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在国民党的统治集团里,军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作为一个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军统一方面大肆镇压革命活动,一方面在抗日战争中又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军统的前身是一个名为复兴社的组织,成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的核心成员是由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人组成的“十三太保”。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复兴社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次年又从以军统第一处为基础另行组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后来军统在国民党中的一大对头“中统”。

在军统里的高层军官里,沈醉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资格之老却是没有多少人可以比肩,能力之强也是军统中少有的,加之沈醉心思机敏,特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伸手戴笠器重,因而他后来成为了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成为了国民党内最年轻的少将,当时沈醉不过28岁。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之所以说沈醉资格老,是因为它在复兴社成立的第二年就加入了其中,当时介绍沈醉加入复兴社的是沈醉的姐夫余乐醒。

余乐醒本来是共产党早期的成员,在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叶挺独立团团中共党总支书记,不过后来此人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认为中国的革命前途灰暗脱离了组织,辗转成为特务,并且训练了军统众多骨干成员。

不过余乐醒虽然是军统元老,但是这个人并非最大恶极,其实手上并灭有什么血债,还曾参与刺杀汪精卫。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内战的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的失败依然成为定局,在行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军开始向大西南进军,当时的云南王卢汉决定起义,并且逮捕了当时云南省内的大部分特务,其中就有沈醉、徐远举、周养浩三人。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他们三人有一个军统三剑客的名头,不过相比于周养浩、徐远举这两人的罪大恶极,沈醉明显有些憋屈。

周、徐二人是出了名的顽固特务,但是沈醉为人识时务,知进退,当时卢汉起义的时候扣押了沈醉,沈醉决定配合卢汉起义,下令自己手下的特务全部放下武器,并且在卢汉的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其实是标准的起义将领。

不过卢汉其实当时不太明白这些,还是把他当战俘给移交到了昆明的战俘营,后来又和周养浩、徐远举等军统高级官员一同押赴功德林改造。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于在功德林中一起改造的众多特务头子不同,沈醉的改造是非常积极的,在功德特赦的第二批战犯中,他是唯一的军统高官,而周养浩、徐远举两位,一个在1975年最后一批无条件特赦是才离开功德林,另一个直接病死在里面了。

沈醉被特赦之后,与之前呗特赦的杜聿明、王耀武以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等人成为了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后来又曾受到冲击,导致他二进宫,第二次被当做战饭关进了战俘营。

不过钱文不是说道沈醉曾参与卢汉起义,本来是个起义将领,后来却成为了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俘嘛,这个事情在1980年终于有了着落。

功德林里最憋屈的战犯,曾是军统少将处长,出狱后享受副部级待遇

当时经过查证,沈醉的确颁布了亲笔命令让手下特务配合起义,自己也在起义痛点上签了字,于是他的身份从战犯成了起义将领,并且享受副部级待遇,还做了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6年3月18日,沈醉因肺癌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