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作者:曆史李老師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南山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

2020年1月18日,一張照片刷爆網絡:在廣州開往武漢的G1022次高鐵上,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在火車上閉目小憩,面容疲倦。這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正值一年一度的春運,火車站裡擠滿了正準備回家鄉過年的乘客們。

鐘南山的助理蘇越明在戰疫日記中深情寫道:“車站裡,人山人海,踏上歸途的人們,滿臉喜悅,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歡樂的海洋裡,又有多少人知曉已有暗礁深藏?”

這張照片把一位八旬老人的膽略和堅毅,展現得淋漓盡緻。此刻,武漢疫情不明,鐘南山肩負着黨中央、全國人民的重任,這又是一個曆史性時刻。經曆過“非典”疫情的國人,都難以忘記2003年鐘南山所說的那句話: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敢于直面真相,勇于承擔責任,84歲的鐘南山又一次扛起了曆史的重擔。正如官方媒體在社交平台上評價得那樣:

“17年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如今再戰防疫最前線,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确确令人肅然起敬!感謝鐘南山,感謝負重前行的醫生,感謝所有為防控疫情而努力的人。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打赢這場疫情防控戰!”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南山院士

如今的鐘南山早已家喻戶曉,可能很少有人知道1984年葉劍英元帥病情告急時,鐘南山被中央緊急通知入京。這一次,鐘南山在其中發揮了什麼作用,這裡面又有着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1979年,82歲的葉劍英元帥依舊為國事忙碌,熬夜工作更是家常便飯,他絲毫沒有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有段時間,葉劍英走路步履很不穩,而且邁出的步伐幅度越來越小,這讓身邊從業人員很是着急。

葉劍英當時還負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難以抽出時間去檢查。眼看葉劍英身體抱恙,他身邊的從業人員非常擔心,如果真的是身體出現問題了,那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可是,葉劍英還是太忙了。

保健醫生對葉劍英身體的檢查,隻能安排在他工作間隙,這種檢查沒有系統性,專家們一時難以準确診斷病情。每次看到身邊從業人員面露愁容,葉劍英卻很坦然,他笑着說:“你們别擔心,我可能患上了疑難雜症,就是找不到原因。你們這麼下功夫地觀察、記錄、檢查,也不好起名。我自己給取個名,就叫做難治之症吧。”

眼看葉劍英的病情有加重趨勢,從業人員就把這件事向鄧小平作了彙報。1980年,中央保健委員會接到鄧小平的訓示,為葉劍英成立專門的醫療小組,該醫療小組由解放軍總醫院的醫生們組成。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葉劍英和周總理

這個醫療小組的職責是定期為葉劍英檢查身體,同時需要對其進行保健和治療。醫療小組頗為擔心,也很着急。葉劍英這時已經是83歲的老人,如果病情不能及時确診,就無法對症治療,這樣耽誤了他的身體健康,将如何向祖國和人民交代?

鑒于此,醫療小組制定了詳細的診斷計劃,很快葉劍英的病情終于弄清了,他患上了“帕金森氏病。”這種疾病在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最為常見,主要症狀包括肺部感染、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僵硬、行動遲緩、步态平衡異常等。

這種疾病對83歲高齡的葉劍英來說非常危險,一旦發病就可能造成肺部感染,需要長時間卧床休息打點滴治療。比如1979年7月,葉劍英到山東煙台視察工作。因煙台天氣突變,葉劍英一時難以适應,他先是感冒,不到兩天就引起了肺部感染了。

同去的醫療小組成員很是着急,由于當地醫療條件較差,便勸說葉劍英立即回北京治療。葉劍英卻很冷靜地說:“你們别擔心,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醫療小組執拗不過,便與當地醫院醫生會診,萬幸治療及時,加上葉劍英配合治療,病情很快好轉。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葉劍英

此後,葉劍英沒有放棄工作休養,反而頻繁離京到各地視察工作,他希望能為這個國家貢獻最後一點力量。比如在1979年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閉幕會上,葉劍英就說:

“大陸現階段的中心任務就是實作四個現代化,這是一場十分艱巨的鬥争。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還有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有許多新的工作需要我們學習。大陸各民族的勞工、農民、知識分子是有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的,是顧全大局,是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的……”

當年9月29日,葉劍英在紀念建國35周年大會上再次發表了講話:

“國家的鞏固,社會的安定,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最終都取決于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取決于生産的發展。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為這個中心服務。全國每個地區、每個部門、每個機關以至個人,他們工作的評價和應得的榮譽,都要以對現代化建設直接間接所作的貢獻如何,作為衡量的标準。全體幹部和全國人民,一定要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專心緻志、争分奪秒地投身到這個偉大的建設事業中來。一定要努力增加生産,厲行節約,掃除浪費,提高效率,革新技術,不斷挖掘新的生産潛力,開辟新的生産門路,增加新的社會财富。”

