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著名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三花”烂漫,他以真情与炽爱传世

著名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三花”烂漫,他以真情与炽爱传世

《苦菜花》

1958年1月出版,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寇、汉奸、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这些英勇斗争的人们,经历了长期艰苦的过程,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著名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三花”烂漫,他以真情与炽爱传世

《迎春花》

1959年10月出版。小说描写了胶东地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崇高善良的道德操守,坚贞不渝的热烈情怀。

著名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三花”烂漫,他以真情与炽爱传世

《山菊花》

1979年2月,《山菊花》(上)出版,1982年4月,《山菊花》(下)出版。小说描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共胶东特委发动和领导昆嵛山地区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宣传抗日救国、开展武装斗争、抗击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塑造了一批感人的英雄形象。

70年前,当威海一位贫苦农民家庭长大的16岁少年在杭州一所通讯学校里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书籍时,并不曾想到,文学创作的大门已悄然洞开,他的问世于六年后的处女作《苦菜花》,将成为几代人的传世记忆。

2022年1月17日,86岁的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生前低调的作风,让人们几乎淡忘了他曾经的一切履历,包括历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泉城文艺》主编、《时代文学》主编、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等等身份头衔。然而,他描摹革命战争时期胶东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和《山菊花》,却经久不衰,广为流传,获称“三花”,被纳入红色文学经典,不仅多次再版,发行量早已突破千万册,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改编成影视剧、话剧、评剧、吕剧,编入小学课本,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传世之作。

著名作家冯德英在青岛离世:“三花”烂漫,他以真情与炽爱传世

“三花”烂漫超过一个甲子,记录一位以传世之心书写传世之作的作家的创作初心,他一生对于故土生活的真情与炽爱,也再度印证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三花”在他所熟悉的土地与生活宝藏中盛放

2008年,冯德英文学馆在他的家乡威海乳山初建,正值冯德英创作50周年。他专程赶回去,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谦和而赤诚,让当时在场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他说,“我写过几本小说,也得到过社会的好评,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值得炫耀的。”他还说:“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到部队。在军旅生涯中,身处顺境时,我想到的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想到离家时父亲的嘱咐,母亲的叮咛;身处逆境时,更想到家乡父老的期待,心里便充满了希望。”他又说:“1966年,因为《苦菜花》中人民群众的生活太苦了,我被打成反革命。1974年之后我回过几趟老家。当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家乡父老乡亲对我表现出的纯朴感情时,我深受鼓舞,决定重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1980年,我通过组织关系回到山东工作,为的就是能时时刻刻接触到家乡的土地、天空,常听乡音,常感乡情,为文学创作提供源泉,激发灵感。”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正是冯德英文学创作的真实写照。10年前,囊括了“三花”及其中短篇作品选集的《冯德英文集》面世,那时他曾深情表示:“没有胶东人民的生活和品德,就没有我的创作。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文学天才,是因为我曾在胶东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我的作品都是表现胶东人民的斗争和生活的。”

在冯德英看来,从古到今,所有的文学都离不开生活,胶东大地就是他永远离不开的生活。他与他的作品因这片土地而盛放。他曾写道:“我得天独厚地有幸生长在那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耳濡目染英雄人民的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储存了一个开发不完的高尚品德、优美情感、善良性格、坚贞不屈精神的宝藏,使我的创作激情和原料,有了用之不竭的旺盛的源泉。为此,我特别热恋我的故乡昆嵛山,爱那里的人民、风俗语言、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爱她的过去和现在。”

为人民鼓与呼的真情写作才有传世的生命力

冯德英的“三花”,作为新中国的红色文学经典,显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表征,它与《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青春之歌》等一系列同时代的经典作品一起,渲染了新中国“青春”岁月的文学底色。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对冯老的评价:“他的作品紧紧伴随着民族的苦痛挣扎,贯穿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激情,充满悲壮激愤、慷慨正义的时代气息,以血泪铸文章,为人民鼓与呼,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强大精神。”

不到20岁就写出了《苦菜花》的初稿,第一本小说出版就获得圈内圈外一致好评,这位天才的创作者却从未固步自封,用尽一生来不断反观与思考写作的真谛。他曾谦虚地说:“‘三花’的产生,很大原因有赖于客观的因素,也属作者年轻之作,不足和浅薄甚或谬误之处,可称屡见不鲜。还有,在一些思想感情的把握、情节的描述上受时代局限,也是在所难免。”不过对他而言,足以自慰的是,“那份感情是真挚的,是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爱去恨那些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而这些,让晚年进入另一个时代的我再来写,恐怕也难办到了。”

冯德英曾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艾特玛托夫小说选》写过一篇序言《艾特玛托夫的魅力》,其中更多谈了自己的文学观和审美趣味。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源于家乡,描绘了那里经过“革命”洗礼之后的人和事,从这位终其一生以家乡作为写作背景和素材的苏联作家身上,他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参照坐标。

冯德英说过:“作家的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只有表达了人民实际生活中的真诚心愿的作品,才是时代脚步的记录,才具有时代精神,才有审美价值和传世的生命力。”

始终信守自己的文学观念和理想追求

年近八旬之际,冯德英笔耕不辍,完成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雾锁寒冬》,依然是对他所熟悉的胶东那片土地的历史记录。当时,曾有一家影视公司找到他,欲将《雾锁寒冬》拍摄成电视剧。但是聊到情节的具体改动时,冯德英却拒绝了,原因是对方欲迎合市场需求,对剧情做一些夸张处理。那时,冯老直言:如今很多反映革命故事的电影我不赞同,戏说演义的成分很多,这些都不真实。为了迎合去歪曲历史,我看不惯。那一次,冯德英提出,《雾锁寒冬》的剧情必须要忠实反映胶东红色文化,他还特别要求,要在最前面加上一句题记——献给英勇抗战的胶东人民。

在亲人和朋友们看来,冯德英是真实的,始终信守着自己的文学观念和理想追求。他也是固执的,在他的心中,固守着一杆标尺,那就是一定要写生活中真实的东西。文艺一定要反映生活,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一个作家能坚持自己的态度,不惧怕做一个所谓的“落伍者”,冯德英做到了,而且他也试图把这份内心世界的笃定和坚守传递给后来人。

冯德英曾为一位青年作家的新书作序,字里行间,对于后辈的关切与激励溢于言表。他说:“古今中外,真正产生大作家的土壤,均来自脚踏实地的社会现实生活,来自于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自然,仅仅有生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志向和理想,尤其青春的理想,它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不仅能照亮现实,而且能照亮未来。”

斯人已去,精神传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