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街怒骂皇帝小舅子,挥鞭打掉他两颗牙,这位大臣的胆气从何而来

欢迎大家来看小编的这篇关于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知识和分析,就是小编的荣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的一些皇帝和大臣都有倔脾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人处事爱钻牛角尖,比较固执,比较轴。

下面就讲一个这样的大臣。

此人名叫李梦阳,是甘肃庆阳人,明孝宗年间考中进士,担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职务,曾经因为触犯了权贵,被投入牢狱。

当街怒骂皇帝小舅子,挥鞭打掉他两颗牙,这位大臣的胆气从何而来

到了弘治十八年,李梦阳上书,痛批一位侯爷,说他纠结无赖,欺压百姓。这位侯爷可不是别人,正是明孝宗的小舅子、寿宁侯张鹤龄。

我们都知道,明孝宗是明朝的爱情模范,只爱自己的皇后张氏一个人,对张氏的两个兄弟张鹤龄、张延龄也非常好。现在张鹤龄被攻击,当然不爽,反过头来指责李梦阳。张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也跑进宫来,哭着请求明孝宗为他们出气。

明孝宗没办法,把李梦阳抓进牢狱关了一些日子,再悄悄放掉,罚了他一些俸禄。然后明孝宗找了个机会,痛斥张鹤龄,吓得张鹤龄连连叩头。

金夫人那边不依不饶,一定要明孝宗惩罚李梦阳。有些太监大臣提议说,不如打李梦阳一顿棍子,让金夫人出一出气,也就没事了。

当街怒骂皇帝小舅子,挥鞭打掉他两颗牙,这位大臣的胆气从何而来

明孝宗当然知道这帮人的险恶用心,说:“这些人是想把李梦阳打死,我怎么能牺牲一个敢说敢做的大臣?”

明孝宗说得很对。明朝时,有一个很不好的做法,就是皇帝有时候会责打大臣,称为廷杖。哪个大臣惹恼了皇帝,直接拖出去打三十杖、五十杖甚至一百杖,有些大臣甚至死于杖下。

这种廷杖,可轻可重,全都掌握在施刑者的手中,下手重的时候,五十杖就能把人打死或者打残。但如果下手轻一些,打一百杖也没有事。

李梦阳知道张鹤龄要收拾自己,下一次两个人在路上相遇,李梦阳正好喝了一点酒,指着张鹤龄痛骂,骂完了还不解气,又用手里的马鞭抽打张鹤龄,打掉了他的两颗牙。

当街怒骂皇帝小舅子,挥鞭打掉他两颗牙,这位大臣的胆气从何而来

张鹤龄恨得要命,想再找皇帝告一状,又一想皇帝最近刚刚训斥过自己,现在闹出这种事,只怕不会替自己做主,自讨无趣,于是他只好忍气吞声。

李梦阳对这件事非常得意,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扬鞭过市万马避,半醉唾骂文成侯”。

明孝宗死后,明武宗继位,李梦阳到外地做官,仍然是从前的作风,锋芒毕露,自然得罪了一些人。明武宗就打发他回家,李梦阳逍遥自在,自号为“空同子”,在家乡大造园林,请客聚会,喝酒打猎,玩得极爽。

宁王朱宸濠反叛被杀,有人控告李梦阳是朱宸濠的同谋,于是他再次入狱。幸而有人替他说话,李梦阳拣回一条命,从此大受打击,不久就死了。

当街怒骂皇帝小舅子,挥鞭打掉他两颗牙,这位大臣的胆气从何而来

李梦阳是明朝很有名的才子,是当时很有名的大才子,也被列为明四家。

据记载,李梦阳在江西担任督学的时候,有个学生也叫李梦阳,李梦阳把他找来,问:“你不知道我的名字吗?怎么敢和我同名?”

学生说,名字是父亲起的,自己不敢改。

李梦阳说:“我出个对子,你能对出来,就饶过你: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学生也不含糊,随即对道:“魏无忌、长孙无忌,汝无忌,我也无忌。”

李梦阳一笑而罢。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随手点个赞哦!谢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