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培养自力更生、分享精神,把握好关心的尺度

作者:红家长

关注红家长,提升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谈到有关教育孩子,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家长们到底如何做,才能避免过度溺爱孩子,给孩子真正健康的宠爱,而不是让宠爱变成溺爱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在他的名著《儿童人格教育》中多次谈到,被溺爱的孩子在适应学校环境上会发生严重问题:“被溺爱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成为中心,受到过分照顾和关注,而在学校,他无法得到同样多的关注,于是或者过分争强好胜而内心脆弱,或者用恶劣表现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两样,都对孩子在学校甚至走入社会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不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培养自力更生、分享精神,把握好关心的尺度

红家长(微信ID:ihongjiazhang)认为,家长在关心孩子的过程当中应该把握好一个恰当的尺度,让孩子既能感受到爸爸妈妈足够的宠爱,又不会将宠爱变成盲目的溺爱,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意,但同时也要留意满足孩子需求时,不能“要一给二”。比如,孩子想要生日礼物,有的家长就挖空心思去给孩子买昂贵的礼物,以给孩子“大大的惊喜”。

这种做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家长可以尽量确切地和孩子沟通清楚他的需求,然后超出一点点来满足他。用足预算、稍稍超出一点预算都是可行的,但不能超出很多。这样,孩子和大人之间,就会慢慢地就满足需求的程度达成默契。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时,爸爸妈妈要明确地回答:“不可以。”孩子的过分需求一旦被满足,他就容易认为,这样的需求是合理的、是应该被满足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需求无度,这种需求甚至会延续到成年之后。

不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培养自力更生、分享精神,把握好关心的尺度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啃老族”悲剧。那些执着于为自己买车、买房、各种消费而榨干年老父母每一分钱的子女,归根结底,还是在年少的时候他们过分的需求完全被家长满足了,从而随着年龄增长无限膨胀。而且过分的需求被满足一次,父母爱的尺度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当孩子闹着说“我要如何如何,我现在就要!”时,作为家长要怎么做?一些家长可能不论手头在做什么,马上放下一切去“领旨”了。孩子提出要求,家长手头上也正好没事时,可以快速满足孩子。但如果家长手头确实有事,不能马上停下来,则需要告诉孩子:“稍等等,爸爸妈妈这会儿正忙,等一下再来帮你。”孩子习惯了偶尔等待,就不会一有需求就火急火燎,非得逼着爸爸妈妈马上满足他,一刻都等不得。

让孩子学会自力更生

家长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有责任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没有原则地迁就,要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

不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培养自力更生、分享精神,把握好关心的尺度

家长要学会有分寸的地爱自己的孩子,用好你的仁慈心,该严就严,该宠就宠,让孩子适当地遭受挫折,学会面对困难,懂得分享,懂得感恩,对孩子只爱半分。孩子需要帮助时,相信每个家长都是乐于帮忙的。但家长不能事无巨细地伺候孩子,孩子能自己做的,家长不需要代劳代劳。

例如,很多家长可能会在头天晚上就帮他们把第二天的衣服准备好放到床头。但其实,这么做是不够合理的。孩子自上小学开始,就应当具备自己到衣柜里找衣服穿的能力。家长完全可以做到不帮孩子背书包、不帮孩子收拾书包、不帮孩子记作业。只要孩子那个年龄能做、会做、该做的,家长都不必上手帮忙。如果孩子习惯了自己能做的事,别人也会积极主动地代劳,他很可能成为懒惰的、事事都等着别人替自己完成的人。

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

事实上,过度溺爱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分享的精神。那么作为家长,要避免“宠爱”超过尺度变成了“溺爱”,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精神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而且也会延伸到他们对“爸爸妈妈是咱们共同的爸爸妈妈”的理解;对独生子女来说,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天生地独享了爸爸妈妈的关注,上学后比非独生子女更难适应“我不是唯一中心”的学校环境。

分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外人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是“大方”或“不抠门”,而是让孩子从内心里感觉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在与他人的分享过程中处理好人际关系,体会到交往中所拥有的快乐,从而达到心灵沟通的美好感受与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

不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培养自力更生、分享精神,把握好关心的尺度

“宠爱”是必要的,让孩子在有充足爱意的环境中长大,帮他们成长为有足够爱的能力的人,这样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幸福。但“溺爱”是无益的,孩子不可能一生待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别人也不会无原则无尺度地宽容你的孩子,父母溺爱无度,不但不能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反而会为他适应家庭之外的环境带来很多困难。

其实育儿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和家长宠爱孩子的尺度相关。只要家长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慢慢地建立起对宠爱尺度的把握,也会和孩子建立起这种默契,从而避免“宠爱”变“溺爱”。

红家长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