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作者:吉姆妮成长日记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最近看了几个家庭、亲人主题的纪录片,对几个片段和故事印象深刻,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完这些之后由衷的感慨,在中国做父母真的很不容易。

一、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今年70岁的王阿姨,这么大的高龄了,还在接近40度的高温天气里,推着一个小车在箱子里炸油饼。

老街坊问她,为何这么辛苦,你不是有女儿,有儿子吗?

王阿姨说:

女儿,七年了都没有回过家,电话也不来一个,现在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前些年(儿子)要做生意,创业,三个人跑到家里来,连哄带骗的,把老房子抵押掉,换钱给他们用。

结果呢,事业倒闭,倾家荡产,欠债无数,到头来,还是由父母来帮子女还账。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王阿姨抹了一下眼泪:

“因为我是娘呀!”

现在因为他们老房子抵押掉了,孩子们各自在外面租房住。

而王阿姨老两口,为了节省租金,七十多岁的人,住在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生间的老楼里。

债务还有很多,每天靠着卖油炸饼的收入,再加上几千元退休金,老人为了还清子女欠的钱,还在奋斗。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写到这里真的心情很沉重:

“奋斗”这个词,理论上不应该用于一位七十岁的老人。

在我们常规的概念里,七十岁应该是颐养天年,在家里含饴弄孙的年龄了。

但这对夫妻,却为了偿还子女欠下的债务,而还在“奋斗”。

我相信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不想这么辛苦,但是没办法——“我是娘呀”。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二、农村老人进城帮子女带孩子,反而被嫌弃

赵阿姨在65岁这一年,成为“北漂”。

她当然不是像年轻人一样来这个城市工作的,而是为了照顾女儿、女婿和外孙女。

女儿和女婿平时工作非常忙,外孙女上小学二年级。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小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但女儿女婿最近都升职了,工作比以前更忙,完全没时间顾孩子。

一开始,一家人纠结是让“娘家妈”还是“婆家妈”来照顾孩子,争论了好几个星期。

最终,还是决定让赵阿姨这个娘家妈来照顾。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赵阿姨很想外孙女,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多年漂泊在外的独生女儿多亲近一些。

她的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无奈现实骨感。

女儿女婿下班回来之后,吃完她做的饭,然后就回自己房间了,要么继续处理工作,要么复习考证,反正就一直有事忙;

外孙女呢,吃完饭基本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玩手机,跟外婆也没有多少交流。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赵阿姨自己也理解,孩子们在外工作学习,打拼一天挺辛苦的,回家累了不想说话,很正常。

但说她不落寞,不难过,是假的。

大城市给老人带来的另一大鸿沟就是:智能障壁。

城市里的生活,是冰冷的,互联网化的,人情味越来越淡。

人和人之间,渐渐不需要言语沟通,几乎到任何地方,服务员都会对你说“请扫码”。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熟稔的日常,但对于刚从闭塞小镇来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一脚踏入了异次元。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女儿女婿居住在一个高档小区,在这个小区里赵阿姨没有交到任何朋友。

赵阿姨比在老家的时候更孤独。

在老家,好歹能见到亲戚朋友,但是在这里,跟女儿女婿外孙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一天说不上十句话。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三、老人带病照顾儿子儿媳孙女的日常起居非常辛苦,儿媳却说“我付过钱了”

秦阿姨今年62岁,为了帮忙照顾第三代,跟儿子儿媳同住。

秦阿姨原本身体不是很好,58岁那年动过一场手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慢慢恢复。

在这样的状态下,她每天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一家人饮食起居。

大人的事情都好说,儿子儿媳一天也就在家吃一顿饭,偶尔凑合一下也没关系。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关键是小孩,现在小孩可不比以前。

为此秦阿姨每天都在学习育儿知识,担心儿媳妇嫌弃她思想老旧,她只看在书店买的育儿书籍,从来不看网络上的自媒体文章和视频。

然而,儿子儿媳对她的细心付出却并不怎么在意。

-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有一天听见儿子儿媳小声吵吵,儿媳说:

“你妈有什么好累的,我们又不是不给钱,每个月给她四千,这还不够吗?请个保姆也就这个钱,我还不用看脸色呢。”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结语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社会开始渐渐形成一个重大的模式变迁:

从“以老为尊”,转变成“以子为重”。

以前的年代,在家里,年龄最大的人是最有话语权的。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老人咳嗽一声,下面的子女小孩都不能吭气。

然而现在是,一个家庭里,最小的孩子说话算数,一切以年龄最小的孩子的需求为准。

小孩子需要什么,大人就会去尽量满足什么。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国外很多都是养到18岁之后赶出家门,自己挣钱生活。

父母老了之后,一般也不会要求跟子女同住。

老人既不会给子女帮忙带小孩,也不会要求子女照顾他,因为有退休金给他们兜底。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跟别的地方相比,我们社会的代际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当一个人成为父亲或者母亲之后,ta的一生都会跟子女密切地捆绑。

在纪录片里,导演问一位老人:

“您一辈子都为子女活着,有没有想过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老人脸上先是浮现出一种茫然的神情,像是第一次听说“自我价值”这个词。

半晌后她摇摇头:

“我不懂那些,只希望孩子幸福就可以。”

70岁高龄老人推车卖小吃,帮子女还债: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讨论

有人说,人老了之后,面对子女就会变得越来越卑微。

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