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将軍負責廣西方向的作戰。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的骨氣,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不是好惹的。許世友将軍的大名也是以傳遍大江南北。

這位從革命年代一路走過來的老将,令所有人刮目相看。但是許世友将軍畢竟年事已高,此戰過後不久,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五年後便溘然長逝。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一、許世友欽定的秘書

許世友不讓孫洪憲參加自己的葬禮,難道是因為他不喜歡孫洪憲,即使是死後也不願意與他相見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相反,許世友十分喜歡孫洪憲這個人。

1973年,解放軍内部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調整,全國各大軍區的司令員互調,原是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也被調到廣州軍區主持工作。這次調動,中央軍委規定除司令員外,其餘人員全部留在原崗位,不允許跟随主官調動,并且要求必須在10天内完成調動,是以許世友隻能孤身南下,沒有帶任何随從。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這一年,許世友已經67歲,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加上初來乍到,各項工作千頭萬緒,令許世友将軍焦頭爛額。廣州軍區注意到這一點,為了減輕許世友将軍的工作負擔,經過審慎考慮,決定為他安排一名秘書。

許世友将軍得知這一決定後,針對秘書人選向軍區提出了三個要求。

首先,必須要年輕且有文化,最好還要有點文字功底和機關工作經驗;其次,人品要好,為人處世忠厚老實;最後,在滿足前兩個條件的基礎上,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山東人。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前面兩點還可以了解,最後一點又是為何呢?

原來許世友将軍于革命時期,在山東戰鬥過很長一段時期,與山東人民朝夕相處多年,對山東有很深的感情。許世友将軍從骨子裡很認可山東人民,是以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在收到許世友将軍的三個要求後,廣州軍區的上司立馬在軍區範圍内,挑選出了300多個符合前兩個條件的人選。為了不耽誤許世友将軍工作,軍區上司再次進行嚴格篩選,最終隻剩下30多人。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在這30多人中,孫洪憲是最符合條件的,不僅年輕有文化,還是個山東人。

是以軍區上司找許世友彙報時,将孫洪憲放在了第一位。許世友将軍是一個十分豪邁果斷的人,沒等彙報人員将孫洪憲的情況彙報完畢,便示意不用再往下講了,就要孫洪憲這個人了。

這時的許世友并不知道孫洪憲是個什麼樣的小夥子,孫洪憲對許世友的印象也是道聽途說,甚至充滿畏懼。但是,這兩人在随後的工作中,卻結下了深厚情誼。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二、許世友的“小秘書”

在孫洪憲接到軍區首長的指令後,第一反應并不是高興,而是抗拒。

因為就在不久前,他剛請了回家結婚的假,連車票都已經買好了。但這是組織的決定,孫洪憲必須執行。是以孫洪憲迅速調整了情緒,跟家裡說明情況後便将車票退了,做好報到的準備。

孫洪憲在此之前是聽說過許世友将軍的一些事迹的,相傳他很難相處,脾氣很大,更是有不少戰友好心提醒過他要“多加小心”。就這樣,孫洪憲懷揣着無比忐忑的心情來到了許世友的住處。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孫洪憲見到許世友的瞬間,立馬站定敬禮,許世友随即也回了個禮。這個禮讓孫洪憲終身難忘,他沒想到許世友這位開國上将,赫赫有名的虎将也會給他回禮。這讓孫洪憲稍微放寬心,看來這位老将軍也不是很難相處。

在随後的時間裡,孫洪憲按部就班,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幫助許世友将軍整理檔案,安排會客,大大減輕了許世友将軍的工作強度。在這一過程中,許世友将軍也越發認可孫洪憲的才能,越發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錯。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在孫洪憲來到許世友身邊三個多月後的一天,許世友突然對孫洪憲說:

“你老待在我身邊做什麼,還不趕緊回家”。

原來,許世友将軍得知孫洪憲為了工作将自己婚期推遲,心裡一直記挂着這件事,眼見工作進入正軌,便找了空當讓孫洪憲回家去完成婚禮。許世友将軍的心細如發,讓孫洪憲十分感激,這位老将軍雖然平日裡不苟言笑,但内心卻熱乎着呢。

孫洪憲如願完成了婚禮,與許世友将軍的關系也更進一步。這位老将軍還經常親昵地喊孫洪憲“胖子”,這個待遇旁人可享受不到。許世友将軍完全就将孫洪憲當做自家小輩,經常會過問孫洪憲的日常起居,令孫洪憲受寵若驚的同時也感激不已。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三、參加葬禮被拒

在孫洪憲來到許世友身邊三年後,由于任期已滿,孫洪憲不得脫離秘書崗位,前往新的工作機關。

三年來的朝夕相處,兩人積攢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一次的調令來得很突然,兩人都很不舍,但是就像孫洪憲最開始來報到一樣,組織有指令就必須執行。

在孫洪憲臨行前的最後一天,許世友将軍将他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跟他說留在自己跟前終究不是個好出路,年輕人應該到基層去鍛煉鍛煉。對于孫洪憲三年來的工作,許世友将軍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大錯沒出,大情不漏。

聽到這個評價,孫洪憲的眼眶都濕潤了,他覺得自己剛來時還是個啥也不懂的新兵蛋子,經常會犯小錯誤,沒想到許世友将軍居然沒有放在心裡,還給了他這麼高的評價。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孫洪憲帶着不舍離開了許世友将軍的住處。

在許世友将軍身邊的三年,是孫洪憲這輩子最難忘的三年。在随後的日子裡,許世友将軍依然對他保持高度關注,時常關心他的工作學習情況。在許世友将軍的鞭策下,孫洪憲努力學習,憑借優異表現進入桂林軍政幹部學校深造。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遺憾的是,孫洪憲自此之後再也沒能尋到機會,再次回到廣州拜訪許世友将軍。

1985年,許世友将軍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孫洪憲悲痛欲絕,他的心裡像被刀割了一樣。這時的他隻有一個念頭,要去送送這位和藹可親、關愛後生的老将軍。

孫洪憲想參加許世友葬禮卻被拒,許夫人說出原因後,孫含淚答應

這個要求展現了許世友将軍一生簡樸的作風,但是對于孫洪憲而言是難以接受的。他在許世友将軍身邊的三年 ,學習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許世友将軍于他而言,就像是父親一般的存在。

但是即使内心悲痛,孫洪憲還是咬牙答應下來,絕對服從老将軍的遺願,不到南京去。

文/樂宇

參考資料:《布衣将軍的淳樸本色——深情懷念許世友同志》,孫洪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