听见一声巨响,鹿砦被爆破了,于是,战友又用剩下的三个炸药包冲向敌人的碉堡,一时间泥沙飞溅,弹坑密布。碉堡下堆起了敌人层层叠叠的尸体。

此战,全歼敌人100多名,而马立训也正式成为了团里的爆破手第一。

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马立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因战功卓著,受到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肖华的接见,肖华赞许他是“山东爆破大王”。

1943年春天,鲁南,尘雾缭绕,死气沉沉。部队奉命开辟鲁南根据地。

由于鲁南情况复杂,不仅有日本人、伪军、国民党,还有大量的土匪;而且地势也极为复杂,部队经常行军不前。

而每到这个时候,马立训总是手提炸药包,冲在最前头,摧毁敌人的鹿砦和碉堡,保证部队的顺利突进,因此他又被战友称呼为“开路先锋”,只要有马立训在的地方,就没有过不去的路。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马立训也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学习、总结,他明白自己爆破任务的重要性,因此经常与人探讨研究,不断改进爆破技术,不仅让他的爆破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就连部队都刮起了一股学术风。

1943年11月,攻打鲁南柱子村,这是惯匪刘黑七(本名刘桂棠)的老窝,刘黑七的主力部队就在这,经过刘黑七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里早已是一个最坚固的堡垒。

整个村子有两道围墙,均有一丈多高,三尺多厚,围墙四周筑有突起的炮楼,刘黑七自称柱子村是“铜帮铁底”,万无一失。

而马立训偷袭爆破的时候被炮楼的敌人发现,他隐蔽在壕沟里,钻在战壕里挖出的小洞里,感觉自己像是被锣鼓驱赶的兔子一样心惊肉跳。

为了完成任务,他把帽子放在壕沟弦边上吸引敌人,自己匍匐前行迂回爆破,一声巨响如同晴天一道霹雳,夜半一声惊雷,一时敌人全都噤了声,傻了眼,头皮发麻。紧接着,骤然泛起的哭号声鼎沸成了一片。

此战共歼敌1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刘黑七也被击毙,当时的老百姓听闻刘黑七被毙,无不拍手叫好,敲锣打鼓,鸣放鞭炮。

而马立训因为功勋卓著,被提升为一连二排排长。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马立训在同敌人作战的过程中,不断革新技术,后来还独创了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在攻打泗水城,马立训利用“空爆”法(把炸药包捆在云梯上)专炸敌人碉堡的上部,成功将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从而完成战斗任务。

1945年8月,部队奉命攻打滕县阎村据点,敌人在阎村驻有1500余人,还修建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马立训奉命前往爆破。

8月3日晚上,马立训带领一个爆破组对东南炮楼实行爆破,一举成功,东南炮楼的地平线上一片耀眼的亮光闪烁起来,紧接着大地传来一阵浑厚的震动,天空泛起一片隆隆的混响,顷刻间,天边的朝霞仿佛被一串串火焰撕裂了一般,密密麻麻的炮弹带着哨音,如雹子般朝敌人阵地砸将过来。

他带领战士向缺口冲锋,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胸部而牺牲,这年他才25岁。

当团领导知道马立训牺牲的消息,便发动总攻,迅速攻克了阎村,全歼守敌,并活捉了伪司令申从周及其参谋长马光汉。

“爆破英雄”马立训:独创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

鲁南军区为了纪念马立训,将他所在的二排命名为“马立训排”,阎村也改名为“立训村”。

马立训所在的一连到全国解放时,先后涌现出108名战斗英雄,被誉为“人民英雄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