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via《旅途终点》

我流泪,因为一切事物消逝、改变

又重返,但永远以另一种方式。

在《黑鸟》里, 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以黑鸟的口吻与逝者告别。去年,我们也不得不与这位著名的波兰诗人告别。 去年——没错,已经是去年了——我们失去了多位文学大师。

残忍的是,可能你还没读过他们的作品,就先读到了他们的讣告。黑鸟说得对,在人死后读作家的词句,总是和在生前读感受不同。你们不再处于同一个时空了。你们永远只能“以另一种方式”相识了。不要说你不爱文学,你对文学的爱只是往往来得太晚。

为什么总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为什么不能只读过去的作品,而忽视在世的作家?让我们从一位身后才被广泛阅读聊起吧。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约翰·威廉斯John Edward Williams1922-1994

据传,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是一个“混蛋”。

他于 1922 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祖辈是农民,继父是清洁工。为美国空军服役后,他才进入丹佛大学念文学,后回到丹佛大学任教写作。

他压根不受学生和同事们欢迎。他抽烟,喝酒,阴晴不定,一会儿喋喋不休,一会儿在公开场合指责学生,把他们骂哭。在他对一名犹太学生语出不逊后,同校的犹太教授更加不爽。“这个混蛋到底是怎么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

说是“伟大作家”,也只是因为威廉斯与风头正劲的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斯瓜分了 1973 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身边人反应冷淡,没什么人为他庆祝。他始终没有正式的教席。获奖的《奥古斯都》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并未畅销。他于 1994 年去世。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纽约时报刊用中等篇幅刊登了他的讣告

威廉斯去世时,日后享誉全球的小说《斯通纳》的两个版本在之前的三十年内还未能卖出一万册。《斯通纳》是威廉斯的第三本小说,依然经历了七次退稿才在 1965 年得以出版。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斯通纳》2016 中译本

怎么这么惨淡呢?

这可能是因为,如作家孔亚雷在文学评论集《极乐生活指南》 的《古老的光》一篇中所说,它是“我们近年来读过的最平淡无奇的故事”。一位名为斯通纳意为“石头人”的大学教授,一位冷漠的妻子,一个可爱但日益陌生的女儿,一段婚外恋,几名冷眼相看的同事。仅此而已。

但孔亚雷认为,斯通纳的平庸也是他作为文学人物的魅力:“他人生的简明与安定,是为了能更清晰地凸现出这种心灵标本的微妙之处。与充满戏剧化、激烈变动的时代标本相比,它虽然显得庸常而单调,但却更加深邃而持久,甚至也更为神圣和必要。”

当《斯通纳》在 2006 年终于再版时,纽约时报的书评人莫里斯·迪克斯坦可能是出于相似的原因,坐不住地发表评论,称它为“最完美的小说”。因为它在苦难的细微之处,写出了令人振奋的感受。

一个不值得过的人生如何值得一过?

书评一出,《斯通纳》的销量才算有点起色。这时,法国畅销书作家安娜·卡瓦尔达读到了这本书。她完全爱上了斯通纳这个人物,折腾了一通,将它翻译成法文出版,立刻登顶畅销榜。《斯通纳》荣归故里,出口转内销。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斯通纳》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与它合影

人们才意识到,自己读得太晚了。2013 年,也是《斯通纳》面世的半个世纪之后,它的译本走遍全球 21 个国家,包括中国。即使它被《纽约客》杂志认为是一本不可拍之书,因为无人能拍出它表面惨淡之下“埋好了的火”,但飞速般,《海边的曼切斯特》的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成为了《斯通纳》电影的男主角,仿佛这个故事不曾无人问津。

关于威廉斯,有一本名叫《写出完美小说的人》( The Man Who Wrote the Perfect Novel )的传记。它的标题乍一听很骄傲,但内文却反复提及一个令人遗憾的细节。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The Man Who Wrote the Perfect Novel, 2017

《斯通纳》 初版一年后,终于在《新共和》上有了一篇好评,后者是不少学院老师都会订阅的杂志。第二天,威廉斯穿上了他最考究的一套衣服,早早地坐在英语系办公室的接待处旁边。这是来往学生教授都会路过的位置,如果有人读到了杂志,他们都会有机会向 威廉斯说点什么。

大部分人却什么都没说。

其实,每次 威廉斯有小说出版,他都会在系办公室坐上一天,等着和人闲聊。《奥古斯都》面世是在十二月,那天太阳落得早,没有人与他讲起他的新小说。直到没有光从窗户进来,他才穿过没有人的走廊,走进他自己的办公室。

不要等一个作家去世,才开始读他

《新共和》杂志为《斯通纳》50 周年制作插图

当然,不排除是他的“混蛋”名声在作祟。但更多的遗憾,在于 威廉斯的作品没能在他生前得到应有的认可。 在与编辑的书信往来中,他写道:“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这本小说不错的。假以时日,人们可能会发现这是部扎扎实实的好作品。”

如果他今日的读者能够回到过去,第一件事也许就是去和那位丹佛大学的英语教授道一声祝贺。祝贺他写得好,祝贺他是对的。再引用他的话,“就像埋好了的火”。

《极乐生活指南》是小说家、翻译家孔亚雷的首部文学评论集,收录了关于约翰·威廉斯和《斯通纳》的评论。 它带你找回那些被耽误的作家,比如在巅峰遭遇车祸的W.G. 赛巴尔德、“死后最多产的作家”波拉尼奥。它也为早已成名的诗人与音乐家提供新的理解角度,比如亚当· 扎加耶夫斯基和莱昂纳德·科恩。 它还为在世的作家摇旗呐喊,比如杰夫·戴尔、保罗·奥斯特、小川洋子、塞萨尔·艾拉和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经由它,你也许可以与在世的作家建立沟通,体验一把“养成系”的乐趣。经由它,你也许可以在一个不再可爱的时代找到爱的钥匙。

去读书吧!不要太晚。

- 今日话题 -

你还知道哪些生前被低估的作家?

作者 - 菜市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