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古代文人墨客为了仕途和生计,经常会四处奔波,有时候还不得不起早赶路。他们不顾羁旅孤单和寂寞,更无法估量前进道路上的艰辛和曲折,义无反顾地在风雨中跋涉。

很多读者都很熟悉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寒冷凄清,令人印象深刻。其实与温庭筠同时代还有一位才子,虽然被晚唐很多才子的耀眼光环淹没,但其才情却毫不逊色。下面分享的是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早发

唐代: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罗邺是晚唐才子,因为屡试不第,又被人排挤,一辈子落魄潦倒。晚年不得已才艰难北征,在塞外单于的牙帐下任职,却心情郁闷,最后客死他乡。

罗邺精于七律,诗人韦庄曾盛赞他的诗歌作品,后世更是认为他的文学成就在罗隐之上。这首诗创作于羁旅途中,表达了作者失意愁闷的心情,读之令人动容。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诗人为了生计和前途,不得不奔赴远方求职。时值寒冬、北风呼啸,诗人为了早日到达目的地,不得不起早赶路。首联紧扣诗题,交代他独自一人登程。宿酒初醒、残灯未灭,诗人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简单地梳洗、用餐,就心急火燎地携剑出门。

鲁酒,表达了酒味淡薄,说明诗人平时生活俭朴;孤剑,展现了诗人孑然一身,令人倍感孤独。诗人冒着严寒、怀揣梦想,独自在异乡跋涉,只为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希望施展平生抱负。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此时天空中正飘着飞雪,远处的村庄里也传来了鸡鸣声。诗人一边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步前行,一边叹息这恶劣的天气。才子正在发愁,忽然间在天际出现了几只大雁,无声地掠过高空,诗人不愿再注目观看,背对着雁群而行。

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状态。诗人向北方寒冷地带前行,大雁却向南方温暖的地方飞去,二者形成了强烈对比,细腻地刻画出才子行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悲凉。刺骨的寒意可以忍耐,羁旅的寂寞也能忍受,可是前路茫茫、无法归乡,却让诗人默默地泪湿衣裳。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颈联描写沿路风景,快要到达关外,小路上遍布野草,由于光线暗淡,又覆盖冰霜,看起来一片灰白。一条浊河早已结成冰冻,河水静静地在冰面下流淌,却毫无声息。一个“微”字,精于提炼,表达了清晨时刻光线微弱。

诗人思前想后,他也想退缩,更希望归隐,可是一想到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就觉得心有不甘。他总感到只要自己依然坚持,就一定会出现转机。想到这里,诗人又坚定了信心,不顾风雪,继续赶路。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结尾抒写强烈的感慨,诗人觉得北行之路本来就非常遥远,何况自己年老体衰,还不得不客居在边塞。迢递,遥远的意思;羸,瘦弱的意思,引申为憔悴衰老。

人生匆匆而过,却要身负各种负担,诗人之所以不愿放下,不是贪图名利,也不是不懂享受。只是因为年少时的读书声,似乎总在耳边回响,内心也有一份执着,所以才不愿吹灭心中这一点希望之火。

晚唐诗人早起赶路,吟诵了一首七律,毫无雕琢,却动人心魄

罗邺的这首七律围绕着“早发”这个主题展开,无论是残灯、鲁酒,还是鸡唱、白草,都细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清晨出发时的状态。

同时作者又生动地描绘了沿途的环境,“飞雪、浊河”,还有迢递的行程、背飞的大雁,无不令作者感到悲伤和愁怨。作者虽然不提一个愁字,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愁苦,行文质朴,却打动人心,不愧为晚唐著名才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