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小故事:古人绝食,成千古圣人?

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有3个儿子,伯夷是老大,书齐则排行老三。

孤竹国君偏爱三子书齐,生前有意立书齐为王位继承人。故在临终之前立下遗嘱由书齐继位。书齐获知后坚决不遵从遗嘱,而是认为大哥伯夷仁义聪敏有国君之风,应该推举伯夷当孤竹国的新国君。大臣们也顺水推舟,鼓动伯夷趁机登顶国君之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虽然身为长子,可名正言顺的承袭王位及荣华富贵,但应该首先尊重父亲的遗愿,让位于书齐才好。” 为躲避群臣三天两头的拜见和敦促继位的游说,伯夷放弃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的权利,毅然选择出走, 离开孤竹国,流浪远方。

历史小故事:古人绝食,成千古圣人?

书齐见大哥如此, 索性也打点行礼, 追随伯夷而去。

经历了千辛万苦,直到垂墓之年伯夷和书齐兄弟二人才再次相逢, 百感交集之下, 兄弟俩商议:听说周文王是圣人, 爱民如子,二人于是决定投奔周文王。

遗憾的是, 当两位老人一路颠簸赶到周国时, 文王刚刚去世。兄弟二人走在路上,碰巧遇上武王, 正让随从们载着文王的灵位, 去讨伐暴虐无道的商纣王兄弟。二人见此情景, 毅然走上前拉住武王,劝谏道:你的父亲去世,你不去安葬他反而大动干戈, 这算是什么孝道呀? 你身为纣王的臣子, 不辅佐国君,反而新兵谋反,这算什么仁义呀?

历史小故事:古人绝食,成千古圣人?

武王听了很是恼火啊,举起兵器就要诛杀他们,幸好姜太公在一旁制止, 他起身扶起二人赞叹道, 真是仁义之人呐。 两位老人的劝阻并没有见效, 周武王的军队依然像商朝的都城开进了。望着大队人马远去的身影,两位老人只能空自悲叹。

周武王灭商后, 天下都归顶周王, 承认了武王的天子地位, 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为自己没能制止这种不道义的行为而羞愧不已。二人认为事以如此, 就算不能改变天下大事, 至少也要独善其身, 宁做殷商的遗民, 不做周朝的顺民,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 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每日靠采首阳山上的野菜来果腹充饥。两位老人日渐消瘦。这就是“不食周粟 采薇而食”的典故。

一天,一个妇人来首阳山打柴, 听了他们的故事, 讥笑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兵, 莫非王臣? 你们二人吃的野菜, 不也是我们周天子的吗? 妇人的话给了伯夷和书齐当头一棒,自此二人不再吃仅有的野菜了,开始靠喝泉水度日。

历史小故事:古人绝食,成千古圣人?

伯夷与书齐本来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为了坚守心中的道义,先后舍弃王位;又为了坚守仁义之心不愿同流合污, 不食周粟,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将二人奉为“古代贤人",司马迁将二人的德行比作日月和泰山,称赞:"…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威高… "

纵观他们的一生,仁义道德固然可贵,品德高尚也让人望尘莫及,但他们并没有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任何贡献,甚至都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浪费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辜负了众人的期盼与信任,如果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讲是不是可以理解人生的失败呢?

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在头条看世界#

#历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有的人甘愿平庸#

#如果你老了,你是住城市还是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