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袭袈裟一生情

一袭袈裟一生情

文 / 初酿

堤上垂柳如烟,湖面细雨绵绵,行人寥寥的石桥上,一个芒鞋破钵的僧人拾阶而上,带着一份孤寂和苍凉......

01

苏曼殊出生于日本,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一个日本女人。他出生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他只好跟随养母河合仙度日。六岁时他随父亲回到广东,因为是私生子,又是混血儿,在大家庭里备受歧视,甚至差点死去。如此不幸的童年,造就了他一生纠结的性格。

十五岁那年,他终于逃离家庭,在表哥的资助下去日本留学。他在养母河合仙的老家樱山遇到了一个日本姑娘静子。他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怦然心动,可是少年的羞怯让他不敢表白。正在他焦躁不安的时候,突然收到一个白鸽带来的纸条。

他打开纸条看,竟然是一首诗:

青阳启佳时,白日丽旸谷。

新碧映郊桐,芳蕤缀林木。

轻露养篁荣,和风送芳馥。

密叶结重荫,繁华绕四屋。

万红皆专与,嗟我守茕独。

故居久不归,庭草为谁绿。

览物叹离群,何以慰心曲。

原来那个姑娘也对他芳心暗许,苏曼殊收到诗笺,欣喜若狂,立马回书一封。从此,他们二人鸿雁传书,日渐情浓。

一袭袈裟一生情

可是,就在他们沉醉于热恋中时,一次失约,打破了他们的美梦。

那一天,他们又相约游湖,可是他并没有等来心上人,却等来了一场大雨,淋了一个透心凉。原来是静子家人反对,不让她出门。同时,苏曼殊的叔父也知道了此事,不仅鞭打了苏曼殊,还到静子家兴师问罪。

静子父母当众痛打了静子,静子羞愤难当,当夜投湖自尽,苏曼殊则伤心欲绝。曾经那个清纯美丽的女孩,从此成了一个朦胧的幻影。这让本就敏感的苏曼殊更是觉得红尘清冷,于是,他绝尘而去,出家为僧。

几年后他再次到樱山游历,看着熟悉的风景,却再也见不到曾经的人,只能感叹物是人非、尘世如梦: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02

退出红尘的苏曼殊,心却并未清净。他对红尘失望,可逃不出情的魔咒,他虽一身袈裟,却依然留恋风月,徜徉在金陵城的青楼馆舍。此时,一个名叫金凤的青楼女子走进了他的视野。

一袭袈裟一生情

他想与她拥有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却又踌躇不敢靠得太近。他的犹豫让金凤失去了信心,她悄悄离开了,只留下一段凄美的回忆,让他一遍遍回味伤情。

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尽日伤心人不见,莫愁还自有愁时。

他想将相思寄出,却不知该寄往何处,只能自己一遍一遍舔舐那颗情伤的心。

03

二十六岁时,苏曼殊再次去日本探望养母。在一场音乐会上,他结识了调筝女子百助。一个看不破红尘的僧人,一个历经沧桑的艺人,不同的经历,相似的心境,让他们逐渐靠近。

禅心一任娥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试泪痕。

日日思卿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

这是苏曼殊写给百助的诗,是情诗,却透着丝丝绝情。让人不觉想起《红楼梦》中的场景,苍茫的天地间是漫舞的飞雪,蓬头赤脚的贾宝玉,踏雪而来,看似无喜无悲,内心却是百转千回。或许是聪慧小性的黛玉,也许是端庄大气的宝钗,可都是过眼烟云,他终是一个人追随着跛足僧人,踽踽而行。

一袭袈裟一生情

苏曼殊亦是,内心火热,却不敢直面爱情,当百助靠近他时,他又忍不住逃避。他不敢直视内心,只能将这些都归罪于命运。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未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她,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可对于苏曼殊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是对的时间。因为他一生都在纠结,出世与情欲,他都想拥有,又都不敢拥有。就像柳亚子先生说的:“学佛与恋爱,正是曼殊一生胸中交战的冰炭。”

一袭袈裟一生情

04

这场冰与火的战争,让苏曼殊无比痛苦,却无处宣泄。实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他就放声大哭,或者昂首高歌,于是他就成了人们眼中的疯子。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童年亲情的缺失,生不逢时的乱世烽火,都让他抑郁沉沦。他追求佛道的空灵,可又逃不脱红尘繁华,一切一切都是压在骆驼身上的重担,终于他再不堪一丝稻草的倾轧。在三十五岁那年走完了他的红尘孤旅,留下一句“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飘然辞世。

他终于解脱了,无牵无挂,化为一缕烟魂。只是行云流水般孤僧的凄苦,让后人感叹;而那无端狂笑大哭的疯癫,又让人唏嘘。

他是人间最苦的人,一身袈裟一世追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