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尘情僧,一个奇奇怪怪的和尚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中日混血,父亲系当时派驻日本买办,是其父亲纳妾的妹妹何合若所生私生子,生于日本,六岁后至广东生活,读私塾,十三岁至上海学习生活,十五岁至日本求学,十七岁因参加“抗俄运动”中断学业,后回国剃度为僧。苏曼殊在短暂的人生里面,肆意折腾,精力旺盛的书写人生,虽然人生短暂,留给后世的资料、作品却极为丰富。近现代多奇人异事,苏曼殊是特殊的一位,真的是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翻开他的人生简历,都会感慨,这人生真的太精彩了。

红尘情僧,一个奇奇怪怪的和尚苏曼殊

苏曼殊的职业标签有僧人、翻译(精通英、德、法、日等语言,翻译过《悲惨世界》等),诗人、爱国革命者、画师、文人等,交友广阔,最为熟稔的有包括陈独秀、章太炎、刘三、刘师培、柳亚子等耳熟能详的大人物。

苏曼殊一生漂泊无依,短暂的一生之中,多次往返日本,也去过至暹罗、锡兰学习梵文,至爪哇任教,国内主要居停之处有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长沙等地。

苏曼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不妨从一些作品中去寻迹。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写作背景是一个十七的少年投身革命时所作,读来有豪迈侠者之气,诗人以荆轲自比,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连孙中山先生都称其“率真”。

白云深处拥雷锋,几树寒梅带血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这首《住西湖白云禅院》是一首以景衬托心境的诗,诗人虽然漂泊不定,但是向往宁静、安宁的状态,此诗读来有清静肃穆之感。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

渔郎引入林深处,轻扣柴扉问起居。

这首《迟友》,描写了拜访一个隐居老友的情况,叙事简略而意境悠长。诗情,往往都是一件小事引发的,微微吟哦,情趣盎然。

天生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侍僧。

这首诗是给给友人的回信,曼殊虽是和尚,但是不持戒,吃肉喝酒逛妓院都干,风尘女子漂泊无依的身世与曼殊有共通之处,感受皆相近,因此和不少风尘女子也结为挚友。

无限春愁无限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更听八云筝。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胡姬善解离人意,笑指芙蕖寂寞红。

苏曼殊在东京的演奏会上认识了红颜知己艺伎百助枫子,两人在交往之中情陷其中,百助枫子有相许之意,然而苏曼殊自身漂泊无依,又是多情种,最后婉拒了。苏曼殊写了不少诗给百助枫子,包括上述三首。如果要问他,那么。。。。。。“爱过”。

红尘情僧,一个奇奇怪怪的和尚苏曼殊

一次苏曼殊在街上看到一个美国女子,那女子很胖,400斤左右,便上去搭讪“找对象吗?估计很难找到体重相当的男人吧?”,那女子答道“所以我想找一个瘦一些的。”苏曼殊说“我挺瘦的,你看我做你对象如何?”那个女子直接被苏曼殊的直接给吓跑了。

苏曼殊,多情,任性,爱吃牛肉爱吃糖,爱逛青楼爱请客,属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光的那种,没有钱就躺着挨饿,性情超脱,天真可爱。

苏曼殊人生之经历,比小说还要精彩,阅读其作品、传记,个中其妙,不复多言。

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为剃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