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作者:如是观记
陈独秀先生是一个合格的文化人,不是一个合格的革命家。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孤身扛起“新文化”大旗,以科学和民主的旗号招摇呐喊,召集了一批诸如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骨干,推动国民的心思解放运动。当其编写的《新青年》杂志一发表刊印,顿时引起巨大轰动,被一些青年视为“空谷之足音,暗室之灯光”,给在迷茫中寻找国人往后之出路的有志之士以极大的希望,陈独秀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交往最熟的是章士钊、苏曼殊二人,他们三人合租一屋居住。他自己酷爱西方文学,对雨果的《悲惨世界》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欧洲文学名著都涉猎了,没有一篇能与《悲惨世界》匹比的。同时他自认对“小学”(即音韵训诂)、《说文》考据最感兴趣,终其生都研究不辍。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一代风流苏曼殊

他说苏曼殊是个风流和尚,人极聪颖,诗、文、书画都造上乘,是大有情人,是大无情人,有情说他也谈恋爱,无情说他当和尚。苏曼殊作画,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其吟咏则专擅绝句,发人幽思,字里行间别有洞天。苏曼殊译拜伦、雪莱的诗都是用中国古体诗写出的,既不失原意又属重新创作,颇为奇妙。但又爱吃猪油年糕,实属假和尚。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苏曼殊作品:松下观瀑

有一次三人断炊,叫苏曼殊拿几件衣服去当铺当点钱来买吃食,哪知苏一去不返,他俩因不耐饥饿就睡了。午夜苏才回来,手上拿了一本书在看。他俩问他:“钱呢?买了什么吃的?”苏说:“这本书我遍寻不得,今天在夜市翻着了。”他俩说:“你这疯和尚!你忘记了我们正饿着肚子?”苏说:“我还不是一样,你们起来看看这本书就不饿了。”他俩气得连骂几声:“死和尚,疯和尚”,就蒙被而睡,而苏将这本书看到天明,直到看完为止。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他说,章士钊和他俩不同,不爱文艺而致力于政法,是一个十足的官迷。当时章和一个大佐夫人恋爱,被大佐侦知,写封信来要和章决斗。他们三人商量叫章逃避了才免了一场大祸,否则章早已死在那大佐的刀下,也就不能在段祺瑞执政时当什么司法部长和教育部长了。他说他们三人虽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志趣,但友情融洽,毫无芥蒂,可以称得上挚友。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赌博、嫖娼、抽鸦片、蓄妾的辛亥元老章士钊

除这二人以外,陈独秀和章太炎也时常过往,他很钦佩章的“朴学”,认为他是一个“国宝”,而章对陈的“小学”也十分赏识,认他为“畏友”。他说章太炎为人小气,朋友向他借钱偿还时还要付息,他竟受之而无愧色,是一个嗜钱如命的人,是一个文人无行的典型。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章后来给军阀官僚写墓志、寿序一类的东西,一篇文章要五千至一万元的润资,便是他人格庸俗的表现。他说章太炎尽管对中国文史有很深的造诣,但也有可笑的偏见,章太炎认为甲骨文是宋朝人的伪造,这一偏见让人看出章在这一方面的无知。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章太炎作品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请陈独秀任北大文学长(相当于后来的文学院长),他说蔡元培是-一个忠厚长者,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管是什么学说,什么主张,都可以到北京大学来讲学。所以那时他既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所谓新派教授,也请了辜鸿铭一类的保皇派教授。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拥有欧美13个博士学位的辜鸿鸣

陈独秀说,当时的北大是很有趣的,辜鸿铭上课带一童仆为他装烟倒茶,他坐在靠椅上,辫子拖着,慢吞吞地讲课,一会吸水烟,一会喝茶。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蔡元培能容忍他这样摆架子,一点也不生气。对于陈、胡、钱、刘等人,也不管他们讲什么学派,什么主义,即使他们把天吹得掉下来他也不管。一个讲座,任学生自由去听,也不阻止。陈很钦佩蔡的这种风格,说学术自由就应该如此。

他说对李大钊(守常)非常钦佩,十分敬仰,守常是一-位坚贞卓绝的社会主义战士。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位好好先生,从实质上看,他平生的言行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段祺瑞制造“三一八”惨案,他曾亲临前线;张作霖要逮捕他,事先他也有所闻,但他坚持岗位,不忍搁下工作。最后视死如归,慷慨就义,面不改色,世人称他为马克思主义先躯,革命家的楷模,是一点也不过誉的。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比当时的人深刻得多。他对同志的真诚,也非一般人可比。寒冬腊月,将自已新制棉袄送给同志,青年同志到他家去,没有饿着肚子走出来的。英风伟烈应与天地长存。并自谦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

