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医生邵子展
文/申力

圉镇有个名医,邵子展,出诊不坐轿,没有特别的急诊,也很少骑,只带一个随身童子,替他挑药箱。
邵子展对病人有一种“恫瘰在抱”的精神,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望闻问切,极为细心,凡被他诊过病的人,都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到四十岁,邵子展便闻名豫东,医术几至化境。
一日清晨,邵子展应东村病人邀情,刚踏上村边小桥,迎面走来一个十七八岁的洗衣少女,虽麻衣布妆,却颇有风韵,少女与他擦身而过,邵子展看了一眼少女的脸庞,不由一愣,停下脚步,扭头对童子说:“快放下担子,你去从身后抱住那个女子。”
童子顿时脸红如鸡冠,以为先生犯了疯病,望着先生不知所以然。
“还不快去!”邵子展急了,对童子喊道。
童子才如梦初醒,一阵小跑,跟上少女,突然抱住少女的杨柳细腰,少女吓得花容失色,掉在地上的盆子,洗干净的衣服散落一地,少女的惊呼,引来一老翁,欲挥老拳揍童子,邵子展见状边跑边喊:“老丈且慢来,不要动手。”
老翁回头一看是名医邵子展,带着疑惑地看了看邵子展,又很很地瞪了童子一眼,放开了童子。
邵子展来到三人面前,又看了一眼姑娘的脸,面向老翁说道:“老丈,此女可是患痘未出?”
老翁一听,想了想,点了点头,说:“是啊,村里的大夫也说,小女近日有出痘的症状,不过,一直没见出痘。”
“是啊,痘没出,病毒潜伏在肾上,无法用药。”邵子展面对老翁说:“还好,刚才小女一惊,病毒已提到肝上。”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包药,递给老翁,让老翁煎了给少女服,少女服下药,痘果尽出,老翁为了答谢邵子展,送了一篓鸡蛋给邵子展,邵子展欣然收下。
道光十二年春,河南巡抚徐寿槐视察雍丘,雍丘县令举办酒宴为他接风,酒宴过后,忽然觉得背上有些不适,不久生出一个恶疮,周围红肿若桃花,痛彻骨髓。
雍丘县令为了给徐寿槐治病,特地请邵子展前来治病。
邵子展撩起巡抚官袍,一看,不禁连连惊呼:“好险。”又冲着他说道:“这疮名搭背,好在还没有溃烂,用上药,还有救。”
邵子展为徐寿槐敷了药膏,开了处方又说:“你这个病现在是医好了,不过,明年春上还有可能愎发。”
“啊。”徐子展面带恐惧地问道:“先生,那怎么办呢?”
“明年春上,你身上不管何处生疮,就是此症,可速来圉镇找我。”
果然,第二年暮春,徐寿槐有一天果然身上有异味,解开衣襟,见胳膊肘上生出一疮,只有麦粒大小,并不觉得怎么疼痛,记起了邵子展的话,慌忙请来附近郎中医治。
郎中见状,惊奇万分,喃喃数语,拎起药箱就起身告辞。
巡抚忙问,这是何故。
郎中说:“这疮肤紫肉凸,状如搭背,却生在肘上,所以小人不敢治。”
徐寿槐一听,心下叹服,把原委告诉郎中,郎中大惊:“真乃神医。”遂开药方,巡抚吃药月余,病除。
过了几日,徐寿槐有了好转,专程到圉镇去请邵子展到他手下做官,邵子展固辞,巡抚叹惋而去。
童子不解地问邵子展:“先生为何不去做官?”
邵子展叹道:“我给了他一条命,他却赏我在他手下做个小官,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叹了一口气又说:“医者佛心也,做官必有不测。”
邵子展一世行医,救人无数,活到九十岁,无病而终。
作者: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作家》、《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江津文艺》、《东方散文》、《中国旅游文学》、《现代诗歌》、《天府散文》、《文学顾事》、《文学时代》、《情感文学》、《东方诗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彩虹文台》、《南极光文学》、《诗韵墨语》、《远方诗歌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