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戏说历史(一)!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女真部落散居在长白山、黑龙江一带地方,明朝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使他们互相仇杀,势力消散,不能侵袭边境。到了明朝中期,正由渔猎生活逐向农业定居生活转变,农具、衣料、盐、米、用器全赖中原输出;当地居民尼堪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大明的大腿很粗,我们必须要抱着,毕竟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他们。

而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公元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祖父‘觉昌安’,曾担任过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其父‘塔克世’,曾担任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十岁之前,他可以高喊“我爸是李刚”,在女真部落横着走。

戏说历史(一)!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然而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十岁就失去了母亲,之后他爸迎娶了一个新的老婆,成为他的继母;俗话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没人疼;继母就像黄世仁一样恶毒,逼迫小努尔哈赤日夜劳作,还不给吃饱饭、睡懒觉,一言不合就暴打他一顿;在看了《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小说后,小努尔哈赤知道这是家庭暴力,可是当时又没有警察干预,又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他与自己的亲生弟弟在十九岁的时候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由于没有文凭,没有知识,只有一股子力气,所以努尔哈赤只能上山采人参、松子等物,前往抚顺市卖,以换取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由于抚顺商业繁盛,有许多闯关东的河北、山东、江南各地的商人,努尔哈赤往来集市,跟他们喝了几顿酒后就成了兄弟。兄弟之间无话不谈,可是努尔哈赤并不熟悉汉语,鸡同鸭讲怎么可能促进感情;于是努尔哈赤就拜了一个汉人朋友为师傅,教授他汉语,学习汉字;白天,努尔哈赤去卖东西,晚上就躲在炕上学习b、p、m、f等汉语拼音。

戏说历史(一)!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经过一年的学习,努尔哈赤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并且自创“哎呀妈呀、凭啥呀、别吱声听我的、啥玩意啊?”等口头禅。此外,他还在休闲时间并没有拿来打游戏、泡妞、钓鱼、 唱歌、跳舞,而是非常专注于阅读上。那时候《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还没有流行,所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小说是他喜欢的,努尔哈赤还学到了不少用兵知识。

公元1582年,即明朝万历十年,明军在镇压建州右卫古埒城主叛乱时,杀害了给明军当向导的‘觉昌安’、‘塔克世’父子。事后便以“误杀”为由,推脱了此事,并让努尔哈赤世袭其父职以作补偿。

戏说历史(一)!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努尔哈赤对于所谓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可能不报。于是,在同年五月的时候,他搜集了爱新觉罗家族唯一的遗产,即十三副盔甲后,便发布了声势浩大的“七大恨”,在这一场忆苦会上,努尔哈赤拿出了不输于“奥斯卡影帝”的“演技”,声泪俱下痛斥明朝如何惨无人道,欺压女真族,并抢走了大家的银子和女人。此外,他还言称要“反明兴女真”,抢回大家的银子和女人。由于读过书、明事理的女真人基本上都到大明做官了,留下的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一拨人,自然容易被这样的演说所煽动。而“反明兴女真”的口号就像“阿弥陀佛”一样深入人心,并激起了广大女真民众的极大愤慨,为起兵伐明行动渲染了吊民伐罪的色彩。万历十一年五月,从攻打尼堪外兰所在的图伦城开始,拉开了他戎马一生的帷幕。

本故事纯属戏说,如有雷同,请大家多多包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