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汉第二丞相不干政事只当醉鬼老百姓都说他好话,还成了千古典故

刘邦驾崩后,吕后摄政,后来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退出历史舞台,吕后按照刘邦的身后安排,让曹参当了相国。

曹参新官上任,不温不火,没烧三把火,嫌相国府有点吵,把府里言辞锋利,爱追逐名声的官员调离高位,补充进一批只干事不说话的老实人,相国府变得安安静静。

然后曹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就是说政令什么都不变更,完全按照萧何时代制定的律令政策执行,这个后来还变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典故“萧规曹随”

太安静不受打扰的曹参沾染上一种恶习,喝酒,曹参喝酒不一般,日夜喝,还只喝香醇老酒,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相国是个不管国事的酒鬼。

大汉第二丞相不干政事只当醉鬼老百姓都说他好话,还成了千古典故

有些上卿、大夫和宾客不忍心看着曹参继续堕落下去,就以看望之名行劝说之实,曹参一概欢迎,来者不拒,来的人刚坐下,曹参就命人上酒,喝酒期间客人准备劝说,曹参大酒杯又迎了上来,美其名曰“感情深一口闷”几通感情酒搞下去,来劝说的人直到喝翻都没机会说话,被曹参醉翻的人多了,就没人敢再来劝说,曹参的酒量和那大酒杯让人想起来头都会打转。

汉惠帝听说后表达了不满,曹参挺着他的酒糟鼻让汉惠帝做了两个对比,一个对比是让汉惠帝和他老子刘邦比,一个对比是让汉惠帝对萧何和曹参孰强孰弱进行评判,汉惠帝得出了他不如他老子,曹参不如萧何的结论后,曹参就放出了大招,比我们厉害的人定了天下定了律令,我们只要遵守就行了,汉惠帝懵懵懂懂说:“有道理,相国,你回去喝酒吧!”

其实曹参不愿意当醉鬼,但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那时候有点复杂,他不想把事情搞得太糟糕不好处理。

大汉第二丞相不干政事只当醉鬼老百姓都说他好话,还成了千古典故

曹参做相国的时候,开国功臣大都还在,陈平、周勃、灌英等等都还健在,但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去劝曹参,因为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都懂曹参想什么。

吕后因惠帝年幼摄政,吕后的爪子在朝廷上拨来划去就像舞弄算盘一样,惠帝因不满吕后的作为母子之间已经有了矛盾,曹参知道性格温顺软弱的惠帝斗不过吕后,自己再搅进去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最终就是把惠帝架在火上烤,使人家母子矛盾加剧,所产生的恶果就会波及朝廷根本,得不偿失。

大汉第二丞相不干政事只当醉鬼老百姓都说他好话,还成了千古典故

相反当个醉鬼相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能充当一下惠帝和吕后母子间矛盾的润滑剂,使朝政尽可能平稳运转,使百姓能过几年安生日子,毕竟天下已经苦了几十年的战乱。

这其中还有一个人更懂曹参的用意,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恐怖片总导演吕后,当醉鬼的曹参吕后非常满意。吕后心里说大家都是有故事的聪明人,我懂你的意思,继续喝你的酒。

参为相国,出入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