在“五四”运动的前期,陈与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算是文字知交,都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当时人们称为陈、胡、钱、刘四支大笔。陈入狱后,胡适曾到监狱探访,陈说胡适这个人实在难测,在《新青年》上有大胆狂言的勇气,也写过一些号角式的文章。对新文化运动也是有贡献的。但他前进一步,就要停步观望一下,后来他走了一步,就倒退两步,这就难以挽救了。

当初我曾寄希望于他,同他谈马克思主义,有时他兴奋起来,也说马克思是思想家,但又退回到杜威那里去了。胡对陈说,你相信你的马克思,我相信我的杜威,各不相强,各不相扰,大家何必走一-条路呢?结果他从杜威走向蒋介石,走到华盛顿当了中国大使。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陈很为他惋惜。陈说,你若只作学术研究,也许不会被人鄙视的。胡适说,我也为你惋惜,你若不当政党领袖,专心研究学术,想来也会有所成就而不致身陷囹圄的。胡适告诉陈独秀,白话文学已建立起来,老舍、巴金、曹禺等是杰出的作家。陈问鲁迅、茅盾呢?胡答,不见他们的作品,这两位恐怕致力于文学为革命服务去了。胡的话带有讽刺意味。

陈、胡的私交比较深厚,胡适说,没有你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难达今日之成就。陈说,没有你的《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还会停在八股的牢笼中。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陈谈到刘半农,说他对音韵一道并没有什么研究,但在法国人面前大谈音韵,以为法国人不懂音韵,不料法国的音韵学家把他驳得体无完肤,使他面红耳赤,息鼓而逃。

一个人应该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去做学问,不知并不羞耻,强不知以为知,必然要大丟其脸,弄到无地自容。刘半农就是“猪八戒的妈妈飘海一丑死外国人”,应引为教训。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现在他死了,胡适写的挽联说:“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友,而今又弱一个,打油风趣,幽默情怀,当年知音者,无人不哭半农”。陈说,此联写得不高明,但余有同感焉。

关于钱玄同,陈独秀说当时他是最激进的人物,每篇文章都“左”得出奇,但是后来他不“左”了,也不激进了。陈说他要封存一切古书,并要废除汉字,你想他可“左”得出奇?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喊出“人活40岁就该枪毙”的钱玄同,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之父

谈到鲁迅,陈独秀说首先必须承认,他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的中短篇小说,无论在内容、形式、结构、表达各方面都超上乘,比其他作家要深刻得多,因而也沉重得多。不过就我浅薄的看法,比起世界第一流作家和中国古典作家来,似觉还有--段距离。《新青年》上,他是一-名战将,但不是主将,我们欢迎他写稿,也欢迎他的二弟周建人写稿,历史事实,就是如此。

陈独秀品文人:风流和尚苏曼殊,官迷章士钊,与胡适互相惋惜01 风流和尚苏曼珠和官迷章士钊 02 章太炎爱财03 蔡元培包容忠厚04 李大钊品行高洁如北斗05 与胡适的相互惋惜06 刘半农和钱玄同07 鲁迅是战将 结语

现在有人说他是《新青年》的主将,其余的人似乎是喽啰渺不足道。言论自由我极端赞成,不过对-一个人的过誉或过毁都不是忠于历史的态度。总之,我对鲁迅是相当钦佩的,我认他为畏友,他的文字之锋利、深刻,我是自愧不及的。人们说他的短文似匕首,我说他的文章胜大刀。他晚年放弃文学从事政论,不能说不是-一个损失,我是期待他有伟大作品问世的,我希望我这个期待不会落空。

观陈独秀先生的一生沉浮,可用章士钊在1926年赠与陈独秀的话来形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俊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气尽途绝,行同凡马暗。”意思是说陈独秀就像一匹脱缰无拘的野马平坦大路不走,非得爬充满坎坷的陡峭的坡,从不吃回头草,就是要一口气往前冲,走到底。如此这般不走寻常路,放荡不羁,最后一口气没了,也还是会像普通的马一样倒地死去。

参考资料

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71辑,1963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