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作者:思琦说

文:思琦说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咏是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曾主持过《幸运52》、《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等大热节目,主持功底相当扎实。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作为央视“最有价值的综艺男主持”,李咏那标志的笑声、幽默逗趣的风格深入人心。

如今,虽然李咏已经去世4年,但观众们一直没有忘记他。

而他的妻子哈文,至今仍将公公婆婆当成亲生父母,把自己当成李家永远的儿媳……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和哈文

01

1968年,李咏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则是陕西三原。

孩提时期,李咏的父亲李堡,他曾在乌鲁木齐铁路局任职,是远近闻名的工作狂。

李咏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从小就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年轻时的李咏

1987年,19岁的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播音。

和他成为同学的,除了白岩松、孙晓梅等主持界大腕之外,

还有一个名叫哈文的宁夏女孩,她比李咏小1岁。

年轻时的李咏,不但长得高大帅气,才华更是在学校里出类拔萃。

正因为如此,他是女生们眼中的“白马王子”,被男生们看成“眼中钉”。

相比身边的莺莺燕燕,李咏和哈文对上了眼。

那时,李咏眼界颇高,但自从看到哈文,就觉得这个女孩侧面很好看,于是每天上课时都为她画画。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夫妇上节目

事情“败露”后,哈文便找到李咏理论,结果聊着聊着就成了交心的好朋友。

从相识到相知,两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可谓志趣相投。

青春萌动的日子里,李咏和哈文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

哈文的父亲哈金杰曾历任隆德县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

相比哈文显赫的家世,李咏出自普通工人家庭,两人的结合可谓“门不当户不对”。

为此,当李咏毕业后,他将女友的身份告知父母,遭到了二老的反对。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和哈文的毕业证

因为在他们看来,要找就找个身份对等的,不然以后在婚姻生活中肯定会受气。

父亲的性格很倔强,李咏只能把心上人暂时放在心间,就连带哈文回家的勇气也没有了。

02

从老家回到北京,哈文了解到李咏的苦楚,便安慰他:“咱们是真心相爱的,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1992年,李咏决定为心爱之人戴上结婚戒指,但还是担心父母那边不能通过。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哈文和李咏的甜蜜时光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一对小情侣长途跋涉回到了新疆。

那天的全家聚会,李咏的两位姐姐也来了,她们也想着看看未来的弟媳到底长啥样。

通过简短的相处,哈文把李咏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什么家务活都抢着做,根本没半点“官家大小姐”的架子。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哈文

她的这份轻松自如,得到了两位姐姐的首肯。

可即便如此,李咏的老父亲还是一脸难色,找哈文单独聊了一会儿。

为了让未来的公公彻底放心,哈文坚定地说道:“未来的路还很长,现在我说什么也没用,可以肯定的是,我和他真心相爱,还有着同样的追求,以后一定会幸福的,您老就放心吧。”

听了哈文的话,李堡满意地笑了,再有两个女儿和老伴出面“当说客”,这门婚事总算是定了下来。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和哈文旧照

同年9月26日,李咏与哈文在北京领证结婚,连婚房都没有。

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的幸福婚姻,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婚后,两人开始忙于自己的工作,爱情在忙碌中从未淡味。

此间,李咏曾做过一段时间记者,还到西藏当过主持人。

3年的时间里,奔走在外的时间居多。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年轻时主持节目

而哈文,则为了梦想开始攻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系双学位,每天沉浸在书本里。

“异地恋”的时光里,小夫妻无论多忙,也会抽时间煲电话粥。

除了相互鼓励提升之外,蜜语甜言也从来不会缺席。

1995年,哈文成功拿到双学位,并被调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

而此时,李咏回到北京开始被领导赏识和重用,让他尝试做一些编导类的工作。

夫妻俩的勤奋和努力有目共睹,所获得的成绩也突飞猛进。

结婚3年,小两口经过商议后决定走“丁克路线”,因此一直没有要孩子。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哈文和丈夫的甜蜜时光

但就在此时,爷爷奶奶急于抱孙子,姥爷姥姥想着带外孙,双方父母都开始逼婚了。

为了事业,李咏和哈文只好用上“拖字诀”。

在生活的油盐酱醋中,李咏的性格相对刚猛一些,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家后难免和哈文小吵小闹一番。

每次看到丈夫面带怒色,哈文便收拾起在工作上的癫狂状态,继而转化为温柔的小女人,送上各种贴心的话。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夫妇

正因为哈文的识大体,夫妻俩从来没爆发过真正的家庭战争。

除了是个好妻子之外,哈文还不断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好儿媳。

每年春节,李咏的父亲都会极力要求儿子回家过团圆年,态度十分强硬。

为此,李咏十分愧疚,感觉对不起妻子。

这个时候,哈文便对丈夫说:“两边都是家,先到哪里过都是一样的,又不是不去我爸妈那边了。”

03

在哈文的退让下,夫妻俩每年春节忙完手上的工作,便第一时间赶往新疆,与李咏的父母一起过节。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节目中的李咏

眼看儿媳如此懂事,李咏的父母也感到过意不去,他们纷纷劝哈文:“明年去那边过吧。”

每次回家,哈文从来不会忘记给公公婆婆带礼物,不是买衣服便是买吃的。

作为儿媳,他知道老人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辛苦大半辈子了,如今儿女不在身边,小小礼物只不过是一种“心灵安慰”罢了。

有时候工作忙得实在不可开交,哈文便以邮寄的方式为公婆寄过去。

众所周知,李咏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而两个姐姐早就远嫁,因此回家的次数较少。

没有女儿在身边的日子里,李咏的母亲倍感孤单。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想到这些,哈文便经常抽空去和婆婆聊天,并偷偷塞给她一些钱。

