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为儿童打开天窗

作者:追赶小天才

"每当夜幕降临地球时,星星就会出现在你的视线中。似乎就在我们面前,却远在天空中。我不知道捣乱的玉兔是否还在忙,我不知道外星生命是否在太空中盘旋。看似空旷的天空充满了诱人的奥秘......"

构图精美的《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以欧阳诗意的《致小读者》开场,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天体世界。

是的,浩瀚的星空,神秘的宇宙,自古以来就让人类世代相传。诗意作家视星空为食粮,人文科学家则视天文学为广袤空间的和谐科学。事实上,自罗马帝国衰落以来,天文学是所有古代学科的唯一完整分支,也是现代学科与古代学科之间最直接的联系。

圣人有句谚语:看天,认识宇宙,帮助打开心扉。这有助于观察历史和生活,直到阅读文学和思考哲学问题。没有宇宙在心里,很难从个人经验的圈子里来谈论生命,而如何看待宇宙和如何看待生命也是相互关联的。

《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在古人对宇宙观的介绍中写道:仰望星空,古人很早就开始思考和想象:这个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星星从东到西升起和落下。有什么规则要遵循吗?在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学,包括盖田、亨天、玄夜论等不同的假说,诞生了,而在西方,则诞生了著名的神学、神学和神学论文等不同的神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回顾以前的学说,会发现很多有限的地方,但古人在面对神秘的大自然,勇于探索和解释精神,却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

看那,太阳和月经,星空若隐若现,四季交替,所有的天文现象都是复杂而细腻的。人们仰望星空,先是用肉眼,再用内在的眼神寻求星辰运动规律。古希腊人甚至说,人类的直立姿势是人类独有的,因为与四足动物不同,人类不是盯着大地,而是能够自由地盯着天空。

然而,仰望星空,人们看到不同的世界,产生不同的感知,获得不同的体验。有的人插上想象力的翅膀,执着于活生生的、灵活的神话,然后在代代相传的传说和民俗中融入到各种传说和民俗占星术中,它为政治权力服务,控制他人,有的人根据多年的观察经验总结与农业、航海等相关的规律, 甚至更进一步,通过仔细和准确的思考,总结天体运行中遵循的规律,为建造天文学的宏伟建筑添加砖块和砂浆......

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造就了一张千变万化的面孔"天"!《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汇集了不少想象力、知识和智慧,也精彩地呈现了一个诗意、神奇的"一天",以及人类走向浩瀚宇宙的非凡旅程。可以说:一个"天窗"盼望着无尽的宇宙,一本"天书"手牵手在深不可测的世界里。

有时,《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的描述对象或介绍题目是星星,但往往不局限于此,而是从星星本身自然延伸到人类对星星和星星的理解过程中,清晰地展现了天文学从肉眼观测到望远镜时代再到太空探索这条漫长而宏伟的主线, 从而呈现出非常独特的历史深度和非常开放的多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持本书贴近中国小读者,编者在整体设计框架、中国"太空梦"和中国太空发展知识内容为重点,设计了长征火箭、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精英、中国探月工程等主题页, 更详细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工程、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采用AR第二代和二维码视频技术,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出版有机嵌合,同时也是《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飞向太空》一书的亮点。用智能手机扫地,书中嵌入的六个AR"增强现实"3D互动场景将从纸上跳出来,在孩子们面前飞翔;

2009年的那年夏天,当作者和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麒麟抬头看日食时,我在电话里讨论过:为什么中小学没有天文学课?他认为,如果在十多年的"漫长"中小学期间每周有一个学期和一个小时的天文学选修课,那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高他们对当代科学主要方面的完全理解将大有裨益。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很少,只是缺乏教育。

但是,我认为,在麒麟先生的期望得到满足之前,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仔细阅读《中国儿童视听百科全书》将是一个有用的选择。

(中国科技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科技文摘》主编于传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