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孩时代,两位母亲的抉择

三孩时代,两位母亲的抉择

▲徐亚玲一家 (农健、梁淑怡/图)

生,还是不生?2021年,随着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要几个孩子”成为每个小家庭都会面临的抉择。两位母亲——杨琦琦和徐亚玲在这一年里作出了不同选择,但理由却彼此相似:最有利于孩子。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抉择

文|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刘怡仙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蔚婷

责任编辑|谭畅

一天忙活到晚上9点打烊,90后杨琦琦才有机会坐下来歇脚。她摘下围裙,卸下口罩,露出脸颊的两块红晕,眯眯眼笑了起来。

2021年7月,她和丈夫离开老家甘肃永登县,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兰州开了家面馆。他们想踏实干两年,能把5岁的儿子、4岁的女儿都接过来,在兰州接受更好的教育。做餐饮很辛苦,杨琦琦为了面食的口感,一天要揉十多斤面团,饭点要给顾客盛面端碗,从早上八点多干到晚上九点多。

为了兰州这家店,杨琦琦在2021年6月做了流产手术,放弃三孩。这个决定是小两口作的,没有告诉家里长辈。杨琦琦说,一个孩子的到来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有没有人帮忙照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能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等等,心里纠结又难受。

而在距兰州1500公里的四川攀枝花市,33岁的徐亚玲则对二孩的到来充满期待。她经历了繁复的产检,紧张每一项身体指标,小心翼翼地孕育这个孩子。2021年10月,她迎来健康的小宝。攀枝花是全国首个向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徐亚玲幸运地领取到每人每月500元的育儿补贴。

三孩生育政策在2021年落地。生不生,生几个,是每个小家庭都会面临的抉择。两位母亲经过反复权衡,作出了她们认为最有利于孩子的选择。

1

“不速之客”

三孩时代,两位母亲的抉择

杨琦琦一家 (农健、梁淑怡/图)

杨琦琦的面馆不太好找,藏身在一处菜市场内。门脸很小,两米来宽。餐厅和后厨连在一块,大小不过十几平米。小铺子里紧凑地摆着五张桌子,只卖面食,夫妻俩在柜台后忙碌,近几日生意很好,肥肠拌面尤其受欢迎。忙不过来,他们将父亲从永登喊来帮忙。

丈夫学做菜已有七八年,手艺是有的,加上夫妻俩愿意用新鲜的食材,店里的卤猪蹄、猪皮、肥肠都很受欢迎,不少老顾客惦念。

杨琦琦丈夫原在永登开了一家面摊,做夜市,下午3点一直做到凌晨三四点。两个地方的消费习惯不同,永登县城里的人一般三五个人聚在一块,点上3斤肉上桌;兰州的人讲求经济实惠,二三十元要能够吃到面、肉、菜,搭配齐全。杨琦琦和丈夫耐心琢磨,不断改良,才推出热卖的肥肠拌面。

杨琦琦原来学平面设计,对餐饮一窍不通。但她什么都愿意学,先是自己设计菜单、招牌,装修收拾。为了菜品好,开始学着自己和面、揉面,一开始一次只能揉五斤,后来一点点增进,能揉十五斤。

疫情前,杨琦琦和丈夫计划到兰州创业,买房子落户,把孩子接到兰州上小学。2021年6月初,夫妇二人把永登的店转让了,打算按计划行动,却来了个“不速之客”——杨琦琦怀孕了。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迎来三孩,杨琦琦颇为犹豫。婆婆自两个孩子出生以后,一直在家帮忙,再增加一个,能顾得过来吗?此外,孩子教育支出也很大,兰州的幼儿园一学期费用七千多元,两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就得三万元。夫妻俩都得挣钱干活,哪有时间停下来生孩子?

2

“想有个孩子陪着大宝成长”

在杨琦琦为生与不生纠结之时,徐亚玲已做好准备迎接第二个孩子。她在2020年曾怀过一个孩子,不幸在三个月时流产,此次再怀二胎更为紧张。

徐亚玲有个姐姐,从小关系很好。最记得的事是姐姐上大学时,父母总是在前一晚准备好给姐姐的学费生活费,姐姐又从中偷偷分出一些,给徐亚玲作零用钱。大学毕业后,徐亚玲留在攀枝花组建新的家庭,姐姐则回到老家广元市。姐妹俩经常通电话,“我有什么事都喜欢跟姐姐商量”。

几年前,徐亚玲的母亲生病,姐姐在家忙前忙后地照顾。这个时候,有兄弟姊妹的好处也显现出来,彼此能相互支持。徐亚玲的丈夫则是独生子,对热闹的大家庭很是羡慕,“我们一直想着有个孩子能陪着大宝成长”。

孕育一个孩子不容易。孕期四个月时,徐亚玲为孩子B超检查出现的小问题忧心:小宝的左心室有一个零点几的强回声。

“到底什么原因会造成他的左心室有强回声?情况严不严重?”做无创DNA检测的当晚,徐亚玲睡不着;出报告的头天晚上,她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她赶到医院,看到唐氏筛查的报告上写的全是低风险,这才放下心来。

再怀二胎,徐亚玲时刻都觉得很焦虑。检查时,她会紧盯着医生的表情,生怕医生皱一下眉头。她在医院工作,下班后会用科室的胎心监护仪检查孩子的胎心。一只手操作监护仪,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录音,“我就觉得从来没有什么声音,比那个胎心(心跳声)更好听。”

