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社工服务之正面管教在家庭亲子服务的运用思考

前些日子,本人有幸参与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正面管教家庭教育的行业培训,对于既是一名母亲又是一位社工的我,对本次培训有特别的感触。

本人结合学习内容思考作为一名社工在带领亲子活动、小组时,如何将正面管教方法运用于社工服务中,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步,社工在运用正面管教知识开展亲子服务时,可以协助参与活动的家长分析自身家庭类型。社工引导该家庭了解自身的亲子沟通模式,协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类型的界定。在家庭日常亲子沟通中一般会呈现以下几种亲子沟通或者家庭类型:

1.严厉型(过度控制):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和选择。一般用语是“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2.骄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一般用语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而坚定):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一般用语是“在尊重别人和自己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这三种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可以让家长顺利导航寻找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第二步,通过这三种家庭类型的分析和认识,每个家长可以对号入座,分析自己在亲子教育中对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什么,自己的教养方式属于哪种类型。

在分析出了教育类型后,将同一种类型的家长集合在一组,让他们去分析这个类型的优点以及缺点,并且说明理由。鼓励家长以讨论的方式在纸上分类书写完成,给予家长充分的讨论时间,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发言,得出自己这个组的结论。

这个讨论过程是家长做辨别和反思的过程,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优劣,才能够更加清晰自己需要改善的方面。正所谓“知己知彼”,“知己”是知晓自己的教养方式,“知彼”是知道孩子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三步,社工引导家长进行正面管教教育方法的学习。在了解了自己的教养方式优缺点后,去学习优秀的教养方式——学习正面管教的教养工具。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始终贯穿在正面管教的所有理念和工具之中,“过于和善”或者“过于坚定”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家长们要掌握好和善而坚定的之间的平衡,做一个正面管教的好家长。

第四步,进入正面管教“我的家训”学习环节。在进入正面管教的家训学习环节中,会邀请家长讨论分析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家训有什么,如母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家里曾经有什么家规,这些家规对你有什么影响。

流程也是让家长们分组进行讨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分享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曾经说过一些什么话,是否有“食不言寝不语”“不能跷二郎腿”“长辈没动筷子晚辈不能动筷子”之类的优良传统家训;是否也有一些父母小时候说过的“你再不吃饭就会有大灰狼过来吃掉你”“晚上不睡觉就会有警察叔叔过来抓你”此类让人有童年阴影的教训语言,这些“家训”产生了什么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影响。

第五步,分析不良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不良的家庭状态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本人过往的家庭服务中,曾经接触过很多类型的家长。较多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表达:“孩子如果不听话是要惩罚的”。

家长们觉得自己也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家训中长大的,过往的教育观念倡导对孩子要有罚,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偶尔打一顿也没什么,特别对一些不老实的孩子,往往揍一顿、吼一顿就老实了,但是这样的惩罚后面也衍生出来一些问题。研究指出,如果孩子一直是在惩罚压力状态下成长,很容易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第一种是憋屈压抑状态,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公,不相信大人,不相信世界,内心委屈压抑;

第二是愤恨报复心态,“让你牛,看你下次会如何,”内心有仇恨的种子在发芽。

第三会出现反叛,“你教我做,我偏偏不按照你说的做,你说你是正确的,我就要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往往挑战家长的权威。

第四可能会出现退缩,内心会自卑,“反正我这么没用,我无论做什么都是没用的,我又为何做呢”,孩子会自怨自艾,负能量重,有着强烈的退缩心理,甚至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社工需要引导家长学习正面管教的理念及工具,正面管教是一种即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第六步,学习正面管教的学习工具之——“赢得合作”。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错误,我们强调的是不惩罚和不骄纵,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式。

当面对孩子错误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赢得合作”。赢得合作有四个环节,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是不能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例如前段时间,我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不是生气或者是立马责备孩子,而是期待从这件事情中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于是我说:“宝宝,刚刚你打破了一个杯子,你是不是觉得很可惜,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但是杯子确实破掉了,不能修复了(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是不能宽恕),妈妈也觉得很可惜,一个好杯子破掉了(告诉孩子你的感受),你觉得现在我们要如何处理呢?”宝宝说“拿扫把扫”“好的,但我们还需要再想想,杯子坏了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下次如何才能不让杯子破掉呢(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启发式的提问)?“下次应该好好的拿在手上,不能够到处丢”“好的,妈妈看到你也明白了道理,妈妈和你一起清理吧”(让孩子觉得有妈妈的陪伴,并且愿意一起去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让家长们明白,“你孩子感觉好,他才会做的好,在他打破杯子的时候他心里已经认错了。”就这样你不发脾气,他也不哭闹,不吵不闹的就把这件事解决了。

最后,社工在家庭服务中运用正面管教的知识引导家长学习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对家长来说第一是学习正面的语言,第二个是控制家长的行为,从家长的情绪管理开始,相信每位家长都能够与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好。

社工要多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到效果,家长们逐渐会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社工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有一定自己的反思和成长,逐渐熟练正面管教在亲子服务关系中的运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