當說到“争分奪秒”時,葉劍英明顯加重了語氣,顯然他知道自己年邁,迫切希望國家能盡快強大起來。正是以,醫療小組也“争分奪秒”地為葉劍英檢查和治療。時間來到1982年,葉劍英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一到春天,葉劍英就疾病纏身,加上陰雨天氣的影響,肺部感染現象常常是幾天便發作一次。這期間葉劍英便要卧床進行一段時間的靜脈打點滴治療,這原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對葉劍英來說并不容易。

80多歲的葉劍英血管很細,加上頻繁打點滴,護士們又頗為緊張,難以保證打點滴紮針時一次成功。一次,有名護士連續兩次紮針都沒能找到血管,她緊張得不得了。護士們的緊張情緒,沒能逃過葉劍英敏銳的眼睛。

葉劍英安慰她說:“這不怪你,這責任應該在我身上,我的血管有困難嘛!”葉劍英的了解和關懷,讓護士們非常感動。大家閑暇時,總會在一起交流:“中央首長的保健工作,是一件光榮又艱巨的任務,來不得半點的粗心大意和失誤。”

人到老年,因生理衰退原因,各方面都不如年輕人,何況葉劍英在那個位置上,其壓力可想而知,他一直想能盡快退出中央上司的崗位。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這是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标志着黨成功地實作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偉大轉變,它開始把中國帶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的政治軌道,并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而永遠載入史冊。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葉劍英在這次大會上,引用李商隐的“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來自嘲,他解釋說:“後來者居上,年輕的會超過年老的。可以說,這是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基本規律。”

葉劍英還深情地說:“我今年85歲了,年老多病,做事已力不從心,從黨的事業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上司崗位,在中央沒有決定我退出之前,當盡力而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葉劍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83年2月,在擔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委員會長任期将滿之際,他寫信給人大委員會,請求不要再提名他為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候選人。

五屆人大常委會考慮葉劍英的身體狀況,同意了他的請求,并給他複信,以表彰他在曆史上為黨、為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高度評價他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間所做的辛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年11月19日傍晚,葉劍英像往常一樣坐在家中吃晚飯。晚飯還沒有吃飯,葉劍英就感覺胸悶難受,身邊從業人員立即扶他去床上休息,并第一時間通知醫療小組。醫生對葉劍英初步檢查,診斷他患上了“急性高位側壁小竈性心肌梗塞。”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但是,經過治療之後,葉劍英的身體情況沒有想象中樂觀。1984年1月,87歲的葉劍英肺炎再次複發。中央要求醫療小組傾盡全力做好葉劍英的搶救工作,并指派時任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敏清進入醫療小組。

一個星期後,葉劍英病情暫時控制。時間進入7月,葉劍英病情惡化。王敏清全程參與了葉劍英病重期間救治全過程,他晚年回憶時說:“年邁的葉劍英身體幾乎各個系統都出現了病症。這種複雜的情況,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我們當時稱這次搶救為醫療保健史上的‘淮海戰役。’”

當時醫療小組所有成員都有一個信念,必須全力以赴,大家都集中呆在一個大廳裡,對葉劍英晝夜進行監護、搶救治療。王敏清說:“不論白天黑夜,随時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會診與治療。在最緊張的幾天内,24小時不離開大廳,大家在極疲憊的情況下堅持着。實在太困倦了,就找個角落一靠,眯一會兒。”

葉劍英的病情牽挂了無數人的心,可依舊處于危急當中。眼看“八一”建軍節臨近,考慮到葉劍英的病情,中央決定暫時不舉行例行的建軍節慶祝活動。另外,人民大會堂管理人員也接到上級通知,近期不要在這裡安排其他活動,還要求他們布置追悼會會場,甚至讓人準備花圈,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病情如此危急,但是醫療小組沒有放棄努力,大家認為有必要安排呼吸系統的權威專家來京。王敏清立即想到了一個人,廣州醫學院副教授的鐘南山。鐘南山正式成為一名醫生時,他已經36歲了。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世藩全家福

1936年10月20日,鐘南山出生于南京,這是一個醫學世家。父親鐘世藩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之後又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南京中央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母親廖月琴也了不得,早年畢業于協和醫科大學的進階護理專業,曾擔任中山醫科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副院長,還是廣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創始人。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前,鐘世藩帶領一家老小輾轉來到貴陽。1946年,鐘世藩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廣州中央醫院副院長。鐘世藩工作努力,熬夜幾乎是家常便飯,始終秉承着“所謂醫者本分,就是治病救人”的信念。

國民黨敗退大陸時,上級要求鐘世藩帶領全家盡快撤往台灣。鐘世藩斷然拒絕,堅定地表示:“我是中國人就得呆在這裡,而不是離開。”解放軍入城後,鐘世藩把醫院的所有物資全部清點,移交給軍管會。

