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它历时七年之久

对唐朝的影响非常大

而安禄山又是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

安禄山的崛起跟唐玄宗的信任有着极大的关系

可以说是唐玄宗自己培养的掘墓人

安禄山又是怎么走上这一不归路的呢?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安禄山剧照

安禄山发迹

安禄山本名叫轧荦山

他的母亲是当地的巫师

据说她向当地的战斗神“轧荦山”祈祷而有孕

出生后给安禄山取此名字

他的父亲是胡人,姓康

安禄山的父亲死后

母亲再次改嫁安延偃

所以改姓安氏,名禄山

因为安禄山会说六藩语言

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唐互市牙郎

官阶很低的小吏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后来幽州节度张守珪知道了他的骁勇

把安禄山招致自己的麾下

提拔他做了捉生将

就是专门做骚扰少数民族的勾当

安禄山每次出去执行任务

都会抓几个契丹人回来

又因为安禄山擅长揣度人情

深受张守珪的宠爱,收为养子

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比较胖

为了讨得张守珪的喜欢

每次都控制自己吃个半饱

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张守珪剧照

开元二十四年(736)

安禄山已经被任命为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有一次,张守珪命他征讨契丹叛离者

由于安禄山的轻敌

这次行动失败

张守珪按律要斩首安禄山

临行前,安禄山喊道

“大夫不欲灭两蕃耶? 何为打杀禄山? ”

张守珪念及骁勇

于是把他押送到长安

由朝廷来处理这件事情

唐玄宗了解安禄山的勇猛以后

又无罪把他释放回去

还做了平卢兵马都使

安禄山善于心计,曲意事人

只要朝廷派来考察他的官员

安禄山都贿赂他们很多珠宝

所以这些人回到长安以后

无不夸奖安禄山的才能

时间长了,唐玄宗也开始相信安禄山了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唐玄宗剧照

唐玄宗的信任

唐玄宗究竟信任安禄山到何程度呢

据史料记载

安禄山为了能够巩固玄宗对他的宠爱

认杨贵妃做了自己的干娘

当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起时

安禄山总是先拜杨贵妃

再拜唐玄宗

唐玄宗不解,就问他为何

安禄山答道

“胡人先母而后父”

唐玄宗已经昏聩的可以了

听到这样的解释居然“大悦”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杨贵妃和唐玄宗剧照

安禄山“常与妃子(杨贵妃)同食,

无所不至”

“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

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即使有人说安禄山和扬贵妃有丑闻时仍不怀疑

唐玄宗还怕外人用毒酒陷害安禄山

就赐金牌系在安禄山的臂上

每当皇宫有宴会,当要喝酒时

安禄山就把牌子拿出来:“准敕断酒。 ”

安禄山身体肥胖,体重约三百斤

唐玄宗曾经戏说道

“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

安禄山说道“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

唐玄宗听后非常高兴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可以说安禄山受到的宠幸是无人能比的

连杨贵妃的兄弟杨国忠也难望其项背

杨国忠为了争宠,经常上奏唐玄宗道

“安禄山必反,

如果召安禄山进京,他肯定不会来。”

安禄山在京有自己的眼线

唐玄宗一叫,他立马来到长安

哭着对唐玄宗说道

“臣蕃人,不识字,

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 ”

安禄山很聪明,在唐玄宗面前装起可怜

这招还真有效

唐玄宗对他更加的信任

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谋反的话

唐玄宗肯定大怒

而且派人把说话的人绑给安禄山

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时

安禄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安禄山已身兼范阳、平卢、河东

三大节度

使

并已经控制了河北,拥有精锐的骑兵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杨国忠剧照

信任的结果

经过杨国忠的折腾和苦苦相逼

安禄山毕竟也很害怕

所以在回范阳的路上

安禄山快马加鞭

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

安禄山的造反,杨国忠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也许是唐玄宗感觉到什么不同

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唐玄宗又召安禄山来长安

想赐婚给他儿子安庆宗

让安禄山前来观礼

按常理来说

皇帝给他儿子赐婚

又这么信任他,皇宫随便出入

他安禄山应该高兴啊

可是他就是不来了

此时,安禄山已经决定要造反了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因为朝廷里宰相杨国忠经常挑拨离间

另外,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也得罪过太子

有一次,安禄山遇到太子不拜

旁边的人都劝他快拜太子

安禄山装起糊涂来

“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何官”

唐玄宗告诉他

“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汝者也”

安禄山笑着说道

“臣愚,只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

当时太子听了这话,能不生气吗

安禄山为了能让皇帝高兴而得罪太子

唐玄宗的年龄也大了

真到了千秋万岁以后

太子登基以后能放过安禄山吗

所以安禄山的造反已经箭在弦上

是迟早发生的事情

除非安禄山会坐以待毙

如果换成是你

你会怎么办呢

受到唐玄宗如此信任,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小结:

安禄山造反当然有很多的原因

但是唐玄宗的过失无疑是最大的

他对安禄山无条件信任而不考察

偏听偏信,让安禄山手握大权

当天下无人能压制他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继续阅读