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在中共黨史一直流傳着“三楊開泰”的美談。所謂“三楊”,指的是是共和國建立時期,曾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三位楊姓将軍。

他們分别是曾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的楊得志、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的楊成武,以及我們今天所談論的主角——楊勇。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楊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名骁勇之将。即便我們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對“金城戰役”總歸不會太陌生。

這是抗美援朝戰争的最後一戰,金城地區的志願軍将士們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終于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反攻的美夢,在北韓半島上吹響了勝利的号角。這場赫赫有名的收官之戰,就是楊勇本人參與指揮、作戰的戰役。

除此之外,楊勇在抗日戰争期間還曾創下“呂梁三捷”的戰績。就連毛澤東也對他贊不絕口,稱他是個“有勇有謀”的将帥之才。

那麼這位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将,到底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輝煌過往呢?據說共和國成立之後,楊勇曾兩次向組織請示調往福州軍區,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楊勇的出身和年少經曆

1913年,楊勇出生于湖南省浏陽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家中雖然有幾畝田地,但一年到頭的收成也僅夠家裡人生活而已,算不上富貴之家。

楊勇原名為楊世駿,在裡仁學校念書時,楊勇曾經受到過中共地下黨員陳世喬先生的啟發,遂改了自己的名字。

陳先生在給同學們上課時,講到“勇”字的含義。他說道:

“ ‘勇’字是勇敢、勇猛之意,這是真正的男子漢才配擁有的陽剛之氣!”

彼時的楊世駿剛剛加入共青團不久,深受革命思想的感染,立志要追随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謀解放。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于是回家之後,楊世駿馬上跟父親宣布,自己要改名為“楊勇”。他想用這個名字來激勵自己,做一個不怕失敗、勇敢剛毅的好男兒!

1927年5月,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産黨人。楊勇十分憤怒,他在沒有通知父親的情況下就離開了學校,跟着當地的農民軍隊一起前往長沙攻打許軍。

奈何當時我黨的力量太過弱小,根本不是國民黨反動派的對手。楊勇跟着隊伍四處逃竄,輾轉江西、湖南兩地,直到年末才得以回到浏陽縣。

1930年春天,楊父患病在床,家裡的生活日益困難。楊勇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學校,在蘇維埃政府找到一份工作謀生,他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家裡。楊父見兒子對共産黨的信仰如此堅定,知道自己說服不了他,便任他去了。

參加工作之後,楊勇表現得十分出色,組織破格讓他提前入了黨。成為正式黨員之後,楊勇工作更加賣力,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從一個普通的黨員躍升為師級軍隊的政治處處長。

二、奇兵巧用,楊勇成就抗日傳奇

抗日戰争爆發之後,中華民族和侵華日寇的沖突成為我國當時的主要沖突。于是,共産黨摒棄前嫌,與國民黨一起合作抗日。在此期間,楊勇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創造了令人矚目的三次作戰記錄:平型關告捷、呂梁三勝以及潘溪渡之戰。

平型關之戰發生于1937年9月下旬,日軍第五師團二十一旅一部從靈丘方向進犯平型關。楊勇(時任副團長)與團長李天佑率領第一一五師第六八六團在公路上阻擊敵人。

那是一個雨天,日軍車輛剛剛駛進伏擊地域,就遭到了楊勇所在部隊的襲擊。日軍垂死掙紮,一邊利用車輛進行掩護,一邊向公路西側的老爺廟移動。為了不讓日軍有機會逃脫,楊勇帶領三營沖進了老爺廟,與裡面的小股日軍展開白刃戰。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楊勇沖鋒在前,接連砍死了好幾個日軍。這時候,一個日軍偷偷潛入楊勇身後,用細長的刺刀直直戳進楊勇的左肩。一瞬間,鮮血浸濕了軍裝。但是楊勇沒有就此停止進攻,他忍着劇痛繼續與日軍搏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1000多名日軍被全部殲滅。這是八路軍與日軍的首次交鋒,也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的首次大捷。

半年後的呂梁之戰,楊勇再次展現了自己優秀的指揮才能。三次誘敵深入,三戰三勝,總共殲滅1200多名日軍,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

在1941年初的潘渡溪伏擊戰中,楊勇采用“圍點打援”的戰法,在伏擊地打得日軍措手不及,逼得他們不得不緊急求援。楊勇沒有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聯合民兵遊擊隊給了日僞軍緻命一擊。

據統計,在潘渡溪一戰中楊勇所率領的部隊共殲滅700多名日軍,粉碎了日軍襲擊魯西抗日根據地的陰謀。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三、金城決戰,抗美援朝完美收官

1953年4月,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親召楊勇到中南海,遞給了他一份委任狀。就這樣,楊勇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的司令員,一周後前往北韓半島參與指揮作戰。

彼時的北韓半島剛剛經曆過一場風波。聯合國軍退守三八線之後,雙方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停戰談判。直到1953年6月,迫于巨大的輿論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讓步,同意中朝兩國提出的戰俘釋放方案。