在父母的影響下,年少的鐘南山對醫學産生了興趣。多年後鐘南山回憶說:“我覺得當醫生能給别人解決問題,會得到社會的尊重,有很強的滿足感。”1955年,鐘南山考入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南山年輕照

在大學裡,鐘南山不僅是一位學霸,而且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田徑、遊泳、籃球等都是他的愛好。比如1959年9月,鐘南山在首屆全運會上獲得了400米跨欄冠軍,一度還打破了全國紀錄。

然而,鐘南山的行醫之路并不順利。鐘南山說:“我上大學時做師資,從事新專業,後來搞放射生物化學。一直都服從配置設定,從來都是标兵、先進。是以,從1960年到1971年,整整11年我都沒做醫生。做醫生是我的願望,但不是我所能選擇的。”

1971年,鐘南山離開北京回到廣州,進入廣州第四人民醫院(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一名醫生,這是他已經36歲了。也是這一年的一天,一向不愛說話的鐘世藩突然問兒子:“南山,今年幾歲了?”

鐘南山一下子被問懵了,他沒有了解父親的用意,直接回答:“36歲。”“唉,都36歲了……”鐘世藩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沒再說什麼。那一夜,鐘南山徹夜未眠。後來鐘南山經常說一句話,“我的醫療生涯,是從36歲開始的!”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南山工作照

進入醫院工作不久,就出現一次醫療事故,鐘南山把一名咳血的病人誤診為結核病,該病人險些喪命。這起誤診事件極大刺激了鐘南山,他開始瘋狂努力,跟着醫院裡的女醫生餘真學習,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如何處理病人、要做什麼樣檢查。到了晚上下班回去後,鐘南山繼續熬夜研究,将經驗認真寫在筆記本裡,還利用空餘時間學習醫學專業術語和專業英語。

餘真後來回憶說:“不過兩三個月,原先粗壯黑實的運動員體格,減了不止一個碼;原先圓頭滿腮、雙目炯炯發光、笑口常開的一個小夥子,變得高顴深目面容嚴肅,走路也在思考問題;原先緊繃在身上的白大褂,竟然顯得飄逸寬松。”

憑着半年多的努力,鐘南山行醫水準進步很快,同僚們評價其“頂得上一個主治醫生。”在醫院急診科室工作一段時間後,命運又一次讓他轉換了方向。當時中國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頗為落後,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則承擔組建慢性支氣管炎防治小組的任務。

鐘南山認為自己是黨員,于是加入了這個小組,這為他後來成為參與搶救葉劍英元帥埋下了伏筆。這個小組當時就3個人,組長侯恕、女醫生餘真和鐘南山。1978年3月,中國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鐘南山作為廣東省的代表,也參與了這場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大會。不僅如此,鐘南山跟侯恕副教授一起編寫的《中西醫結合分型診斷和治療慢性氣管炎》論文,被評為全國科學大會成果一等獎。

1979年,鐘南山等16人被選派到英國深造兩年,鐘南山擔任組長。鐘南山進入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拜在導師弗裡蘭教授的門下。鐘南山非常珍惜這個學習機會,拼命努力。弗裡蘭教授後來感慨地說:“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曾經與許多國家的學者合作過,但我坦率地說,從未遇見過一位學者,像鐘醫生這樣勤奮,合作得這樣好、這樣有成效。”

1981年,45歲的鐘南山放棄英國高薪工作,毅然回到祖國。回國後,鐘南山出任廣州醫學院副教授,他成為了全國呼吸系統疾病的權威之一。時間來到1984年7月11日傍晚,鐘南山正在辦公室裡檢視病人的病曆。

突然,辦公桌上的電話鈴急促響起來。鐘南山一接電話,那頭傳來廣州醫學院黨委書記劉正纾的聲音:“鐘教授,廣州軍區馬上派小汽車來接你去機場。他們要安排你去北京,記住這次任務是絕密的。”

鐘南山立即意識到事态嚴重,簡單收拾後小汽車已經來到樓下。短短半個小時後,一架軍用飛機從廣州起飛,朝着北京飛去……當晚9點30分,鐘南山就出現在葉劍英的搶救室裡。在鐘南山的指導下,對葉劍英的搶救頗為順利,他漸漸從昏迷中蘇醒過來。

87歲葉劍英病危,黨中央急調鐘南山馳援:醫療史上的奇迹就此誕生

一個月後,中央上司接見了參與搶救葉劍英的所有醫務人員,并稱贊大家說:“你們創造了醫療史上的奇迹。”在鐘南山等人的努力下,葉劍英的生命又延續了兩年多時間。1986年10月22日,葉劍英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如今鐘南山院士已經86歲高齡,他依舊奮戰在為國為民的最前線。每當有人問鐘南山何時退休時,他總是說:“我還沒老,還能幹點事!”何為國士,這就是國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