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作者:爱吃 张小厨

一个父亲从殡仪馆给杭州日报社打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由此,我们才知道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他是一个躁郁症患者,10年期间翻译了22本著作,这些外语著作涵盖了英语、日语、德语,最令人感到钦佩的是,他翻译的书文字优美,甚至比原著更精彩,且翻译没有任何的错字错句,只要听说是他翻译的书,大家都抢着做他的责任编辑。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金晓宇6岁那年,被玩具枪射出的针刺伤了一只眼睛,从此他只能用一只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他在班里一直是尖子生,可是高中的时候突然厌学,不想上学了。

不清楚他的躁郁症是不是跟6岁那年的那根针有关,因为只有一只能看的眼睛,这可能会让他感到自卑,在学校也可能会受到别的孩子嘲笑或霸凌。这一切的一切,无法推倒重来。

金晓宇出生于1972年,高中辍学,后来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也就是双向情感障碍。即便如此,他依然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自考毕业文凭。他早早辍学后,生活特别简单,出门就是图书馆,因此他有机会看完了浙江图书馆几乎所有的外文小说。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他没有朋友,爸爸就是他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助理,帮他收外文样稿,买资料书,联系编辑出版社。他自己也承认,特别依赖爸爸。妈妈也是选择在家陪伴他,只不过后来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躺了3年,金晓宇和爸爸一起照顾妈妈三年。

看完金晓宇爸爸的自述,我感慨万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养出来的天才!但是如果金晓宇没有出生在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好家庭,他遭遇这样的命运,有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悲惨的疯子,一事无成,而不是天才翻译家。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回望自己的成长史,他认为将相之才出生的家庭,很多人以为是基因遗传,其实多半是家庭教育环境造就的。华大基因CEO尹烨是大陆基因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也认为基因决定论是可笑的,后天的培养环境才是更重要的。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放错位置的天才只能沦为庸人或疯子

金晓宇病情发作,有过两次自杀行为,父母特别紧张。同时也明白,按照规律躁郁症自杀未遂以后就不会再自杀,金晓宇的爸爸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他说儿子“不读书不工作不成家都能接受,我们只要儿子活着。”

金晓宇父母难得之处,那就是知识分子的平和冷静:不指责,不放弃,永远跟孩子站在一起,包容陪伴孩子,积极为孩子找出路。追溯他们的家族,发现成功的教育经验,有时候只需要顺从家族传统即可,金晓宇的爷爷是小学校长,姥姥是教师,父母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由此可见,他们对教育孩子有一致共识。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金晓宇高中突然厌学,不想上学父母也没有强制逼迫他,反而是帮他找工作,他做了两份工作都不满意,说自己想要去读书,父母同样支持他。

很多知识分子家庭,有一种近乎强迫症一般的清高教育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特别是父母都是大学生,就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学,感觉这样是在给自己丢脸。

患上躁郁症是金晓宇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遇上包容强大的父母却是他的幸运。他犯病期间砸坏了家里的很多东西,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个个都是贵重大件,但是父母依然对他非常包容,93年敢冒着被砸坏的风险给金晓宇花12000元买电脑,这说明即便是在儿子生病期间,父母依然不放弃对他的投资和爱的灌注。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曾经有个抑郁症患者讲述自己的康复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女儿患病期间,一直默默陪伴鼓励她。某些知识分子有共性,他们遇到问题,不推卸责任,不发泄情绪,喜欢直接找答案。爸爸去翻书,找来很多关于抑郁症的资料,了解发病症状,探索康复路径,直至孩子摆脱抑郁症困扰。

但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父母要么控制欲强,要么冷漠忽视,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在他们眼里是矫情多事儿,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有的孩子即便被送到了心理医院接受治疗,康复过程也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不合作,病情反复或加重。一个孩子的幸运与不幸,全在于他遇到怎样的父母。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金晓宇被确诊为躁郁症,父亲去翻资料,发现很多创造力惊人的名人也是躁郁症患者,于是,他在养育儿子的过程里,有意发掘孩子的天分,积极为孩子联系资源,让孩子把注意力投入到创作中,金晓宇的翻译才华才不至于被埋没。

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基石

在家庭教育界有个共识,亲子关系好的家庭教育会事半功倍。确切地讲,爱是一切答案,有爱的家庭孩子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家庭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令社会震惊,错误的培育方式,让孩子感到窒息压抑的亲子关系,即便能培养出精英,当精英内心世界坍塌的那一刻,后效应杀伤力极大。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朱永新说,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孩子在品行、道德、做人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金晓宇的故事刷屏了,很多网友开始全网去找他翻译的书,祝福这位苦难中的天才能保持健康状态,也祝福他的翻译工作稳中有进。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如果没有遇见金性勇夫妇,他只能做一个疯子

金晓宇的父母给所有的家长都上了一课,我们所遭遇的问题远没有金晓宇那么复杂麻烦,然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手忙脚乱鸡飞狗跳,或许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心态问题,我们如果能冷静一点,理智一点,爱孩子如其所是,或许孩子就没有那么多不合作。

朱永新写过10条教育心得,希望能给所有家长一些启发:

第一,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第二,父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第三,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第四,陪伴对孩子很重要,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

第五,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第六,在优秀的传统家教理念基石上构建起现代家教的大厦。

第七,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父亲是男人最好的工作。

第八,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变。

第九,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

第十,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