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的光辉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是古代第一位以皇帝为称号的君主。结束分裂割据,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路上,也是不断尝试做出了很多一直为后世沿用的制度。不论人们认为他是否暴虐,后世任何褒贬不一的言论都无法抹灭秦始皇在中国历史进程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也正因如此,后世对于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也是置于一个相当高的地位。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就是在始皇帝墓穴中发现的。不过仍有许多秘密等待人们探索,始皇陵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被完全挖掘,这虽然有一部分是出于保护的原因,但是更多是因为技术原因。
有这么一个宏大的陵墓,人们在关注这座陵墓的同时自然也对秦始皇的先祖陵墓也充满了重视。不过,“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便纵有再多好奇之心,千古事都付与一一抔黄土。在被土地填平的历史中,要想找到找到一处墓穴是何其艰难。所以考古队虽然已经做好了打算用十年多的时间专心探寻,不过却一无所获。
二、无意中的惊人发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986年的这天是让考古界激动的一天,陕西省临潼的一个村民向有关部门讲述了村里劳作是的所见。这便是秦东陵发现的开端。由此一座先秦的陵墓便展现在世人眼前。 而喜讯不断,紧接着秦东陵的发现,一批先秦时期秦国的贵族墓地也被发现。一时间,这些先秦墓穴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与辉煌一齐绽放。
不过,让人非常惊讶的是。其中最早被考古考察队发现居然是被盗墓贼破坏过的墓穴。这座凤霞县的墓葬中不仅有上百的陪葬女尸,在盗墓贼洗劫过后还有大量价值很高的历史文物。毋庸置疑,这是一座超大型的墓穴。可惜由于盗墓暴力破坏的原因,虽然考古人员极力抢救,但很多东西还是没有机会将它最美的风采展现于世,黯然氧化消失。
凤霞县这座墓穴有如此庞大的活人陪葬人数已经让人骇然了。不过还有一处墓穴中有比凤霞县陵墓中还多的陪葬人数,那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中便是与这位秦穆公有关。若不是那186具尸骨就摆在眼前,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史记》中的记载居然是真的,秦穆公墓的陪葬人数也创了历史新高。
有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是疑惑的,既然盗墓贼洗劫过后的墓穴也还能有一部分文物留下,那说明原来的墓穴中价值高的文物一定就更多了,所以那些被洗劫过墓穴旁边幸免于难的陵墓中是不是更是奇珍异宝满地了。这里就涉及到考古队工作范围与任务的问题了。盗墓贼与考古队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不同。盗墓贼往往是一心求财,而考古人员则是以研究为主。这就决定了考古队在意的是墓穴的发现,而不是是否挖掘。更多时候考古人员都是在修复和保护文物。而其中绝大部分需要修复和保护的文物都是盗墓贼破坏损坏的东西。
三、“高手”在人间,热爱民族的重要性
不过就算是考古队先一步盗墓贼发现陵墓,但有时候还是防不胜防,惨遭盗墓毒手。在考古人员严密的保护中,还是有盗洞打进来。2011年便是有一个即将在考古人员眼皮子底下差点打通的20多米盗洞。这个盗洞还是被不小心发现的,之前完全不被人察觉。虽然这次的盗墓行为被及时阻断,不过很多考古人员及爱国人士都是心情沉重的。
这个盗洞足以引起学界重视,国家相关机关也进入调查。通过警察一步一步的深入调查,这个盗墓团伙终于浮出现在人们视野。而值得重视的是,这个三人团伙,其中有一个是个盗墓高手。他经验丰富,盗墓技巧与知识完备。不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一双肉眼就能看透深埋于底下的宝藏。这是很多考古学家都望尘莫及的能力。也同样是让人害怕的能力。对于很多墓葬和考古人员来说,盗墓贼拥有这些本领是如此可怕的一件事。
而这次的失败,也不是因为考古人员防备工作严密,而是在作案过程中,三人中的一个人身体无法适应墓室中的环境,直接晕了。由此三人的行动也就停了,停止了盗洞的挖凿。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相反,考古机关更加警惕,开始针对性的开始保护工作,也不断完善自身。这是一场与盗墓贼的博弈。
我们希望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遗产能完好的留给这片华夏大地,这是每个人该有的觉悟。
参考文献
杜牧《阿房宫赋》
王勃《滕王阁序》
周希陶《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