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咋办?别担心

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咋办?别担心

“孩子肚子疼1个月了,主要是脐周,还经常反酸、恶心,这是什么情况。”近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市妇幼保健院就诊,门诊医生仔细查体,询问病史、家族史等后得知,孩子爷爷奶奶一直有胃病,考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于是开具了血常规和C13呼气试验检查单,结果显示血常规正常、C13呼气试验阳性,提示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据有关数据显示,大陆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50%。如果家里的大人已经感染了,会不会传染给孩子?儿童感染后要治疗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季楚杰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和C13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唯一能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目前大陆的感染率约50%。C13呼气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评估其治疗效果最好的手段,空腹或禁食2小时后“吹两口气”,很快就可以知道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全程方便快捷无痛苦。

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传染上的?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口-口。亲吻、聚餐、进食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被传染HP。因为共餐制,会出现家族聚集感染的情况,所以,当发现家人HP感染,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胃肠道不适,需高度警惕HP感染。

季楚杰介绍,和成人感染不同,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中共同居住的成年人或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染导致,也就是说,大人在外应酬、聚餐时感染,回家后和孩子共用碗筷,就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幽门螺旋杆菌有何危害?

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腹疼痛、早饱、口臭、恶心呕吐、腹胀,部分HP感染者会出现消化道溃疡而引起呕血、黑便,有的儿童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

据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据此,专家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治疗吗?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害,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进行根除治疗,可考虑在14岁或18岁以后再进行相关检测;如果病情迁延或者症状明显,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给孩子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温馨提示

家长要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注意手卫生。家长在给婴幼儿喂奶或喂食时,不要用自己的嘴试温度,更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同时,日常要养成使用公筷、分餐制等好习惯。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