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作者:铁锤杰克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42年3月18日,一群日伪军如鬼魅般地出现在了盐城宋村。他们闯入一户农家,将一位老人从被窝中拽出,反绑抓去。面对凶神恶煞般的敌人,老人昂首挺胸,毫不畏惧。

审讯室中,面对敌人的酷刑,老人铁骨铮铮,目光如炬。敌人多次问他“新四军在哪”之类的问题,他或是保持沉默,一言不发;或是横眉冷对。硬的不行,敌人又开始诱降。日军宪兵队队长亲自松绑,为其端来水果,沏上茶叶,请他“做盐城县长”。

然而,老人的回答只有两个字:

休想!

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在苏北军民中广为人知的宋泽夫。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宋泽夫先生(1872-1942)雕像

宋泽夫生于晚清,早年失去双亲,由伯父抚养成人。23岁赴淮安参加会试,名列榜首。他深受康梁维新影响,目睹清廷腐败无能,毅然考入南京宁属师范从事教育,以求教育报国。

1924年,宋泽夫在家乡宋村创办亭湖中学,自任董事长。其子、北大文学系毕业的宋我真为校长。在父子二人的协力下,亭湖中学逐步成了盐城当地学校的佼佼者。同年,孙中山提出“三大政策”,宋泽夫寄予很大的期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3年,日军侵占山海关。面对国土沦陷,山河破碎的绝望之境,蒋氏仍要先“安内”。宋泽夫对此深恶痛绝,多次发布文章,抨击、嘲讽蒋氏的“假抗日”。其中,《聪明亡国》一文可以说最具代表性,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这是多么聪明啊!

”“

先安内,后攘外,这种有时代性的救国方略,又是多么聪明啊

!

老人悲愤地在文章中呐喊:

中国不亡则已,亡必亡于聪明人。

这些投枪匕首般的文章,受到陈毅的高度评价,称赞他是

苏北的鲁迅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宋泽夫先生肖像

抗战爆发后,宋泽夫出任盐城抗日同盟会会长,主持当地抗日事宜。苏北落入敌手后,他仍坚持在敌后开展教育,亭湖中学在抗战中培养了一批人才。新四军抵达盐阜一带后,没有群众基础。他挺身而出,主动迎接。不仅如此,宋泽夫还与神交已久的陈毅会面,一见如故。在他的帮助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1941年,日军大举展开“扫荡”,在盐城一带展开“清剿”,推行“伪化”。

面对危险,宋泽夫返回距离敌人据点秦南仓仅

2

里地的老家宋村,自任乡长。

他时常乘坐小船四处活动,配合当地“铁血锄奸团”、游击队,给日伪沉重打击。敌人的烧杀抢掠,并没有吓退这位老人。据其子回忆,在宋泽夫的书桌上有一张字条,那是一张“绝命书”:

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短短

12

字,充分彰显了老先生高尚的气节。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如今的宋泽夫故居

面对日伪的软硬兼施,老先生也未退缩半步。敌人给他端来饭菜,他全部倒掉。一连三天,勺饮皆不入口。4月8日,100多名荷枪实弹的日军将他押往泰州的司令部。时任警备司令的南浦襄吉假惺惺地换了一副面孔,一面恭维他,一面以高官利诱他为“东亚共荣圈”工作。宋泽夫一听此话,拍案而起,怒声拒绝。无奈,日本人又将其押回了盐城,关在亮月街安民会里,继续威逼利诱。

面对敌人送来的金钱,宋泽夫不屑一顾;送来的“苏北行营高等顾问”聘书,也被老先生撕碎。在笔记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的意志绝不会为之动摇,我的毅力更不会为之所逝!

在多方的营救下,宋泽夫终于脱离了虎口,回到根据地。

出狱后,老先生仍坚持从事抗日工作。他不顾伤痛,伏案写下《被俘记》,并重新整理了旧作长诗《呆子吟》,痛骂日伪、汉奸的卖国行为。然而,由于伤病复发,宋泽夫还是倒下了。在弥留之际,他用劲敲打着身边的板壁,不断地喊着:

抗日,杀汉奸!

1942年12月10日下午4时,宋泽夫含恨逝世,享年70岁。为了纪念他,盐城中学更名为“泽夫中学”,专门建起了宋泽夫纪念亭,缅怀这位永不屈服的志士。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花甲老人12字绝命书:我被俘,不赎票;我被杀,不收尸

【宋泽夫之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