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初春时节,轻寒阵阵,透过拂晓时轻纱般的雾气,依然可以感觉残冬的影子。一直等到朝阳普照大地,花草树木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尘世也慢慢苏醒,于是又恢复了车水马龙的沸腾。

而同样的三月,山寺中却非常冷清,唯有山峰四周的白云依然悠悠漂浮,还有山谷中的清溪也不停地缓缓流淌。古寺里的一位僧侣似乎也有些不甘寂寞,想出去拜访老友,没想到却为后人留下了传世的篇章。下面介绍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秋千

北宋: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北宋著名诗僧。他自幼家贫,19岁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惠洪一生坎坷,却随遇而安,他喜欢钻研佛学,还擅长写诗,与大文豪苏轼也曾有过很深的交情。

高僧的诗文虽然颇有文采,但他还是经常虚心地向苏轼和黄庭坚请教。而苏轼天性豁达,也有慧根,更时常拿对方开玩笑。双方用禅语和佛偈相互调侃,不仅风趣幽默,而且也让心情得到释放。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一年春天,高僧离开寺院外出游访。他衣着简朴,只随身携带竹杖以及一个斋钵。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乐并存,时而在山林夜宿,时而在寺院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一日高僧来到一处富贵人家,主人家见到这位长老凛凛威颜,又深蕴慧雅,于是便殷勤招待。正好诗人也感到有些疲倦,于是便在此休息。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时值暖春,主人家的大小姐正在院子里荡秋千,看见高僧来访,依然不显拘谨,根本不像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诗人闲来无事,一边观赏,一边记录在诗行。

首联交代了时令、地点,又以鲜丽的秋千架,衬出佳人身份的华贵,“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缀有花纹的秋千架上,飘荡着绿色的秋千绳。春日里、小楼前,美丽的女子正在玩耍秋千。翠络,是指绿色的绳线。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接下来继续描写坐着秋千、上下翻飞的佳人身影,"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向下摆动时,艳红的裙子随风拂地;向上推送时,俊美的美人玉容失色。

这两句显得栩栩如生,作者抓住了红裙拖地、以及佳人身体飞扬上升的两个瞬间,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画面。少女平时群芳簇拥、卓然挺立,现在独自坐在秋千架上,一幅娇弱惊恐的模样,更显得妩媚可爱。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颈联则描写花板与彩绳的情状,以渲染画面的美感,“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雕花的踏板上,沾润着红杏花期的雨丝;五彩的系绳,缠挂着绿杨枝间的烟雾。

“红杏雨、绿杨烟”,既点出暖春时节的典型景象,也用杏花、绿杨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含羞带怯的情状。此时的姑娘也一定是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尾联由动入静,抒写美人如玉树临风、娴雅安谧,令人惊美,"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片刻后这位佳人玩毕下来,她亭亭玉立在空敞的地面上,恰似月宫仙子降临人间。

蟾宫,指嫦娥所居的月宫。作者虽为僧人,不仅不避俗世的嫌疑,反而以秾丽的笔调,刻画了美人荡秋千的婀娜风姿,正显出诗僧内心的恬淡与旷达。

诗僧惠洪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苏轼读了也爱不释手

纵览惠洪的这首七律,描写浓艳,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令人忘情于现实世界。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首联展现全景,中间两联是细腻的特写,结尾再为一全景,凸现出美人的天仙之姿,蕴含浓浓的情感于言外。

苏轼读了诗僧的这首诗,简直爱不释手,后来还从中得到启发,抒写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所以,若是谈起诗歌的传承和创新,苏轼应该是最有发言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