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據稱,鄧公最初決定讓有着大兵團作戰的鄧華主持對越自衛反擊戰,然而在戰争爆發之際,卻最終讓許世友挂帥出征越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鄧公改變了讓鄧華主持對越作戰的決定?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爆發

據《中國經濟應對方略》的分析,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爆發主要有兩個原因:一、

1969年,一向親中的越共上司人胡志明在河内逝世,黎筍随後成為胡志明在越共内的繼任者。

與胡志明的親中相比,黎筍的外交立場更加親蘇。而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蘇關系出現惡化的趨勢,而這也是影響中越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二、 在1972年,中美關系實作正常化,并且中美兩國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美兩國關系的改善,而這影響了中越兩國關系的不确定性。在鄧公訪美期間,鄧公批評了蘇聯在世界各地擴張、支援越南侵略高棉、與越南一起提出要在亞洲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行為,而這更加劇了越南當時對大陸的敵視态度。

為此,越南也在20世紀70年代做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上的調整:1975年越南統一後,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被打壓排擠。與此同時,越南還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制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并且撕毀了自1958年起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于中國的聲明,

侵占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這對大陸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越南當局驅逐華僑)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高棉,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高棉的反侵略鬥争,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并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于

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并于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指令。

以昆明軍區和廣州軍區部隊組成雲南邊防部隊和廣西邊防部隊,消滅邊境的入侵越軍,

并攻克一連串越南北部城鎮,消滅越軍在北方的有生力量并進行基礎設施破壞,随後回國。

對越作戰,為何計劃派遣鄧華挂帥

在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決定了對越作戰的基本方案後,接下來便是商議由誰挂帥的問題。據稱,

當時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公在最初決定,由鄧華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那麼為什麼鄧公最初讓鄧華擔任這個職位呢?

1910年4月28日,鄧華生于湖南省郴州(今郴縣)永甯鄉(今魯塘鄉)陂副村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幼年讀私塾。1925年,年僅15歲的鄧華到長沙,先後入嶽雲中學、南華法政學校讀書,曾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1927年3月,鄧華加入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為我黨中的一員。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年輕時的鄧華)

1928年1月,鄧華參加湘南起義,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工農紅軍,并且在工農革命軍第7師政治部任組織幹事。同年4月,鄧華追随朱德、陳毅到井岡山,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11師第33團2營6連黨代表。1934年6月,在軍隊中表現傑出的鄧華進入紅軍大學進階指揮科學習。同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鄧華随軍長征。在抵達陝北後,

鄧華擔任紅1軍團第2師政治部主任、紅1師政治委員、紅2師政治委員,并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

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鄧華同樣也有着突出的表現。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鄧華擔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政治處主任,并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打響了赫赫有名的“平型關大捷”。1937年冬起,鄧華擔任115師獨立團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1分區政治委員、平西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參加晉察冀軍區反“八路圍攻”,并參與上司開辟平西抗日根據地。1941年秋起,

鄧華擔任晉察冀軍區第4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中共地委書記,組織上司分區軍民多次打破日僞軍的“蠶食”和“掃蕩”。

1944年3月,鄧華率領部隊抵達延安,并擔任陝甘甯晉綏聯防軍教導第2旅政治委員。11月,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在解放戰争爆發後,鄧華率領部隊先後參加秀水河子戰鬥和四平保衛戰。1947年4月,鄧華出任東北民主聯軍遼吉縱隊司令員一職,并在在東北秋季攻勢作戰中,率部主動出擊,17天内連克法庫、彰武、新立屯、阜新、新邱5城,殲敵3個師,受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通令嘉獎。在遼沈戰役結束後,鄧華又參與到平津戰役中,并根據前方态勢,提出以少數兵力監視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議,被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共總前委所采納。1949年1月,鄧華受命指揮東集團,參與指揮解放天津的戰鬥。

同年5月,任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湘贛、廣東戰役。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鄧華)

在新中國成立後,鄧華擔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0年,鄧華組織指揮海南島戰役,以兩個軍的兵力乘木帆船進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突破并摧毀國民黨軍陸、海、空“立體防禦”體系。同年7月,鄧華出任第13兵團司令員。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争爆發之際,鄧華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協助司令員彭德懷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在投身抗美援朝戰争後,鄧華于1952年6月,任志願軍代理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組織指揮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1953年7月,在著名的金城反擊戰勝利後,

鄧華正式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并最終促成中朝美三國簽署停戰協定。

1955年,因在土地革命、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中立下赫赫戰功,鄧華被授予上将軍銜,并且是所有開國上将中為數不多在國外主持過大規模兵團作戰的将領。

為什麼鄧公改變主意,最終決定讓許世友挂帥出山

那麼,

為什麼鄧公最終還是決定讓許世友挂帥出山,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指揮,而不是鄧華呢?

在這裡,需要補充一點:許世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擔任的是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的總指揮,而不是整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在西線戰場上,中央還決定讓另一名開國上将擔任總指揮,那便是“三楊”之一的楊得志。

首先,鄧華在1977年後,

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我黨中央軍委委員等職務,承擔着軍事、政治工作的雙重重擔。

其次,在1979年時,

鄧華已經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且身體抱有着疾病,這是當時軍委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後一年,也就是1980年鄧華便因病去世,享年70歲。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開國上将鄧華)

是以,出于以上因素的考慮,鄧公最終沒有讓鄧華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而是派遣許世友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東線總指揮,

下轄第41、42、43、54、55軍及欠149師的第50軍,而西線則由楊得志擔任總指揮,下轄第11、13、14軍和50軍149師。相比鄧華,許世友、楊得志兩人也有着在黨中數一數二的作戰履曆。

以許世友為例,許世友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參加過抗美援朝作戰,有着豐富的境外作戰經驗。1953年,許世友參加抗美援朝戰争,并擔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

與鄧華一樣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據稱,許世友挂帥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東線總指揮,就是經過鄧華的推薦。

而楊得志參加抗美援朝戰争的時間則更早,是在1951年的2月,當時的他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作戰。

1952年夏天起,楊得志更是出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參與指揮了北韓戰場上的上甘嶺戰役。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許世友與楊得志)

為什麼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軍委不惜派遣兩員開國上将?據網易閱兵第50期的觀點來看,主要是因為人民解放軍自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是以軍委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殺雞。而此番“用牛刀殺雞”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呢?據新浪網公布的相關資料顯示,

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内縱深30-50公裡,

最遠達100公裡。收複了被越軍侵占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總共殲敵

57152人,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飛彈817枚、飛彈22枚。

據稱,在聽聞對越自衛反擊戰最終作戰成果的鄧華,雖然沒有在這場戰争中挂帥上前線,但還是對家人說:

“記下來:感謝葉副主席,感謝鄧副主席……感謝黨還沒有忘記我這個老兵。”1980年7月3日,鄧華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70歲。

對于黨和國家而言,鄧華的去世,是一個重大的損失,每一個和鄧華并肩作戰的戰士,敬仰他的中華兒女,都為他的離去而深感痛心。

1979年,鄧政委出兵越南,鄧華為何推辭主帥一職,舉薦許世友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鄧華的一生呢?在彭德懷眼中,“鄧華知識豐富,很有頭腦,考慮問題有眼光,也比較周到,他作戰勇敢,細心,出了好主意,是個好幫手。”而據新華社的評論來看,鄧華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了五十多年。他忠于黨,忠于人民,堅決執行黨的正确路線,是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上司者和軍事指揮員。

鄧華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