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中,董卓进京后攫取政权,打算废立皇帝,百官不敢吭声,只有袁绍发表不同意见。董卓一看有人反对,马上大怒,威胁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结果袁绍不但丝毫不怯场,而且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是董卓进京后极少的几次吃瘪,也是袁绍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之一。在各种版本的小说、戏曲、影视剧里,袁绍和董卓持剑对峙也是非常经典的场面,一直是观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一幕。

其实这一段故事在《三国志》中只记载了短短一句话,袁绍在听到董卓打算废皇帝,立陈留王的时候,袁绍没敢直接怼回去,而是借着叔父袁隗和董卓共同执政的名头说:“这么大的事情,要回家和叔父商量一下。”

但是董卓怎么可能放过袁绍呢,于是直接跟袁绍说:“刘家的人没有继续存留的价值了。”袁绍没有回答,只是拿着佩刀做了一个长揖就走了。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三国志-董二袁刘传

这一段史书记载里面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第一个是背景,董卓入京掌握大权后,刚开始也是打算找士人集团合作的,他找的就是名气极大的四世三公的袁家,代表就是和何进一起执政过的太傅袁隗,杀了十常侍并掌握一定军权的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

董卓为了笼络袁氏,还给袁术升官到“后将军”,袁氏对于董卓也是蛮配合的,比如“董卓呼绍”,“呼”这个词很有意思,说明董卓不是找袁绍等一帮大臣开大会,而是私底下会面谈论废立皇帝的事情。

袁绍也不像演义中义正言辞,直接假装答应——“伪许之”,然后找借口说要回家和叔父商量。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而且最后袁绍跟董卓告辞的时候“横刀长揖”也很有意思。长揖是古人的礼节,比一般的揖礼态度更恭敬,但是没有跪拜恭敬。

袁绍在告别董卓时用长揖没啥问题,还是显得挺恭敬的,但是长揖加上“横刀”就有暗示不同意的意思,但是根据董卓没有特别激烈的反应来看,横刀在当时并不意味着直接决裂。反而是在三国之后,横刀一词成了表示决裂和勇气的象征,比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且当时汉臣高官的代表,袁家权位最高的袁隗对于董卓可以说丝毫不敢反抗。

《资治通鉴》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也就是说,董卓说要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袁隗直接同意。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那么《三国志》中没有袁绍和董卓拔剑对抗,那么双方拔剑互骂的场景又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这一段也和《三国志》有关,只不过是出现在南朝史学家裴松之注的版本中。

裴松之引用了《献帝春秋》中的记载,这一段记载就比《三国志》详细很多,有双方的长篇对话,有对骂场景,还有动作,总之很有戏剧冲突。

献帝春秋曰: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適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我们看完这一段,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几乎照搬了这一段的记载,只不过这里记载的是佩刀,而演义里是佩剑,罗贯中为了增加戏曲冲突,还给袁绍多加了一个拔剑的动作而已。

但是《献帝春秋》记载的就是真的吗?

裴松之不这么认为,他对这一段提出了批判,认为这一个情节是假的!

臣松之以为绍於时与卓未构嫌隙,故卓与之谘谋。若但以言议不同,便骂为竖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绍复答,屈疆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而显其竞爽之旨,以触哮阚之锋,有志功业者,理岂然哉!此语,妄之甚矣!

裴松之的理由有三。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一是此时董卓刚刚进京,和袁家还没有闹翻,因此董卓专门召唤袁绍前来,私下商量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双方没谈拢,也不至于就破口大骂,紧接着动刀动剑的,这不合逻辑;

二是假如双方真闹掰了,袁绍这么怼董卓,按照董卓的脾气,肯定直接干掉袁绍出气,哪能放任袁绍离开呢?

三是袁绍虽然败给曹操后评价不好,但怎么也算是一个当世豪杰。在和董卓的这一番对话中,进退失据,除了这一番顶撞和拔剑直接触怒了董卓之外,对自己、对皇帝、对汉朝都没有任何的好处,这种事不像是一个有志于天下的豪杰所能干的。

袁绍和董卓曾拔刀对骂?裴松之说:这是段子,太假了!

所以裴松之直接批评这一个故事假的,而且太假了!“妄之甚矣!”

虽然我也认为裴松之说的有道理,但是袁绍“横刀长揖、怒怼董卓”在故事性上远远超过袁绍不声不响逃离董卓,人民群众更喜欢这种带有剧情冲突的场景,所以我们就当袁绍这么干了吧!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裴注三国志-献帝春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