眼看着停戰協定即将達成,一直沉默的李承晚突然沖了出來。在未告知任何一方的情況下,李承晚私自将戰俘就地釋放,嚴重違反了國際規則。李承晚并不願意就這樣停戰,不惜通過這樣極端的方式來阻斷談判。

這一舉動讓中朝雙方極度不滿。于是毛澤東和金日成經過商議之後決定,發動金城反擊戰,粉碎李承晚的陰謀。這次戰役的指揮責任就落到了楊勇的頭上。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楊勇雖然剛到前線,但是他對戰場局勢掌握得很充分。在他看來,金城反擊戰應該将攻擊目标放在李承晚的僞軍上。隻要打掉李承晚的僞軍,他就一定會乖乖回到談判桌上。

經過一番周密的布局,楊勇決定“打蛇打七寸”,先解決李承晚僞軍的主力——首都師。李承晚僞軍的首都師隐藏于山中,楊勇親自帶領一支小分隊潛入其中,将首都師一舉殲滅。

随後,他馬上給埋伏在城内的突擊隊員發信号,向李承晚僞軍駐紮地發動進攻。李承晚軍隊喪失了主力,剩下的掙紮都成了困獸之鬥。

金城一戰,楊勇率領的志願軍大獲全勝。這場戰役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和政治意義,它不僅代表着中朝軍隊在半島上軍事優勢的完全确立,還對敦促美韓簽署停戰協定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楊勇指揮的這場收官之戰,其精彩之程度令人贊歎。毛主席在聽完金城戰役的報告之後,忍不住對他連連稱贊。金日成也緻電毛澤東,誇贊楊勇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高義薄雲天,不願與朋友“搶飯碗”

戰争結束之後,楊勇被任命為北京大軍區的司令員。出于楊勇的長遠發展考慮,葉劍英打算讓他到廣州軍區任政委一職。

楊勇聽到這一消息之後,立馬找到了辦公室,态度堅決地告訴葉劍英:

“讓我去哪裡都行,我就是不能去廣州!”

葉劍英不解:

“廣州是個多好的地方,人家擠破了頭要去,怎麼到了你這就另一個樣兒?”

楊勇回答:

“我當然知道廣州是個好差,可正因為是個好地方,我才不能去!”

接着,他又說道:

“我楊勇可不能做這種給朋友後背插刀子的事!”

原來,楊勇所說的朋友就是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這也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将軍,而且他和楊勇是多年至交。長征途中,楊勇曾經因為傷口複發身體虛弱,跟不上大部隊的腳步。同行的許世友是個熱心腸,見楊勇走得慢,于是便将楊勇背在背上,走了好幾公裡。

楊勇一直十分感激許世友的幫助,兩人年紀相仿,又志趣相投,很快便成為了好朋友。

抗戰結束後,許世友被派往廣州工作。楊勇之是以不願意去廣州,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許世友。許世友在廣州工作多年,對如何管理廣州軍區最是了解。楊勇擔心自己如果以政委身份突降廣州的話,會影響許世友的工作。畢竟許世友之前一直将廣州管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如果這時候去橫插一腳,難免會讓旁人對許世友産生猜忌之心。

金城決戰殲敵萬人,回國後葉劍英派他當廣州軍區政委,楊勇拒絕

葉劍英了解楊勇,他是個執拗又講義氣的人,是以并沒有勉強他。于是葉劍英又問楊勇:

“那你想去哪兒?”

楊勇思索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我覺得福州挺不錯的,我想去福州。”

自從皮定均犧牲之後,福州司令的位置空置了許久。那裡的軍隊長期處于“放養”狀态,是以比較難以管理,再加上時人認為福州沒有什麼發展前景,是以一直沒人願意過去補這個位置。

葉劍英聽到這個答案,有些詫異:

“你可得想好了,福州比不上廣州啊!”

楊勇堅定地說:

“我不想跟别人搶位置,福州就挺适合我的。”

葉劍英知道自己沒辦法改變楊勇的想法,于是便答應了他。

然而,黨中央愛惜人才,讓他繼續留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期間,楊勇的工作能力得了大量很大程度的提升。

1983年,楊勇結束了他榮耀又辛勞的一生。

當後人再記起這位身經百戰的将軍時,除了他胸前那些耀眼的勳章,印象更為深刻的是他身上那種無所畏懼、義薄雲天的精神和品格。吾輩思之,心向往之。

文/元氣少女QMQ

參考資料:

1、《抗美援朝戰争中的“三楊”》,熊華源

2、《試論楊勇抗戰時期的貢獻》,粟雲期

3、《巧勇神兵戰日寇--楊勇在抗戰中的三大傳奇》,陳輝

4、《金城反擊戰--楊勇指揮抗美援朝的收官之戰》,李金明

5、《将軍沙場百戰歸--楊勇戎馬傳奇》,陳輝

6、《勇冠三軍的解放軍上将楊勇》,夏明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