3

成为母亲以后

杨琦琦说自己以前想法天真,以为生孩子特别自然简单——今年听说谁和谁结婚了,过一两年听说他们有了孩子,都是很平常的事。“(孩子)可能生出来以后就跟我们一样,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真实的状况是,刚出生的孩子作息不规律,晚上醒来四五回,醒来就要喂奶换尿布。熬夜是常有的事。两个孩子稍微大一些,大的刚会走路,小的会爬,一个人一双眼睛根本盯不过来。自女儿出生后,一直是婆婆帮着带孩子。杨琦琦也有三年没有工作。

两个母亲都希望给孩子高质量的教育与陪伴。

杨琦琦说,成为母亲以后,她切实体会到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感受,比如奶粉要尽量买最好的,两岁以后要喝有包装的牛奶;外出一靠近水源,心里就紧张他们的安全。“现在的娃娃不像我们那时候。我们那时候,就在乡里面待着,知道个啥?”

杨琦琦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她认为,现在的孩子仅从手机上就能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家长无法像老一辈人那样,替儿女们决定未来。她能做的是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培养孩子自己的爱好,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

在永登做夜市的三年,杨琦琦一周都见不到孩子。夫妻俩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下;早晨孩子出门上幼儿园,他们还在睡觉;等孩子放学,他们又出门了。有一段时间,孩子们更熟悉奶奶,而不是妈妈。杨琦琦对此颇为愧疚。到兰州后,店里打了烊,是她和孩子的视频时间。

这天,5岁的儿子从短视频平台上,学会讲故事《爱吹牛的小老鼠》。婆婆给他拍了视频,发来给杨琦琦看。“他语言表达能力好,记忆力不错”,杨琦琦边看边点评,她曾有意锻炼孩子的这些能力。

徐亚玲也给7岁的儿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语言艺术、珠心算、跆拳道、游泳,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两项。

休产假期间,徐亚玲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起来,陪着大儿子早读一小时。两人一块吃完早饭,徐亚玲送他到学校,再回来从婆婆手里接过小儿子。

大儿子每天晚上需要到游泳馆训练两个小时。这些天,大宝游泳的时候,徐亚玲都留在家里照顾二宝,没空去看他。大宝给她提要求,“妈妈,我希望你能来看着我”。

徐亚玲觉得时间紧,家里也有许多事情,忙得不行。但她还是答应下来,“休完产假以后肯定没什么时间陪他”。徐亚玲一直在泳池边看着,从孩子开始游,到他游完结束。“金钱什么的都好解决,但是两个人都是上班族,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地方。”徐亚玲总是感慨,孩子长得很快,转眼身高已有一米四。

4

“小家庭欢迎他,大家庭也欢迎他”

2021年7月28日,攀枝花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将实施《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生育补贴是其中一条: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真金白银解决孩子的“奶粉钱”。

新闻一出,许多朋友就把消息转给徐亚玲。手续是丈夫去办的,资料交过去,很快就办好了。截至2021年10月31日,有5347人落户攀枝花,392个家庭申报育儿补贴金,攀枝花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62%。

甘肃张掖市临泽县于2021年9月发布政策,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给予生育津贴、育儿补贴,生育三孩家庭每年可领1万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岁。此外,当地还首次予以购房补贴,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县城购房,将获得4万元补助。

杨琦琦娘家在张掖,也听说同学朋友生育领过补贴。但对她来说,生养三孩,有没有人带才是关键问题。生二孩后,杨琦琦的婆婆再也没有外出打工,一直在家帮忙带孩子。“生一个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事,那是你一大家子的事。”杨琦琦总结。

徐亚玲是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士,丈夫在炼铁厂工作,两人都需要“倒夜班”。她说,如果家里没有人帮忙带小孩,是“很大的问题,不敢要的”。

南方周末记者曾就三孩生育支持问题采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菊华,她认为生育支持应该具有全局性,需要看到它的各个方面:时间支持、经济支持、服务支持、就业支持等。比如要鼓励父母双方休假,税收上减免孩子的教育费用,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服务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该法规定,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很快,二十多省份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产假,并新增父母双方均可休的育儿假,育儿假天数在5-15天不等。

此次生二孩,徐亚玲称获得同事许多帮助。孕期四个月后,她就无需再值夜班,生孩子后也能休150天产假。徐亚玲说,每个月500元对养育孩子而言确实不多,“但他们给我们补助,让(我们)精神上觉得,(孩子的出生是)受人欢迎的,很开心的”。

他们计划把属于二宝的补贴金全部存起来,待他懂事后再告诉他:“我们小家庭欢迎他,大家庭(国家和社会)也特别欢迎他。”

其他人都在看:

2022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丨抉择

2021年,我们正在穿越百年大变局的时代路口,步履艰难但目光坚定。从国家到个人,抉择是横亘一年的命题。我们看到,顶着疫情阴霾,中国商人冒险出行;面对滔天洪灾,酒店店主打开了门;“双减”变轨之下,新东方断臂求生;“三孩”政策靴子落地,不同家庭做了生与不生的决定;14年分离之后,被拐儿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童话大王”郑渊洁选择停刊,擘起反侵权大旗;专职妈妈走上了考公之路;“老旅游人”当上了职业红娘……

每一个抉择都是对过往的告别,对新生的渴望。即便前途只有一丝微光,即便泰山崩于眼前,也须咬紧牙关,奋力拼搏。每一个抉择看似微小,但都是每一个个体对时代做出的坚强回应。

这一个个抉择,构成了中国这一年的社会图景。在巨变面前,于危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南方周末2022新年特刊便是从这里出发,以“抉择”为题,记录这一年不应被遗忘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