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晋绥军旅长姜玉贞:率部坚守原平城十天,死后被日军割去头颅

1937年9月初,晋绥军旅长姜玉贞接到阎锡山让他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当时他的的妻子刚刚病逝,留下三个年幼的子女无人照管,母亲年老体弱,全家正处于困难悲痛之中。

临行前,姜玉贞母子相互安慰嘱咐。母亲嘱咐儿子要安心打鬼子,儿子安慰母亲要注意身体,多加保重。姜玉贞辞别了母亲,抚慰了孩子,又跑到阳泉城北丘埋妻子的地方,向亡妻告别。他含着两眼热泪,面对着妻子的坟墓说:“我要出门打仗去了,等打完鬼子以后,咱们一块再回山东老家(姜玉贞是山东菏泽人)。”

晋绥军旅长姜玉贞:率部坚守原平城十天,死后被日军割去头颅

9月上旬的一天,晋绥军六十六师一九六旅,在旅长姜玉贞的率领下,乘火车由阳泉出发,直奔抗日前线雁北地区,行到大同,因战略变化,一九六旅即南调撤回,徒步跋涉二十余天,9月30日下午到达崞县。

阎锡山命令一九六旅防守崞县南崞河(当时此河没水,是干河),姜玉贞接到命令,就和参谋长各骑一匹战马到崞河察看地形,回来后即作了布防。

队伍刚开到崞河两岸,又接到“限期七日,死守原平”的命令。姜玉贞当即回电阎锡山:“如若达不到任务,誓与原平同殉。”接着队伍掉头开往原平,晚9时左右,到达原平镇,姜玉贞顾不上休息就抓紧布防,亲率官兵修筑工事,准备迎接战斗。

10月1日,日军攻陷晋绥军防线两个防守据点后,由代县南下,以重兵包围了原平镇。在原平被日军围困的前三天里,一九六旅官兵在城外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后来,日军又增援大量重型武器和兵力,由于敌我兵力和武器悬殊过大,城外部队遭到重大伤亡。为保存力量,以利再战,姜玉贞指挥官兵撤入城内,固守城垣。七日守城任务期满后,阎锡山又发来电报,让再死守原平三天。

10月7日晚上,姜玉贞召开由团以上军官参加的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分析讨论了战局形势,有的主张继续死守,有的主张撤出。

姜玉贞坚持遵照命令,决心坚守。他说:“我姓姜的当兵二十多年,打仗从来没有充过孬种。这一回,我是拼上了,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任务,死守三天。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晋绥军旅长姜玉贞:率部坚守原平城十天,死后被日军割去头颅

10月8日,日军调动飞机、大炮向原平城内猛烈轰炸,一九六旅官兵遭到惨重伤亡。但官兵们顽强坚持战斗。日军以飞机、大炮作掩护,从原平城南门突破,攻入城内。姜玉贞率残余官兵,与日军在城内街巷展开激烈战斗。而后又逐院争夺,肉搏拼杀,绝不退让。官兵爬上房顶,架起机枪,四处扫射。日军每攻占一道街、一座院落,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10月10日下午,是一九六旅官兵与日军拼杀最艰难最激烈的时刻,全旅官兵剩下不足1000人。官兵们光着脊梁爬上房顶墙头,顽强地抗击着日军。姜玉贞身背短枪,手提手榴弹与士兵一起冲杀在第一线。日军的飞机大炮一个劲地向一九六旅阵地轰炸,四面的日军疯狂地向前逼近。这时,一九六旅官兵仅仅剩下五六百人,聚集在紧靠城墙东北角的一个院落里抵抗。

下午,三个团长看到战局十分危急,死守原平的任务也接近完成,便约参谋长一起去见姜玉贞,说:“旅长,眼下我军伤亡惨重,阵地只剩一处院落,阎长官命令的任务接近完成,应该考虑撤退问题了。”

姜玉贞很干脆地回答说:“有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守土乃军人天职,要撤你们撤吧。到这个时候。我们只有听天由命,我是拼上了。”

激战至傍晚,警卫排长黄洪友见局势危急,与几个士兵一齐连推带拉,硬带着姜玉贞从城墙东北角预先挖好的一个通往城外的洞里撤出原平镇。

姜玉贞和黄洪友及几个护兵撤出城后不远,即被日军发现。于是日军的战车掉转车头,配合骑兵、步兵随后追赶。

在撤退中,一颗炮弹片击中姜旅长的左腿,伤势严重,无法行走。黄洪友要背他撤退,可姜玉贞坚决不从,他说:“到了这个时候,别管我了,你们赶快撤退。”

黄洪友及士兵们眼含热泪说:“我们要生,就生在一起,死,就死在一块,绝不能把旅长一个人丢在这里。”

这时候,追赶的敌人越来越近,战车距离姜旅长他们仅仅是几十米远,黄洪友及几个士兵二话没说,七手八脚,拖拉着姜玉贞向东南方向一个小菜园跑去。靠近小菜园的一边是一块玉米地,他们想把姜玉贞隐藏在玉米地里,可是,当他们抬着姜玉贞行至距玉米地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姜玉贞宁死不从,无奈,只得把他放下。为了转移目标,黄洪友立即带着几个士兵向玉米地跑去。

晋绥军旅长姜玉贞:率部坚守原平城十天,死后被日军割去头颅

姜玉贞受伤后,因流血过多,失去知觉,已是昏迷不醒状态,成群结队的日军追赶上来,发现他躺在地上,而且是身材高大的军人,随即将他惨无人道地杀害(日兵先用刺刀向姜玉贞腹部刺了几刀,而后又将其头颅取走)。

这次血战,一九六旅5000余官兵大部阵亡,生还者仅有200余人。姜玉贞壮烈牺牲后,全国各主要报纸杂志陆续报道了姜玉贞和一九六旅官兵抗击日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各界爱国人士、学生纷纷举行隆重悼念活动,特别是太原的青年学生,群情激昂,纷纷捐资达3000余元,以慰问忠烈家属。1979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姜玉贞为革命烈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