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读是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表达之源

Hi,记着关注花屑~

温馨提示:本文纯文字,阅读约2分钟。

前几天见了一位朋友,一番交流下来,她说佩服我女儿的语言能力。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亲子陪伴,亲子阅读,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以上类似的话,已经不止一个朋友向我或向她爸爸讲过。如果不是基于流利且有逻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也不会被老师拉进校辩论队。这一切都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

我有个小外甥,表哥不怎么爱说话,属于我说十几句他说一句的那种,表嫂也不爱说话,所以两个闷葫芦型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爱表达。可见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最初的成长环境就是家人给的呀!孩子就像一个空白的存储器,没有输入,怎么输出。

曾经读过一本书,讲的就是关于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儿童的思维、直觉、逻辑和表达是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把儿童的一切逻辑特征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在遗传上、结构上和功能上出于自我思考和定向思考。

自我思考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年龄越小,儿童思维中的自我意识越强,这种自我意识不仅通过身边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传递转化,也通过阅读传递转化。

早期的儿童思维和语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因为孩子们尚未过多接触社会,不可能有过多的社会思维和社会语言。

定向思考是有意识的,它追求存在于思考者心目中的目标。它是有智慧的,也就是说,它适应现实并努力影响现实。

定向思考也就是下意识,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目标和所解决的问题本身都不存在与意识之中。它不适应外部现实,但却为其自身创造了一种想象或梦幻的现实。

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不懂孩子在说些什么,那是因为孩子在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了自己下意识的所思所想,那种下意识是天马行空来去自由的。所以也即我们提到的孩子们的想象力,又或者说脑洞。

定向思考又是社会性的。随着定向思考的发展,会逐渐受到经验规律和逻辑本身不断增长的影响。所以,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是基于阅读、智慧、社会性因素的综合输出和表达。

因此,孩子们阅读的功能在于知识的片段化积累、转化。阅读显然是提供了一系列的素材,孩子们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转化输出,没有输入,输出就显得有些疲惫。

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如果建立在精神分析之上的话,最初肯定是自我思考意识为主,在逐渐的生活、学习、活动、社会需要的综合因素影响下,转变成现实思维,也即理想和现实之间逐渐建立联系。

简而言之,孩子们通过自我意识、学习和身边的人事物联系,即学和用之间逐渐建立联系,使得逻辑、思维和表达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基于自家的娃最香,所以,家长在最初可能无法区分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和胡思乱想。但这并不影响家长对于自家娃脑洞大开的小骄傲和孩子们主动探索的乐趣,双方都开心就是最好。

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明白,孩子们主动自驱型的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是一切的趣味驱动的,又可以理解为最初的欲望得以满足的一种妄想。

所以家长们应该因势借东风,慢慢引导孩子们提升对阅读的兴趣,尤其是早期趣味阅读。

END

本文参考文献:《思维与语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