每当这时,婆婆便会拒绝,说自己有钱,够用。

哈文则坚持地说道:“咱们都是女人,您现在年龄大了,已经过了挣钱的岁月,手上宽裕些,买什么东西也就不用和爸爸商量了。”

听到儿媳暖心的话,婆婆感动得难以言喻。

对待公公,哈文同样体贴入微。

得知老人年轻时因工作太拼落下风湿病,哈文便特意为他买最保暖的衣服和鞋子。

千禧年,李咏和哈文已经结婚8年了。

而他们所用的“拖字诀”,此时已经不再管用。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为了早日抱上孙子,李咏的父母不光是疯狂打电话催生,还多次跑到北京逼生。

李咏虽然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但他始终坚持“丁克”,简直苦不堪言。

眼看已经避无可避,李咏索性躲到朋友家中,将难题扔给了哈文。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在公公婆婆声泪俱下的压迫下,哈文终于“妥协”。

那天,当李咏听到妻子反过来劝他要孩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一个吧,其实我也挺喜欢孩子的。”

04

攻破哈文防线的,是公公婆婆;而让李咏屈服的,则是对妻子不打折扣的爱。

2002年5月20日,哈文为丈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法图麦·李。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一家三口旧照

得到消息,李堡携老妻迅速赶往北京,照顾儿媳坐月子。

抱着孙女的那一刻,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

相比孝顺懂事的儿媳,两位老人更爱小孙女,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大心愿,也是中国传统理念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此后七年,李堡和老伴一直在北京带孙女,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自古以来,当儿媳不容易,当一位好儿媳更是难上加难!

与公公婆婆共处一堂的七年时间里,哈文从未将自己当儿媳看待,而是把自己当两位老人的亲生女儿。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哈文一家三口旧照

此间,她每个月会给公公婆婆一笔钱,用于开支家庭的日常费用。

作为老人,婆婆心思较为细腻,每产生一笔费用,她便会拿出小本本写上,到月底时和儿媳对账。

严格意义上来说,婆婆的做法其实并没有错,毕竟有句老话说“要想兄弟亲,时常把账清”,更何况还是婆媳之间呢?

但就在第一次对账时,哈文的一番话顿时让老人扔掉了小账本。

“妈,咱们是一家人,要是再这样见外的话,我可要不高兴了哈。”

那时,李堡夫妇在北京也有很多亲朋好友,他们会经常过来串门,家里难免弄得乱糟糟。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夫妇的甜蜜时光

当哈文下班回到家,两位老人一脸惭愧地看着她,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猜到公公婆婆的想法,哈文微笑着说道:“一个家要是没有烟火气,哪还能叫家呢?我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亲戚,二老就多费心了。”

这份发自内心的话,令两位老人非常宽慰,也为李家能有这样的儿媳感到骄傲自豪。

一家人和睦幸福的日子里,父母身体健康,李咏和哈文的事业蒸蒸日上,女儿茁壮成长。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和父亲,以及女儿

05

2009年,7岁的法图麦·李升入小学,李堡和老伴因为想家,恋恋不舍地回到了乌鲁木齐。

兜兜转转间,时间来到2017年。

哈文和女儿的幸福,在得知李咏确诊为喉癌的那一刻破碎。

这年,法图麦·李已经15岁,正在美国念书。

为了争取让丈夫弥留之际和女儿多相处一段时间,哈文将李咏带到美国治疗。

与此同时,哈文并未将李咏患癌的消息告诉公公婆婆,唯恐他们承受不住打击。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每次给二老打电话时,她强忍着心痛,握住电话的手却忍不住颤抖。

苦熬一年后,50岁的李咏2018年10月25日最终因抗癌失败在纽约去世。

这天被哈文永远烙在心底,因为自今天开始,她“永失挚爱”。

丈夫离世后,哈文静了静心,拨通了公婆的电话。

电话那头,两位老人数次晕倒;

电话这头,哈文早就泣不成声。

生前,李咏曾在舞台上演讲过《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如此说道:

“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谢你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其实那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却笑对人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和观众朋友们道别。

是呀,李咏的确没有道别,没有道歉,也没有抱怨。

只是他,却将最伤痛的生离死别留给了哈文和女儿,留给了父母。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李咏在美国去世后,双亲因为过于年迈,再加上要承受丧子之痛,因此在哈文的极力劝导下,并未前往送行。

处理李咏后事的那段时间,哈文一边安慰公公婆婆,一边忙着交办各种事宜,整个人累得身心俱疲,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所幸的是,有李咏的两个姐夫的前往协助,有“小棉袄”法图麦·李的暖心安慰,哈文才终于挺了过来。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儿子离世,李堡夫妇心痛得无法呼吸,连续几天水米未进,甚至还住进了医院。

得知公婆的身体状况,哈文强打精神,电话中柔声安慰两位老人:“您们虽然失去了儿子,但还有儿媳和孙女呀。”

相比公婆的丧子之痛,哈文“永失挚爱”丝毫不比两位老人逊色。

那段时间,每当他看到熟悉的场景,便会想起丈夫生前的点点滴滴,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李咏去世一年后,哈文回到了国内,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公婆。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那天,当她跨进门槛,喊出熟悉的医生“爸妈”后,李堡和老伴顿时老泪纵横,与儿媳紧紧相拥。

2020年,法图麦·李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令全家人为之骄傲自豪。

“永失我爱”的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永远当李家儿媳

法图麦·李

最高兴的,莫过于哈文。

李咏去世后,她含辛茹苦将女儿抚养成人并成才,足以告慰亡夫的在天之灵,也是对公婆交出的满意答卷。

如今,哈文仍将公婆当成亲生父母,每当谈及李咏时,她还是那句话:我永远是李家儿媳,会一直孝敬二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