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麦首拍,为啥保存超5年的陈粮也能高价成交呢?

1月5号,国储小麦迎来了新年第一拍,50万吨全部成交。(图一)从图片上来看,最早的一批小麦,竟然是2014年的,离现在已经8年多了,可以称得上是陈化粮中的“鼻祖”了。所以拍卖底价也很低,才2000元一吨。
不过,从最终成交价格来看,却基本与现在市场主流报价一致,其中安徽滁州直属库的二等小麦,甚至高出起拍价740元的价格成交的。
为什么保存都已经超过5年的陈粮,也能高价成交呢?
一般储藏3年以上的粮食,叫陈化粮。粮食本身并没有发生质变,不过毕竟存放期过长,所以不能当口粮直接吃,但可以作为工业用粮或者能源用粮进行加工。所以淀粉、酒精、饲料等相关企业,还是很愿意采购陈化粮的,又不影响加工,价格还便宜,所以抢拍很激烈,高价成交也没什么可意外的。那农民存粮食,放个两年,是不是也能高价成交呢?如果是露天储存或储存条件简陋,那不叫陈化粮,可能要叫“次粮”了,而次粮是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哪怕想按陈化粮标准进行交易,也要先经过严格检测鉴定,确定有没有质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