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将军负责广西方向的作战。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不是好惹的。许世友将军的大名也因此传遍大江南北。

这位从革命年代一路走过来的老将,令所有人刮目相看。但是许世友将军毕竟年事已高,此战过后不久,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五年后便溘然长逝。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一、许世友钦定的秘书

许世友不让孙洪宪参加自己的葬礼,难道是因为他不喜欢孙洪宪,即使是死后也不愿意与他相见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相反,许世友十分喜欢孙洪宪这个人。

1973年,解放军内部进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调整,全国各大军区的司令员互调,原是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也被调到广州军区主持工作。这次调动,中央军委规定除司令员外,其余人员全部留在原岗位,不允许跟随主官调动,并且要求必须在10天内完成调动,因此许世友只能孤身南下,没有带任何随从。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这一年,许世友已经67岁,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加上初来乍到,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令许世友将军焦头烂额。广州军区注意到这一点,为了减轻许世友将军的工作负担,经过审慎考虑,决定为他安排一名秘书。

许世友将军得知这一决定后,针对秘书人选向军区提出了三个要求。

首先,必须要年轻且有文化,最好还要有点文字功底和机关工作经验;其次,人品要好,为人处世忠厚老实;最后,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山东人。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前面两点还可以理解,最后一点又是为何呢?

原来许世友将军于革命时期,在山东战斗过很长一段时期,与山东人民朝夕相处多年,对山东有很深的感情。许世友将军从骨子里很认可山东人民,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收到许世友将军的三个要求后,广州军区的领导立马在军区范围内,挑选出了300多个符合前两个条件的人选。为了不耽误许世友将军工作,军区领导再次进行严格筛选,最终只剩下30多人。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在这30多人中,孙洪宪是最符合条件的,不仅年轻有文化,还是个山东人。

因此军区领导找许世友汇报时,将孙洪宪放在了第一位。许世友将军是一个十分豪迈果断的人,没等汇报人员将孙洪宪的情况汇报完毕,便示意不用再往下讲了,就要孙洪宪这个人了。

这时的许世友并不知道孙洪宪是个什么样的小伙子,孙洪宪对许世友的印象也是道听途说,甚至充满畏惧。但是,这两人在随后的工作中,却结下了深厚情谊。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二、许世友的“小秘书”

在孙洪宪接到军区首长的命令后,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抗拒。

因为就在不久前,他刚请了回家结婚的假,连车票都已经买好了。但这是组织的决定,孙洪宪必须执行。因此孙洪宪迅速调整了情绪,跟家里说明情况后便将车票退了,做好报到的准备。

孙洪宪在此之前是听说过许世友将军的一些事迹的,相传他很难相处,脾气很大,更是有不少战友好心提醒过他要“多加小心”。就这样,孙洪宪怀揣着无比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许世友的住处。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孙洪宪见到许世友的瞬间,立马站定敬礼,许世友随即也回了个礼。这个礼让孙洪宪终身难忘,他没想到许世友这位开国上将,赫赫有名的虎将也会给他回礼。这让孙洪宪稍微放宽心,看来这位老将军也不是很难相处。

在随后的时间里,孙洪宪按部就班,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帮助许世友将军整理文件,安排会客,大大减轻了许世友将军的工作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许世友将军也越发认可孙洪宪的才能,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在孙洪宪来到许世友身边三个多月后的一天,许世友突然对孙洪宪说:

“你老待在我身边做什么,还不赶紧回家”。

原来,许世友将军得知孙洪宪为了工作将自己婚期推迟,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眼见工作进入正轨,便找了空当让孙洪宪回家去完成婚礼。许世友将军的心细如发,让孙洪宪十分感激,这位老将军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但内心却热乎着呢。

孙洪宪如愿完成了婚礼,与许世友将军的关系也更进一步。这位老将军还经常亲昵地喊孙洪宪“胖子”,这个待遇旁人可享受不到。许世友将军完全就将孙洪宪当做自家小辈,经常会过问孙洪宪的日常起居,令孙洪宪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感激不已。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三、参加葬礼被拒

在孙洪宪来到许世友身边三年后,由于任期已满,孙洪宪不得脱离秘书岗位,前往新的工作单位。

三年来的朝夕相处,两人积攒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次的调令来得很突然,两人都很不舍,但是就像孙洪宪最开始来报到一样,组织有命令就必须执行。

在孙洪宪临行前的最后一天,许世友将军将他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跟他说留在自己跟前终究不是个好出路,年轻人应该到基层去锻炼锻炼。对于孙洪宪三年来的工作,许世友将军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大错没出,大情不漏。

听到这个评价,孙洪宪的眼眶都湿润了,他觉得自己刚来时还是个啥也不懂的新兵蛋子,经常会犯小错误,没想到许世友将军居然没有放在心里,还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孙洪宪带着不舍离开了许世友将军的住处。

在许世友将军身边的三年,是孙洪宪这辈子最难忘的三年。在随后的日子里,许世友将军依然对他保持高度关注,时常关心他的工作学习情况。在许世友将军的鞭策下,孙洪宪努力学习,凭借优异表现进入桂林军政干部学校深造。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遗憾的是,孙洪宪自此之后再也没能寻到机会,再次回到广州拜访许世友将军。

1985年,许世友将军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孙洪宪悲痛欲绝,他的心里像被刀割了一样。这时的他只有一个念头,要去送送这位和蔼可亲、关爱后生的老将军。

孙洪宪想参加许世友葬礼却被拒,许夫人说出原因后,孙含泪答应

这个要求体现了许世友将军一生简朴的作风,但是对于孙洪宪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他在许世友将军身边的三年 ,学习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许世友将军于他而言,就像是父亲一般的存在。

但是即使内心悲痛,孙洪宪还是咬牙答应下来,绝对服从老将军的遗愿,不到南京去。

文/乐宇

参考资料:《布衣将军的淳朴本色——深情怀念许世友同志》,孙洪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